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柏林的細節(2 / 2)

柏林有一個叫萊比錫的老火車站,有了新站之後改成了美術館,叫當代美術館,專門展覽當代美術師們的先鋒作品。展廳又高又大,神氣得很,連卸貨的站台也改成了展廳,其長足有一裏多,高高在上,隔成一間一間,能同時辦很多展覽。

聯想到北京前門老火車站。地處市中心,設計別致古老,又高又大,改成美術館是十分恰當的。但已整體租給了香港商家,為期50年。走進去一看,布置得亂七八糟,基本上是賣服裝的,屬於小商小販。最近偶然在晚上六七點鍾路過那裏,竟然發現整個商場黑燈關門,太可惜了。

風力發電

我沒有想到,風力發電在歐洲居然很普遍,很發達。德國經濟遠比我們發達,卻很注意發展非燃料能源,風力發電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坐在火車上,縱貫南北,德國境內風力發電設施比比皆是,甚至出了柏林市不遠就有,而且群體龐大,數一數,那一組大風力機輪足有70台之多,相當壯觀。這麼密集的風力裝置,在我國隻在新疆境內見過。據報道,德國風力發電量居然已占總發電量的15%以上,成了能源的台柱子之一。我國是風力資源相當豐富的國家,大力發展風力資源正好可以彌補石油資源的短缺,的確是一條又好又快的可持續發展的捷徑。

“蛀牙”教堂

柏林市中心有一座叫做記憶教堂的古跡,原來是一座很漂亮很豪華很古老的教堂,被二戰的炮火摧毀了大半,殘缺得很厲害,整個頂部完全被炸掉。戰後,圍繞著這座教堂的前景曾經展開過激烈的辯論,是保留還是拆除,一直確定不下來。後來居然決定為此進行全民投票。結果讚成保留的占了多數。於是,對它進行了原址保護和整理。妙就妙在當時確定的維修原則:絕不修理,壞成什麼樣就讓它什麼樣,不去補,不去塗抹,不去恢複。為了防雨僅僅在炸掉的頂部加蓋一個很大的青銅製的頂子,外形設計得歪歪扭扭,一邊高一邊低,像一個殘缺不全的筆筒,遠遠望去,倒是和殘破的教堂很匹配。這麼個殘敗的教堂高高地聳立在市中心,遠近都能看見,成為戰爭的永久記憶,遂獲得“蛀牙”的外號。

文章做到這個地步,人們還是不甘心,於是又決定在“蛀牙”的前後各蓋一座新教堂,風格絕對要現代,近在咫尺!人們在清理教堂殘基時,發現了老教堂被炸後落下來的大量彩色玻璃碎片,遂用這些厚厚的殘片砌牆,用水泥做黏合劑,做成一個一個小方格,直挺挺地搭上去,不另開窗,確實很現代。進到裏麵一看,不得了,昏暗之中,逆光之下,四壁由上到下,一派孔雀藍色,極其震撼,真是變廢為寶,奇妙萬分。

和“蛀牙”異曲同工的是國會大廈。它也被炮火摧毀了。蘇聯電影《攻克柏林》裏有精彩的描繪。德國人請了英國人來幫忙設計,原則是不要重建。頂部要“虛擬化”,圓頂做成玻璃的,有金屬龍骨框架,一看就知道是個空架子,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對戰爭後果的聯想。現在這個設計已成為柏林的大景點,人們排隊等著乘電梯上到玻璃球中去參觀,沿著斜坡登上球頂,一覽柏林全景。玻璃球下照樣重建為國會,隻是上下隔成兩個不同性質的建築。

柏林人對曆史采取了一種務實的態度,不繞過去,也不重做,更不掩蓋,想辦法讓曆史延續下去,不留空白斷代,國會大廈和記憶教堂的存在便是最傑出的代表性實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