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做好五件事(1 / 2)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禪語》

宋朝高僧大慧禪師門下,有個法號叫道謙的和尚,他參禪20年了還是沒有悟道,心中很著急。

有一次,禪師讓他出遠門辦事,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道謙內心很不高興,心想:需要這麼長的時間,而自己參禪還沒有什麼進展,這不是在荒廢時間嗎?於是心裏十分苦惱。

他的同門弟兄宗元和尚聽他訴說了這些苦惱,安慰他說:“我和你一起去吧!路上我也可以幫助你參禪!”道謙十分高興,於是二人就出發了。

有一天晚上,道謙請宗元幫他解答生命的奧秘。宗元說:“我能幫你的事,我會盡量幫你,但有五件事,我是無法幫助你的,必須你自己去做才行。”

道謙問:“哪五件事?”

宗元說:“當你肚餓時,我吃的不能填飽你的肚子;當你口渴時,我喝的水不能幫你解渴;當你想大便、小便時,我也不能幫你。最後,除你自己以外,誰也不能幫你帶著身子走路,這五件事,都得你自己去做。”

道謙猛然醒悟過來,他終於頓悟了,從這幾句話中認識了“自我”。

於是他便獨自踏上了行程,不再要朋友陪伴了。

一年以後,道謙到師父那裏複命,大慧禪師一見到他就說:“你終於找到自己了!”

想到20年來自己渾渾噩噩,處處依賴師父,以為離開了師父就不能參禪了,結果遲遲難以開悟。後來在宗元的啟發下,他終於發現了“自我”。認識到參禪從根本上來說,靠的是“自悟自證”的時候,他才開始走上了“悟禪之道”。

每個人隻有充分認知自我的存在才能真正地自由。“自我”不是“自私”,是懂得生活的自我,是懂得真愛的自我,是遇到挫折永不放棄的自我,是追求美好快樂生活的自我,是尊嚴和擁有堅強意誌的自我,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自我。

戴高樂說:“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會到達的地方,唯有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他們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教田徑的老師會告訴你:“跳遠的時候,眼睛要看著遠處,你才會跳得更遠。”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業,必須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深遠的思想和廣闊的視野,按照既定的理想,始終堅持下去,到最後,他一定會獲得成功。有這樣一個故事:

愛諾和布諾差不多同時進入同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幹起。可不久愛諾受到總經理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布諾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待在最底層。終於有一天布諾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痛斥總經理狗眼看人低,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反提升那些吹牛拍馬的人。

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一言兩語說不清楚,看來……他忽然有了個主意。

“布諾先生,”總經理說,“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布諾很快回來說: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在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錢,多少斤?”總經理問。

布諾又跑去,回來說有10袋。

“價格多少?”布諾再次跑到集市上。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籲籲的他說:“請休息一會兒吧,看愛諾是怎麼做的。”

說完,他叫來愛諾,對他說:“愛諾先生,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愛諾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總經理瞧一瞧。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出售。據他看,價格還公道,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當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現在正在外麵等著回話呢!

總經理看了一眼紅了臉的布諾說:“請他進來。”

愛諾由於比布諾多想了幾步,所以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人。用敏銳的眼光洞察現實,預見未來的發展方向,就能使你擺脫困境,走向成功。

原來是自己啊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禪語》

以前,有位叫明慧的和尚一心向道。為了能夠早日達成正果,便住在深山一座寺廟中潛心修行。

但是,明慧和尚每次打坐人定時,眼前都會出現一隻大蜘蛛。那隻蜘蛛張牙舞爪,不住地跟他搗亂,他雖然不害怕,但是無法靜下心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