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謙
首先聲明我是個外行,但因為也在文聯工作多年,特別是我本人對這些問題非常關注,而且很感興趣,所以接著中國一句俗話,就是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所以我說兩句。
北京文藝論壇自打2005年發起以來,張恬秘書長也說了我們一貫本著這麼一個精神,就是要抓住文藝界的一些重大問題,這次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大,很有現實意義,因為近幾年來各地都在打造城市精神,五花八門都在做,而且各方麵的黨和政府都對文藝界提出要求,你得為城市精神做事,得創作,於是就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如果對城市精神把握不當,或者對城市精神的藝術呈現把握不當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後果,所以我想就這個問題再簡單說兩句。
首先說城市精神,什麼是城市精神?各地歸結了很多,我在網上搜了搜,實際大同小異,高度雷同。我覺得在這方麵肯定沒有認真的思考,實際這涉及哲學領域和藝術領域的兩個問題,但哲學家和文學藝術家是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哲學家是要從不同當中看到共同性,就是大千世界萬物在哲學家眼中看來看去就兩樣東西,一是物質一個就是精神,而這個精神還是由物質決定的,是物質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人腦的產物,所以哲學家來幹這個事,把這個精神提煉出來,而文藝家就不能這麼看問題了,文藝家是要在常人看的都一樣的地方看出不同、個性。比如剛才的發言,母雞下蛋他就能看到雞蛋上有血絲,甚至於能感受到雞蛋的溫熱,常人就隻是看到雞蛋多少錢一斤。我說這個的差別會引申到後麵怎麼把握這個問題,不是無關的。
我再回到城市精神,實際上這個問題對中國人來說是個很重大的問題,因為中國現在處在一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征是不成熟不穩定,是處在變的當中,無論是社會關係、社會結構、經濟、文化、政治等等各方麵都是處在一個劇烈變動、不穩定的階段。說到城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午老孟也列舉了一些統計數字,我對這個是高度質疑,如果說現在城市人口占到50%以上,這個數字首先有水分,另外也不能說明城市化進程就已經完成一半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咱們現在有3億農民工在全國各大大小小的城市漂著,咱們假定一個人後麵還有一個家庭成員,那這就涉及6億人,這些人到現在還沒著落,怎麼能說城市化已經進行到一半?差得太遠了。就是我國現在對城市來說,無論是城市化的進程、市場化的進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現代化的進程還都是剛剛開始,還在很初級的階段,這就使我們的現狀還有一個很長的曆史時期都在變動當中,都在很不確定、很不成熟的階段,在這個時候如果用哲學家的眼光很輕率要的一個城市、一個地方的精神用幾個字歸納出來的話,我覺得這是不太慎重的,甚至於有一定的危險,所以產生各地弄了半天,費了很大的財力、人力、物力,甚至於靠投票最終弄出的城市精神也是大同小異,這就說明處於這個曆史階段我們沒有從這個實際出發看這個問題。
這個話題說開了會引申出很多問題,不能細說,再往前推一步說,所謂城市精神咱們姑且說大家都在這兒打造、宣傳、培育,人類精神、社會精神、民族精神、國家精神有兩個特性,一是時代性一是社會性,就是不同時代精神是不一樣的,就是精神即使不是在現代處的大變革大變動時代,他也是在不斷變動的。一個地域的精神或者某一個方麵的精神要經過長期的曆史積澱、凝結很多人的努力培育才能逐漸形成,絕不是一時一事一蹴而就的簡單的歸結成幾個字,沒有這個本事,因為他客觀上不是這麼回事,他需要很長的時間。恰恰我們又處在大變動的不穩定時代,這是大家有目共睹都必須承認的。
城市精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所謂廣義是針對於鄉村精神,所謂狹義是此城市對彼城市的。我們在說城市精神時都會麵臨這個問題,廣義的城市精神我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實際上現在我們這個城市化的進程恰恰是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整個發展積累在很大程度上是犧牲了農村農民的利益才完成的這個原始積累,在我們城市精神裏應該包含城市鄉村、城裏人和鄉裏人的非常痛苦的內涵在裏麵,我們文藝作品怎麼表現,現在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往往是家長裏短,婆婆媽媽的事,有多少作品去反映這個城市和鄉村的關係或城市人和農村人的關係?時間關係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