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社會經濟發展篇(八)(3 / 3)

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地勘工作,加強礦業的全過程管理,依靠科技進步,促使礦業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礦業要為城鄉建設更好地服務,礦業要成為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二)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和重點

1.積極、穩步與健康地發展鐵礦業。本市鐵礦資源較豐富。國營和地方開發鐵礦資源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具有較強的選礦能力和一定的采礦能力。當前主要的問題是要使采礦業與已建成的選礦能力相適應,保證礦石的充足來源,要加強開發的監督管理,要強調按設計正規開采,使該地區鐵礦資源得以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護,使該地的鐵礦業得以長期、穩定、健康地發展。

2.大力開發利用非金屬礦產。本市非金屬礦的開發已打被由能源和金屬礦開發占統治地位的局麵。本市的非金屬礦是最主要的優勢礦產,不但礦產種類多、儲量豐富,而且質量優良,開發潛力很大。當前特別應加強對白雲岩、優質石灰岩、葉臘石、麥飯石、透輝石和玄武岩等礦產的開發利用。例如密雲、懷柔交界地區的透輝石礦,規模大,質量好,開發和資源外運條件亦優;該礦石經唐山建築陶瓷廠進行釉麵磚試生產,性能良好,是生產低溫節能釉麵磚的好原料。目前,本市建築、日用、衛生陶瓷產品需求量很大,但基本靠外地供應。當前國際陶瓷市場發生變化,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因陶瓷礦產原料不足的限製,將轉向以發展高精密度的陶瓷為主,這一國際間的轉移對擁有豐富的陶瓷礦產資源的我國有利,因此,應抓住機遇,發展北京的陶瓷工業。

非金屬礦的開發,目前應加強資源開發應用的試驗研究工作,大力拓寬其在工業、農業及人民生活各個領域中的應用。

3.煤礦。為保證首都煤炭生產持續、穩定地發展,應加強礦井的生產補充勘探和深部及外圍資源的勘查,力求盡快查清資源麵貌,提高資源的儲量級別,提供資源條件較好、可供選擇建井的後備基地,以滿足礦井接替的需要。

此外,要提高采礦技術,尤其要提高民采礦業的采礦回收率,避免資源的浪費。

4.金礦。本市金礦業今後幾年來將有較大的發展,預計在“八五”期間黃金產量將由年產5000兩,發展到年產萬兩。但黃金基地嚴重不足,急需加強地質勘查工作,查清資源條件,提供開采基地。金礦的勘查工作要重視應用新的成礦理論,注意尋找富礦1超大型礦和適合露天開采的金礦。近年來,我國一些新類型金礦(如卡林型、破碎帶蝕變岩型等)崛起,找礦前景引人矚目。北京地區金礦成礦條件較好,要注意尋找新類型金礦。金礦的普查,要重視做好金異常的檢查評價工作,對具有一定規模和強度的金異常,一定要抓住不放,仔細觀察研究,尋找異常源進而圈出礦體。當前,應翌對琉璃廟、楊樹底下、半城子和萬莊等幾個找礦遠景較好的地區加強工作,盡快確定其成礦遠景。此外,金礦要認真.加強礦山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治環境的汙染。

(三)建議

1.加強領導,積極扶持。部、市領導和有關部門要更多地―關心、支持和正確地引導北京市的地勘產業和礦業健康地向前發

2.礦業發展應采取充分利用本市資源,揚長避短,有進有出的戰略方針。北京市的礦產資源完全立足於本地是不可能的,但切忌一切礦產資源依靠外地調入的錯誤做法。

3.礦業發展要堅持“放開、搞活、管好”和“有效保護,節約使用”礦產資源的總方針和基本國策,把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目前要特別加強對礦業全過程的管理,尤其是鄉鎮礦業。通過對礦業的監督管理,達到依法辦礦、科學開礦和安全-生產。充分發揮礦產資源的總體效益。

4.礦產品開發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商品開發為目的,要努力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生產出高質量適銷對路的新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5.發展礦產品的深加工,改變本市礦產品低級產品多、產品單一的麵貌。由抓單項產品轉向重點抓配套和係列新產品。

6.礦產品由內向型轉變為既滿足本市需要又麵向國內外市場的雙向型,要采用多種方法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

7.要十分重視礦產資源的開發應用和綜合利用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優勢促進礦業的發展。各大中型礦山企業應有自己的科研機構,並加強與高等院校的聯係,促進企業科研設計與生產相結合,以提高資源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8.要製定得力的環保措施,進一步嚴格礦山的壞境監督管理,切實保證山區環境不受汙染。

9.北京市地質礦產局是本市地礦工作的主管部門,被授予地礦工作四項政府職能。地礦部門應切實負起責任,與工業主管部門密切協作,認真貫徹《礦產資源法》,積極推進各項政府職能全麵到位,實現礦產資源的全過程竹理,為我市礦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