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症狀的慢性結石性膽囊炎
臨床症狀表現為暫短的膽絞痛、慢性消化道症狀、上腹部不適或腰背部不適等,大部分症狀並非為結石性膽囊炎特有,故經全麵檢查可除外,能引起類似症狀的其他上腹部疾病如肝炎、潰瘍病、膽汁返流性胃炎、上腹部的腫瘤等。從病理上它包括單純結石性膽囊炎、萎縮性結石性膽囊炎、充滿結石膽囊炎、膽囊結石嵌頓伴膽囊積水、上腹手術史的結石性膽囊炎。有症狀的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占LC的55%-80%,隨著LC技術的熟練和經驗的積累,使不同的年齡和人群中LC的適應證明顯擴大。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膽管變異和關鍵部位粘連比較多見,手術操作容易忽視,膽管損傷率要高,要警惕膽管損傷。本院8萬例LC,慢性膽囊炎LC的膽管損傷占總體膽管損傷的70.6%。
1.嬰幼兒、兒童和青少年的膽囊結石病:兒童膽結石80%原因不清,20%與溶血性疾病有關,由於臨床認識不足,常出現誤診。嬰兒的膽結石一般可以觀察,其中很多可以自溶,有症狀時行LC治療。2-12歲的膽結石常伴有慢性膽囊炎,膽石的自溶幾率非常小,一般需要擇期行LC。我院實施兒童LC98例,患兒膽結石膽囊炎反複發作影響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最明顯的特點是患兒體形發育遲緩,要比實際年齡平均小1.5歲,膽囊積膿、穿孔和粘連比較少見,多表現為亞急性炎症,手術操作不複雜,成人腹腔鏡器械都能順利完成,但是對麻醉、建氣腹和戳孔要求較高。青少年的膽結石的臨床表現和治療與成年人基本一樣。大多數文獻報告的嬰幼兒、兒童、青少年LC均無並發症與中轉開腹手術。總體看來,LC是這年齡段膽囊結石病的首選標準治療方法。
2.老年膽囊結石病:膽囊結石病是一老年病,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趨向,膽囊結石的發病率也增多,高發年齡段在50-69歲,占全部膽石病人的近半數(48.3%)。老年人膽囊結石病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①老年人並存病多和耐受性差等特點;②老年病人膽石病的特點是癌變率高、膽囊並發症(壞疽、化膿、穿孔、內瘺等)高、膽管含石率高(如膽管梗阻、黃疸、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診手術死亡率高和治療費用高等。複習老年慢性膽囊結石病LC與OC的回顧性配對研究,結果發現LC住院時間、治療費用、術後心肺並發症明顯低於老年OC組。大多數學者都認為LC與OC相比,並發症少、患者易耐受、手術恢複快。既往不被老年人認可的開腹手術治療,由於患者恐懼癌變、急性發作、膽囊穿孔、膽管炎和胰腺炎等,自願接受創傷小、恢複快等LC治療。所以老年人膽囊結石病應該首選LC。但與非老年組病人相比,手術難度增加,並發症相對增多,特別是在有膽囊並發症時,應注意放寬中轉OC的指征。
3.妊娠期膽囊結石病:妊娠期膽囊結石病一般都主張綜合的內科治療,90%妊娠期急性膽囊炎和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可以保守治療,妊娠期急性膽囊炎對胎兒的最大危險並不是外科手術本身,而是母體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膽囊並發症(壞疽、化膿、穿孔等)和膽管含石性並發症(如膽管梗阻、黃疸、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則孕婦和胎兒的死亡率將大大增加,對於積極保守治療3日病情加重者,積極主張盡早進行LC手術治療。在開展LC的早期,許多學者將妊娠期急性膽囊炎列為LC的絕對禁忌證。複習近年來129例妊娠期LC的文獻,妊娠初、中、晚期均有LC報告,絕大多數妊娠期LC都是成功的,對母親、胎兒都無影響,無流產和早產,絕大多數可按預產期正常分娩,母親與嬰兒均健康。對於經驗豐富的腹腔鏡醫生最佳選擇是LC。因LC術後傷口疼痛輕,可少用或不用對胎兒有潛在不利影響的止痛藥;不必擔心分娩時傷口疼痛、切口疝、裂開;術後病人腸道功能恢複更快進而改善營養狀態;同時較早的下床活動避免下肢體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4.肥胖患者:在LC手術中表現為皮下脂肪肥厚穿刺困難、大網膜肥厚顯露困難、膽囊三角區脂肪堆積肝外膽管解剖關係辨認困難和組織韌性差易滲血等難點,在開展LC的早期,肥胖病人曾被認為是LC的相對禁忌證。複習近年來肥胖患者LC文獻,國外肥胖患者占LC的10%-15%,在與非肥胖病人LC的對比研究中,大多數報告在並發症、中轉開腹率、住院時間、術中放置引流率上均無差異,但手術時間顯著延長,個別患者因過度肥胖而腹腔鏡長度不夠致中轉開腹。與OC相比,LC的切口並發症和住院時間明顯減少。對於有經驗的醫生,肥胖與病態肥胖患者不應成為LC的禁忌證。
5.有腹部手術史的患者:既往腹部手術的器官位置、性質和術後時間的長短不一,造成LC的難度差異較大。表現LC術中的難點是腹腔粘連穿刺和顯露困難、腸管粘連缺乏手的觸覺易出現誤傷、肝髒術後肝門扭轉的解剖困難、術中創麵大、引流不易通暢、近期手術後炎性粘連分離困難等。在開展LC的早期,有腹部手術史的患者曾被認為是LC的相對禁忌證。隨著LC的經驗積累和操作熟練,多數學者認為下腹部手術不影響LC,大部分上腹部手術也不影響LC的安全完成,建議腹部手術後2年,粘連組織比較成熟而易辨認,行LC治療較安全。經驗豐富的腹腔鏡醫生首選LC治療有腹部手術史的膽囊結石病患者,采用開放式建立氣腹,可根據粘連部位,可采用5-6孔法完成分離粘連和膽囊切除。
(三)有臨床症狀的非結石性膽囊炎
分急性非石性膽囊炎和慢性非石性膽囊炎。急性非石性膽囊炎多見於嚴重的創傷、燒傷和大手術術後,如果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達50%,國內外報告LC治療嚴重創傷後急性非石性膽囊炎不多。報道較多是原發於膽囊的急性和慢性非石性膽囊炎,在這裏重點討論有嚴重症狀的非石性膽囊炎LC治療,對於無石性膽囊炎,臨床症狀複雜而不典型,為了減少LC術後症狀不能緩解和不必要切除有功能的膽囊,對LC治療無石性膽囊炎持慎重態度。可將膽囊壁明顯增厚、高排空膽囊、低張力膽囊並排空不良列為LC手術的指征,必須排除相似症狀的其他疾病。必要時注射CCK誘發膽絞痛以明確診斷,但CCK試驗對慢性非石性膽囊炎效果不好。Jones報告非石性慢性膽囊炎36例,其中29例膽囊排空指數減少,13例CCK注射可誘發膽絞痛,全組患者都行LC,病理見慢性炎症83%、急性炎症8%、膽固醇沉著31%、膽固醇結晶或小結石17%、息肉6%、正常組織6%。LC術後隨訪14個月,膽囊收縮功能差的93%解除了病痛,膽囊功能正常的75%解除了病痛。LC可以消除膽絞痛,但非膽係的症狀可能仍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