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澡堂故事(2 / 2)

泡好了的人盤腿坐在二尺寬的池沿上,汗水滾滾而下,閉目若有所思,俟後開搓。搓,就是搓皴,皴乃皮膚表麵的積垢。倘泡得好,搓處之皴如撒豆成兵,一卷一卷地落下。這時,搓澡人滿心喜悅。搓皴有技巧,把手巾擰去水,攤在掌上,左手攥緊手巾,以掌內緣(手相將此處稱為金星丘)搓,隻往前搓,不要來回趕。

在池邊,人有各種各樣的表情。有人靠坐在牆邊,支著一條腿,雙目前視竟不眨眼。這不是泡傻了或有什麼悲哀,而是疲憊之後的寧靜。其實真正的娛樂就是寧靜。能夠使自己什麼也不想的地方,澡堂是一處也。有人一絲不苟地搓皴,由胸至腹至腿至後腳跟,此人此時也是心無雜念,隻是認真地搓。這時,身體的潔淨與內心的愉悅是一致的。西諺稱:“貧困來自上帝,肮髒來自自己。”雖然貧困不一定來自上帝,聖子耶穌的貧困也不全來自上帝,但肮髒的確由自己造成。人與動物一樣,清潔自身是極愉快的事。據說唐朝的文成公主因為鬆讚幹布先生不喜洗澡而發怨言,被鬆讚幹布痛毆過。文成公主他們老李家的人喜歡洗澡是有名的,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池裏一洗,頓成浪漫佳話。

澡堂也是體悟人生的地方。老年人在不穿衣服的時候是多麼衰老。看到他們身體的枯索,可知衰老並非僅僅是皺紋與白發。他們背駝著,胸膛變成空癟的袋子,肚子卻外凸,胳膊布滿老年斑。由於澡堂地滑,他們步履愈加蹣跚。赫伯特說:“人體是一隻沙漏,裏麵裝著計時的沙子,最後沙漏本身也變成了沙子。”人如同植物,老了之後就變成空心的枯木,變成枯萎的蘋果,變成垂於架下的老絲瓜瓤子。而他們年輕時,哪個不是汁液飽滿的白楊樹呢?小孩子也是澡堂一景,他們天真無邪,充滿好奇。裸體的兒童肚子溜圓,肚臍多半不妥帖,他們烏溜溜的眼睛轉來轉去,企圖把澡堂變成遊戲場。男人的身體,好看的是小夥子,肩闊胸厚,臀部結實,像一頭公馬或腰身很細的狗。在澡堂,使人想起克裏姆特關於人生的那些油畫,童年、青年和老年都由身體來表現所處的階段,如上帝手裏的一串鏈條。

澡堂是充滿肉體但不存在欲念的地方。時下有些地方的澡堂設立了“鴛鴦浴”,男女不必憑結婚證,隻用身份證晃一下就可以進去苟歡。舊時的澡堂是一個溫暖的小社會,花茶沫泡出的茶水可以喝個夠,可以聊天,可以睡到天黑再回家,還可以刮臉。我仔細觀察過一位鑲大金牙的師傅給人刮臉,刮到咽喉處加倍小心,以手指將刀上的泡沫抹下彈出。澡堂的堂倌們嗓音洪亮,為人謙和。“文革”時,所有的公共場合都有毛主席語錄,其意盡量同環境貼近。如,糧站中的語錄是:“忙時吃幹,閑時吃稀,平時幹稀搭配,配以紅薯芋頭”;人頭攢動的火車站的語錄是:“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吾鄉澡堂的牆壁上,語錄大約有這樣兩幅:其一“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其二“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兩則語錄顯示了選家的苦心,一是人民洗澡,二是打掃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