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在仁壽宮交代完了,已經沒有什麼後事了,此時雖已離開坤寧宮,但那喊聲仍不斷傳來:
"我乃大明督師袁崇煥是也,來取狗皇帝朱由檢之命!"
此時已是夜深,城中火光四起,喊聲震天,但這聲音竟然仍頑強地穿過各種喧嘩傳進宮中。崇禎長歎一口氣,道:"報應啊!袁蠻子化身惡鬼前來索命,朕今日難逃劫數!"環顧左右,發現身邊隻有王承恩一人,不禁奇怪地道,"怎麼隻有你一人了?"
王承恩苦笑一聲:"皇上,剛才咱們一進仁壽宮,那些龜孫子們趁咱們一個不注意,全跑了。"
崇禎點頭道:"好,好!內廷三大總管,曹化淳投了敵,王之心早就不見了,隻有你一人了,你為何不逃?"
王承恩跪下叩頭道:"我自十三歲入宮,在宮中三十多年了,吃宮裏的飯長大,靠宮裏的營生活命,生來就是侍候皇上的命,一個沒卵子的太監,我能跑到哪去啊?離開了皇上,又有誰會看得上我們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東西。"
崇禎道:"好!那你就陪著朕吧,黃泉路上,總算還有個做伴的。"
王承恩道:"奴才跟著皇上走,皇上說去哪兒,奴才就去哪兒。"
崇禎指著前方道:"前方就是煤山,朕小時候被那魏忠賢監視,沒處可去,經常去那裏遊玩,長大了以後,出不去宮,心裏鬱悶,也經常和皇後一起到那裏散心,故土就在眼前,咱們就去那裏吧。"
九
坤寧宮內,刀光劍影。化裝成錦衣衛混入宮中的了空以一當百,越戰越勇,雖然身中數刀,已經成了一個血人,但卻格殺敵人數十人,殺得眾內侍膽戰心驚,無心戀戰,王承恩和皇帝一走,馬上就四散而逃。
了空筋疲力盡地走進坤寧宮內,一進門就看見滿身是血的長平公主倒在地上,除此之外再無一人,再往裏走,就是皇後的寢室,推門進去,隻見一道白綾懸於梁上,周皇後脖頸套在其中,已經懸梁自盡。
了空大叫:"不好!",飛身上前,一刀斬斷白綾,將周皇後的身子抱了下來,探探心口,猶有餘息,看來是懸梁時間不長,還有一線生機,於是用掌心貼在周皇後後心,用力揉推,催動內力,片刻間,隻聽得"嗯"的一聲,周皇後竟然睜開了眼睛。
了空大喜,道:"皇後你醒了,真是老天有眼!"
周皇後睜開眼睛,隻見眼前是一個血人,血還正在從他臉上一滴滴淌落下來,不禁大驚,啊的一聲又背過氣去了。
了空急忙又是好一陣推拿,將皇後救醒過來。周皇後睜開眼睛,不去看他,隻氣息微弱地道:"賊人,何必救我?我誌在一死,讓我死!"
了空道:"皇後娘娘,我不是賊人。你識得我的,當年我在禁宮行刺皇上,被那曹化淳發現,是你救了我一命,我才能活到現在。"
周皇後看了他一眼,艱難地搖了搖頭,道:"我不認得你。"
了空急道:"你怎麼會把我忘了呢?我叫李忍,有個外號叫南山一枝梅。是你當年安排我出的宮,又讓人治好了我的傷,你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難忘。這些事你怎麼忘了呢?"
周皇後再看了他一眼,又搖了搖頭,道:"我不認得你,快殺了我。我不想活了。"
了空急得抓耳撓腮,不知怎麼能讓她回憶起自己來,突然想起一事,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個物件,送到周皇後麵前,道:"皇後娘娘,當初你送我這件東西,作為信物保我出宮,你還記得嗎?"
