正文 第21章 刷新心態(3)(2 / 3)

刷新心態9

關注最重要的朋友,重質不重量

找到你的氧氣麵罩

喬丹·麥爾納

“今天我們將在三萬二千英尺的高空飛行,請把行李安全地放置在頭頂的行李架上。”在加拿大航空從倫敦到多倫多的航班上,我坐在中間的位子,不動聲色地扭扭身子,想多爭取一點寶貴的空間。此時我聽到空乘人員開始常規的安全廣播:“如遇緊急情況,氧氣麵罩會從頭頂自動垂落。如果您帶有小孩,請在幫助孩子或他人之前自己先戴好。”

這些話我以前聽過好多遍了,但不知為何,今天聽來好似別具深意。

這段指示十分簡單。然而我敢肯定,在危急情況之下,肯定有很多聰明善良的人把它給忘了。情急之下他們會先幫孩子戴麵罩。在萬分緊急的關頭,很多人會忘記自助,從而把孩子們置於危險的境地。

這段話和它背後的涵義都很清晰,它在747飛機上適用,在工作和人生中也同樣適用。如果你自己先戴好氧氣麵罩,你就作好了更加充分的準備來幫助孩子,同理,如果你先把自己照顧好,也就更有能力幫助自己的公司以及身邊的人。

有太多創業者日夜勞累,不知疲倦地工作,結果疏於照顧自己,本末倒置,半途而廢,直到一切無法挽回。

有多少次你不吃早餐,隻為了趕著去收郵件?有多少次你推掉了跟朋友的籃球賽,留在辦公室把活兒幹完?又有多少次你錯過了孩子的戲劇表演,是因為開會開到很晚?

人們常說,你必須挑戰極限,為了保持領先而馬不停蹄地工作。這種看法其實是在暗示,我們可以無限製地一直以最高效率運轉。可我們不行。1914年,亨利·福特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發表的聲明震動了工商界,他倡議汽車行業減少工時。

如今,就連醫療這種工作時間特別長的行業也開始反思他們的工作方式了,人們展開討論,希望限製住院醫護人員的工時。航空業也開始效仿。2010年,歐盟宣布有意限製飛行員的每日工作時長,因為研究發現,在世界範圍內的重大空難中,疲勞駕駛占據空難原因排行榜的第5位。

我們都知道照顧他人很重要,但真正關鍵的是,要先把自己照顧好。這不等於自私,這樣做隻是為了讓我們在創立企業、經營人生和幫助他人時保持巔峰狀態。

當我們沒能先戴好氧氣麵罩的時候,我們沒法專注於手邊的任務,開會時變得心不在焉,被人催急了,還會對客戶、同事、朋友和家人不耐煩,就連找到成對的襪子這種小事也變成了難比登天的重任。疏於照顧自己不僅會把我們自己的生活變得很不愉快,還會影響到工作,最終影響到我們身邊的人。

戴上自己的氧氣麵罩,你無疑作好了更充分的準備,可以去解決“無形”的問題,比如創新和迅速決策。

我們都知道,沒處在最佳狀態時作決策是很危險的。即便如此,我們還經常拖著疲憊的身軀,或是餓著肚子去工作,同時還以為自己能夠應付重大的挑戰。許多情況下,人們認為逼著自己做這種自我犧牲的事情是值得稱頌的。可實際上,在這種狀態下完成的工作是低效能的,有時甚至是危險的。所以,你為什麼還要接受這種觀念?下回當你筋疲力盡卻還有重大決策要作的時候,試著換個態度:“這個決定真的很重要,所以我要去小睡一會兒,然後再作決定。”或者當你麵對繁重的工作量,人卻沒在最佳狀態的時候,休息30分鍾,到街區周圍散會步去。旁人可能以為你瘋了,但當他們看到你最終做出了成績的時候,他們的看法會改變的。

所以,你的氧氣麵罩是什麼?為了讓自己高效工作,你必須要做的是什麼?

或許它是個十分傳統的事情,比如健身或打個小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會在午後小睡一個小時。他在回憶錄中寫道:“上天可沒打算讓人從早上八點一直工作到午夜,中間不得休息。即便隻有短短20分鍾,這猶如神賜的特赦足矣讓人煥然一新,恢複元氣。”

你的氧氣麵罩,可能是一種專屬於你的活動。許多成功的創業者都找到了自己獨特的麵罩,一件能夠讓自己重振精神,恢複活力,作好充分準備迎接下一個任務的事情。這件事有可能讓人專注而平靜,也有可能讓人興奮起來,腎上腺素飆升,甚至有可能是一天洗兩次澡(前麵章節中提到過的傑克·尼克爾就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