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禮儀與一般的人際交往禮儀相似或相同,禮儀修養與人的道德修養、知識修養和審美修養一樣,是通過自覺的建構過程而獲得的。但在公關禮儀中,對禮節和程序的規範更加嚴格而已。在人際交往中,如有失禮行為隻是個人形象受損。但在公關中,公關人員有失禮儀,則有損於組織形象。因此,在迎來送往中,決不可忽視禮儀的要求。第一,目的性,講究禮儀是為了便於社會組織與公眾之間的溝通,便於公關活動和工作的順利完成;第二,群體性,公關禮儀是麵向公眾的全員性施禮;第三,藝術性,公關人員在進行公關活動中,不僅要有周全的禮儀,而且完成的過程中應具有藝術性和創新性,因地製宜,不拘一格。
下麵介紹幾種常見的公關禮儀。
(一)見麵禮節
與人見麵在生活中司空見慣,隨時發生,也就有各種各樣的禮節。能否給人留下好印象,這與能否遵守見麵的禮儀規範有較為直接的關係,見麵禮儀在公共關係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1.介紹
介紹是認識朋友的橋梁,多發生在各種社交場合和日常生活中。與公眾初次見麵,自我介紹要適當得體,要讓別人從你的自我介紹中知道怎麼稱呼你,並找到和你談話的話題,但不要讓別人感到你利用自我介紹自吹自擂。
為他人介紹時,先要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願望,不能自作主張,以免出現尷尬的局麵。介紹的總規則是把別人介紹給你所尊敬的人。在社交場合,人們遵循著“女士優先”、“長者優先”、“主人優先”等規則。介紹是要講究先後順序,性別相同,先把身份低、年紀輕的介紹給地位高、年紀大的;性別不同,則先把男士介紹給女士;賓主相見,通常先把客人介紹給主人,將後來的客人介紹給先來的客人,把家人或親戚介紹給朋友。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在介紹過程中,先提某人的名字是對此人的敬意,在作介紹時可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2.握手的禮儀
握手禮儀是人們見麵時最常使用,適應範圍最為廣泛的致意禮節,也是世界各國的通用禮節。握手的順序,男女之間隻有女士先伸手,男方才能伸手輕輕回握。如女方不伸手,沒有握手的意思,男方則可點頭致意。賓主之間,主人有先向客人伸手的義務。不論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動伸手表示歡迎,同樣,男主人也可以向賓客伸手表示歡迎。地位不同,身份高的應主動伸手,身份低的要相應回握。如果女士不習慣握手,可欠身鞠躬或點頭微笑以示禮貌;年齡、地位相當又同性別的人,先出手者為有禮。
3.收送名片禮儀
人們初相識,名片取代了繁瑣的介紹,便於對方記憶,保存。遞名片時用雙手,而且要慎重。遞送名片將有字的一麵呈上,盡量不要索取名片,因為一般由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先遞名片。
國際交往中名片的使用問題。第一,一個沒有名片的人,將被視為沒有社會地位的人。換而言之,國際交往中拿不出名片的人,人家懷疑你的身份是真是假。第二,一個不隨身攜帶名片的人,是不尊重別人的人。名片不僅要有,而且要帶著。在外國的企業公司,員工名片放在什麼地方都有講究,一般放在專用名片包裏,放在西裝上衣口袋裏,或者放在什麼地方,不能亂放。名片製作上講究三個不準:名片不隨意塗改,在國際交往中,強調名片譬如臉麵,臉麵是不改的;不提供私宅電話;名片上不出現兩個以上的頭銜。
(二)拜訪禮節
拜訪是一項主動的社交活動形式,也是結交朋友的主要渠道。通過拜訪,不但可以密切朋友關係,深化感情,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擴大交往範圍。拜訪前要用電話或書信相約,以防撲空或擾亂主人的計劃安排。時間一旦約定,則要準時到達,免使主人久候。拜訪時需避開吃飯和午休時間,晚上拜訪不宜太晚。到達朋友家時,要先敲門,即使大門敞開也不可貿然闖入,進門也不可隨便地馬上就坐下,須等主人安排指點後方可坐下。見到主人家的長輩、配偶應主動問候。後來客人到達時,先到的男客人應該起立,等待介紹,女客人可以不必起立,但要笑臉、點頭致意。
在朋友家裏做客不能太隨便,舉止要大方,彬彬有禮。正式拜訪時間不宜過長,控製在半小時左右。如主人以茶或咖啡招待,時間可略長些,但不要超過一小時。走時要向朋友的家人表示感謝,然後向朋友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