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道:"你沒有五十萬兵,你大明天子有,但也一樣亡國,這五十萬兵與英明君主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李自成也有五十萬精兵,但也不值一提,因為他也不是英明君主。放眼天下,英明之君惟我大清獨有。故我大清才能十三副盔甲起家,占據你中原半壁江山。"突然怒喝一聲,"亡國之將吳三桂,我再問你,你今天來這城台之上,意欲何為?"
吳三桂麵無懼色,直視多爾袞道:"我要借大王兵馬一用,誅殺那大逆不道的賊子李自成!"
多爾袞高聲道:"你在說謊!來人,給我拿下!"話音剛落,八旗營軍士蜂擁而上,寒光閃閃處,幾十柄刀伸出,架在了吳三桂等人的頸項之上,長槍手、弓箭手亮出兵器、弓箭,將幾人團團圍住。
吳三桂被刀架在頸上,麵不改色。高弟等人則嚇得神色大變,高弟跪倒在地,哀求道:"大王饒命,我們是真心談判,絕無二心。"
多爾袞冷笑一聲:"談判?你山海關盡在我掌中,你們現在自身難保,有什麼資格與我談判?"
吳三桂冷冷說道:"大王錯了。山海關上下軍民,惟我吳三桂一人馬首是瞻,你今日若要殺我,我吳三桂血濺當場,並無怨言,但我山海關幾十萬軍民誓與大王血戰到底,全城皆兵,決不降敵。大王就是攻下山海關,關外還有幾十萬大順軍,我想大王想奪取中原江山,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洪承疇在人群中咳了一聲,走上前來對著多爾袞跪下說道:"吳三桂為報君父之仇,大王豈能不信?我洪承疇敢以人頭擔保,吳三桂絕無異心。若大王不信,請將我與吳三桂一並懲處。"
多爾袞並不答話,隻凝視吳三桂片刻,突然哈哈一笑道:"洪先生快快起來,八旗子弟也趕快讓開。本王開個小小玩笑,大家都當不得真的啊!"起身離座,一直走到吳三桂身前,似乎換了一個人一樣,親熱地說道,"皇兄在世時常常提起你,恨不能收你於旗下,我還一直有所異議,今日一見你剛勇忠貞,方知此言不虛。來人啊,給吳將軍和幾位隨行人員看座,上茶。"
多爾袞態度來個大轉變,高弟等人鬆了一口氣,吳三桂卻並不驚愕,隻微微拱手道謝,就坐下來了。
多爾袞道:"你們願為故主複仇,大義可嘉,我自當領兵前來成全這一美事,這個你不用擔心。今天我就將大兵調入山海關城,供你調遣。你們先帝在時,咱們是敵國,今天為一家人,就不再說兩家話了。我敢保證,我軍進關,若有人動一株草、一粒米,定以軍法處死。你們可以通告大小官員百姓,無須驚慌。我大軍入城之後,協助你打退賊兵,自會出城,絕不擾民,這個你也放心。"
吳三桂拱手道:"多謝大王。我隻盼能救回太子,興我國邦,請大王一並成全。"
多爾袞道:"你是大明臣子,心係大明並沒有錯。你朱家太子我會好生照顧,不過,我也有個要求,盼你能夠答應。"
吳三桂道:"請大王示下。"
多爾袞道:"明日開戰之時,你軍衣著、形象及口音、習慣等都與大順軍十分接近,恐有誤傷,我希望你軍回去後馬上剃發以相區別,咱們還要按滿洲習俗,以訂盟誓。"
"剃發?"吳三桂一驚,與高弟等互相看了一眼,非常驚愕。
"不錯,"多爾袞陰沉地說道,"隻有剃發才能顯示出你們的誠心,我滿洲軍隊絕不傷一剃發之人,否則,刀槍無情,恐有損失。"
吳三桂遲疑起來,這時範文程站出來說道:"吳將軍手下幾萬大軍,一一剃發,並不現實,依我之見,隻吳將軍一人代表即可,關寧鐵騎一向惟吳將軍聽命,隻要你剃了發,其忠心就可以明鑒了,請攝政王恩準。"
"好!"多爾袞大手一揮,"吳將軍剃發即可。"
吳三桂低下頭來,久久不語,此時全場眾人都在看著他,一時鴉雀無聲,人們似乎連自己的心跳聲都能聽得見。
多爾袞打破了沉默:"吳三桂將軍,我知道你對那大明皇帝心有感情,但我且問你一句,那大明皇帝急需你入京勤王之時,給你封了什麼官?據我所知,是平西伯吧?若你能夠把對大明皇帝的忠心轉投給我大清,我可以在這裏向大家保證,我封你為平西王,如何?"
"平西王?"這三個字一出來,高弟等人不禁一陣交頭接耳,幾乎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