了空給周皇後看的是一個翡翠玉墜,上麵雕刻著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做工精致,一看就是宮中精飾,而這鳳的造型,亦隻有母儀之尊才可配享有。
周皇後輕輕用手撫著那玉墜,眼中浮現幾分柔情,道:"噢,我想起來了,這確是我送你的。"
了空激動地說道:"皇後娘娘,當年若非你相救,我早已死於宮中,你的恩德我從未忘記。我李忍一生曆經風雨,但真正見過的大善人,除了袁督師,就隻有皇後你一人而已。"說到這裏,突然心口怦怦直跳,數年來壓在心底的秘密就要吐露出來,又是緊張又是幸福,一時難以啟齒,眼見著皇後雖然被救,但也命不長久,於是將心一橫,大著膽子說道,"皇後娘娘,你的這件信物我李忍始終帶在身上,每到夜深之時,目睹此物就會想起娘娘的大德,我李忍是個粗人,一心想報答娘娘大恩,但怎敢期盼著還能再見到娘娘一麵?於是出了家,專做些濟貧扶弱之事,以便不負皇後之恩。總算是天可憐見,今天終於讓我見到皇後娘娘,我向天發誓,我就是拚了性命不要了,也要救皇後娘娘出去。"
周皇後淒然一笑,道:"你的好心我領了,不過,我命已絕,誰也救不了我。"
了空怒道:"誰害你自盡的?我知道了,一定是那狗皇帝逼你自殺的,你放心,我這就殺了他,為你報仇。"
"不,不,"周皇後急了,一把拉住了空的手,道,"不要去!你不能殺他,你當年答應過我的。他有錯,但不該死,他是我的丈夫,他對也好,錯也好,我這一生,就隻為他一個人活。他是個好皇帝,隻是做錯了事,你們都不理解他,但是我理解,他――"說到這裏,眼睛漸漸閉上,聲音逐漸低不可聞。
"皇後,皇後!"了空大急,用力搖晃著皇後的身體,"你醒醒,你醒醒,你不能睡啊!"將皇後身體扶起,用掌心再次貼住她後心,輸入內力。
皇後的眼睛已經睜不開了,隻微弱地說道:"你若想報答我,就幫我一個忙,我的女兒就在外麵,帶她來見我,幫我照顧她――"
了空想起進屋時看見一女躺在血泊中,不知是死是活,看來她就是皇後的女兒吧?於是說道:"皇後放心,我這就去帶她來見你。"衝出屋外,將長平公主抱起,撕掉袍袖裹住了她的傷口,探探鼻息,還有生氣,於是興衝衝地跑進來道,"皇後娘娘,你的女兒還活著,我抱她來見你了。"
進得屋中,卻見周皇後靜靜地躺在那裏,雙眼緊閉,猶如睡去。了空喊了她幾聲,沒有應答,走過來探了探她的心口,心跳已經停止。周皇後積勞成疾,又遭大難,終於沒等到見到女兒,就香消玉殞。
了空懷抱著長平公主,站在那裏,內心有如被抽空了一般,不知在想些什麼。這些年來,他風雨漂泊,活下去的信念隻有一個,就是為大恩人袁崇煥報仇,但當這個信念難以實現之時,盼著見到心目中的聖女周皇後一麵,就成了一個新的信念。如今,終於得償心願,但誰料到,隻一瞬間,周皇後就已經逝世。突然之間,一切的希望都沒有了,他隻覺得天地之間,再也沒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一陣陣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情難自抑,了空麵對著周皇後的屍體放聲大哭,哭聲有如響雷,震動著坤寧宮的一磚一瓦,竟然把他懷中昏迷多時的長平公主都震醒了。
長平公主輕輕在了空懷裏動了動,了空望了她一眼,哭聲停止了,但眼中的淚水卻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一直落在了長平公主的臉上、身上。長平公主也好奇地看著他,雖然此人麵相凶惡,但是不知為什麼,年少的她竟沒有害怕的感覺,眼看著這個人麵對著母親的屍體哭得那麼傷心,突然之間,更有了一種感同身受的默契。
這一對視之下,了空知道,從此又要背負起一個新責任,這個責任是周皇後帶給他的。而對於長平公主來說,她人生中真正的一頁,這才剛剛開始掀開。
十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大軍接管北京城後,在景山壽星亭附近,發現了崇禎與王承恩的屍體。
兩人都是在樹上上吊而死的,時間應該是在十八日的後半夜,也就是十九日的淩晨子時。
崇禎與王承恩麵對而縊。他是先死的,王承恩跟著死。後人記載崇禎死狀:"先帝以發覆麵,白夾藍袍白綢褲,一足銑,一足有綾襪。"
崇禎死時頭發披散,光著一隻腳,鞋子也不見了,非常狼狽。
崇禎死前,在他所穿的錦綢背心上,還留下了一封血書:
"諸臣誤朕,朕無顏見先帝於地下,將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決勿傷我百姓一人。"
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十七年,死時年三十三歲。史書稱其為人"不邇聲色,憂勤惕勵,殫心治理",但另一方麵卻又"用非其人,益以憤事","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劇失措"。
性格的巨大弱點使崇禎在治國興邦上,難以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相反,卻把自己和大明江山一步步拖入到個人性格與能力缺陷的泥淖之中。而他為人冷酷自私、剛愎自用,對人多苛責少關愛,又最終使得群臣反目,眾叛親離。他在位十七年,百姓苦不堪言,臨死前說的一段漂亮話,也改變不了其人庸碌、其心乏善的特性。
崇禎死後,北京城迎來了新主人,當李自成的雙腳踏上紫禁城的第一天起,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四十天後,曆史將會發生一個鬼神難測的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