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填補山西典商研究空白的一部力作(1 / 1)

鄭學檬

明清晉商在農業文明中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商業奇跡,在中國商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年來,晉商文化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正在成為山西建設文化強省的優勢學科和知名品牌。搞好文化建設,學術研究是基礎。沒有有深度、有創見的學術研究,就無所謂優秀的文化品牌。經過學者們20餘年的不懈努力,已經大體上廓清了明清晉商的整體麵貌和發展脈絡。時至今日,晉商研究的進一步深化需要在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不斷突破、深入和細化。

《山西典商研究》是以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建生教授為核心的學術團隊,繼《晉商研究》、《明清晉商製度變遷研究》、《晉商信用製度及其變遷研究》、《回望晉商》之後,傾數年之力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反映了晉商研究方麵的新動向。從經營部門和涉足行業來看,鹽商、銅商、茶商、糧布商、典當商、票號商乃是晉商最為聞名的商人團體,而票號、賬局、典當則號稱晉商經營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清人李燧在《晉遊日記》中說,全國“典肆,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晉人,曰晉商”;據著者研究,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國共有當鋪18075家,山西省則有5175家,占到全國總數的28.6%,足見山西典商在當時之實力。學術界關於票號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對山西典商的研究則幾近空白,而《山西典商研究》這部著作則填補了這一缺憾,推動了晉商研究的深入與細化。著者使用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係統、科學、全麵地展示了山西典商的活動盛況、興衰過程、內部組織、經營管理、典商行會、典業習俗等內容,也反映了著者在史料挖掘、數據整理方麵的功力和辛苦付出。我認為,這是一部開創性的著作,隨著它的出版,山西典商真正成為晉商研究領域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另一方麵,《山西典商研究》的出版恰值我國市場經濟建設遇到金融脆弱之瓶頸,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和農村金融瓶頸問題,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典當行具有信貸手續簡單、速度快、門檻低、當期靈活、質押範圍廣泛等特征。在很長的曆史時期內,它是中小商人、城市平民和農民融通資金的主要金融機構。山西典商輝煌的過去將為今日山西典當業的複興提供堅實的曆史基礎;山西典商善於經營、長於管理的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完善的組織,良好的業典技能等也必將為今日典當行的發展提供諸多的啟迪和借鑒。

期望劉建生教授繼續沿著晉商研究的獨特道路走下去,不斷推出高質量、高水準的研究成果,為晉商學學科體係的構建、區域經濟史研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是為序。

(原載《山西日報》,2008年3月18日。

作者單位是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