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膽囊結石的超聲診斷價值(2 / 2)

(3)泥沙樣結石:應變動體位,仔細觀察有無沉積顆粒的移動,坐位或立位使泥沙樣結石集聚於膽囊底部可顯露較明顯。

(4)膽囊壁內結石:膽囊壁往往顯示增厚,其內可見單發或多發的數毫米長的強回聲斑,其後方出現間隔相等、逐漸衰減的多次反射回聲線段,形成“彗星尾征”,改變體位時不移動。

3.影響結石超聲征象的因素。

(1)關於強回聲:膽結石所表現的強回聲特征不僅取決於結石本身的成分和結構,並且有賴於結石周圍介質的對比條件。當有純淨膽汁時,則強回聲最明顯,輪廓亦很清晰。相反,若缺少膽汁時,如嵌頓於頸部或是在增厚的膽囊壁之間或是在充滿結石時,結石的回聲並不強;當結石周圍是稠厚的膽汁、膿塊或膽泥時,其強回聲不甚明亮,並且輪廓模糊。

(2)關於聲影:結石強回聲後方的聲影,是結石固有物理特性的表現,因此比強回聲對於結石的診斷更有價值。據研究,膽囊內的強回聲僅60%是結石,依靠聲影則大多數能可靠地作出鑒別。然而有些結石不出現聲影,造成鑒別困難。結石不出現聲影有二類情況:一類是由於結石太小,如小於2mm,或是致密度不夠,即所謂軟結石;另一類是物理技術條件不當所致,如不在聚焦帶內的結石,則不出現聲影。

(二)超聲診斷評價及在LC手術中的應用價值

目前超聲儀能顯示出在膽汁充盈狀態下小至1mm的結石,當直徑達2mm以上則可出現典型的結石超聲征象,即強回聲和聲影。國內外資料證明,超聲診斷膽囊結石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一般診斷準確率達95%左右。尤其是對X線造影膽囊不顯示的病例,超聲檢查對臨床確診有很大幫助。

假陰性主要發生於小結石、無聲影的軟結石、結石充滿型、膽囊頸部或膽囊管結石,高位膽囊以及因過度肥胖使膽囊顯像不滿意者。造成假陽性的因素如下:一類是膽囊內非結石性強回聲病變如軟組織腫瘤、凝血塊、膽泥、陳舊稠厚的膽汁、粘稠的膿團等,這些均無聲影,或無移動性或移動較結石緩慢,一般不難鑒別。此外,膽囊內的氣泡或鈣膽汁均可形成強回聲聲影而導致誤診。另一類是膽囊外的結構或病變因局部容積效應,形成膽囊內強回聲團的結石偽像,主要有:①膽囊頸部鈣化淋巴結或術後的瘢痕組織,尤與膽囊壁緊貼粘連時,可酷似膽囊內結石;②膽囊周圍的腸袢與膽囊壁重疊可形成在膽囊腔內強回聲團和聲影的結石偽像。在十二指腸與膽囊粘連時,可飲水鑒別。

LC是治療膽囊結石的有效方法。隨著手術經驗的不斷豐富,器械設備的不斷完善,LC的適應證也不斷拓寬,某些禁忌證也成為手術的適應證。超聲檢查是LC術前必不可少的影像檢查。在術前準備中,超聲檢查可以明確膽囊的大小、囊壁厚度、膽汁狀況、結石部位,膽囊三角區(Calot)的清晰度、與周圍組織有無粘連等。我們通過數年的臨床研究和實踐,從超聲的角度對LC的選擇範圍歸納為:適應證:①慢性膽囊炎伴有膽囊結石,單個或多個結石;②膽囊內隆起性病變,直徑>0.6cm;③萎縮性膽囊炎伴膽囊結石,膽囊輪廓較清晰;④對粘連較嚴重,分離較困難的萎縮性膽囊炎伴結石者,可行腹腔鏡膽囊頸部橫斷的膽囊切除術,無需中轉開腹;⑤急性或化膿性膽囊炎伴膽囊結石、膽囊頸部結石嵌頓者,完全可以行LC手術,且越早越好,手術時機以不超過72小時為宜。相對禁忌證是:①膽囊壁厚薄不均,膽囊三角顯示不清,與周圍粘連嚴重者;②疑為膽囊壞死、穿孔者。禁忌證:高度懷疑膽囊癌者。

超聲在LC術後腹部並發症的發現和監視病情變化中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腹腔液性病變的診斷性穿刺、介入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且超聲檢查及介入治療創傷小、無輻射、價廉、重複性好。術後常規超聲檢查,對於早期檢出、及時處理各種嚴重並發症極為重要,LC是前後首選和理想的影像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