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柏林的細節(1 / 2)

舒乙

在維也納開完世界博物館大會之後,順訪柏林。我很喜歡柏林,一個奇怪的念頭常常鑽進我的腦海:柏林很像北京,兩者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說,都又古老又年輕。老,卻處處充滿活力。又比如,柏林並不十分寧靜,不像歐洲許多城市那樣。柏林有點鬧,太安靜了往往使人抓耳撓腮,渴望著有點什麼動靜。柏林人往往有點“小出圈”,反倒更近人情。我愛柏林,還因為柏林有一些很特別的地方,讓人佩服,值得學習。

小蘋果

不論是吃自助早餐,還是在商店裏購買,柏林的蘋果一律都是小而又小,絕對屬於“歪瓜裂棗”一類的。根本不像我們水果攤上賣的那樣,又大又漂亮,而且外表越是漂亮價錢越貴。當然,越大越難吃,誇張一點,味同嚼蠟。柏林的小蘋果樣兒醜,可是好吃,味兒衝。

恍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事物的發展往往是轉圓圈的,轉著轉著就又轉回去了。有的水果一開始又小又醜,隨著科技的進步,又是化肥,又是農藥,甚至還有什麼激素、催肥劑等等,把水果搞得又大又漂亮,表麵文章做得足而又足,就是一樣:十分難吃。想想那些大草莓,外表極其可愛,吃到嘴裏卻隻有傷心的份兒。

物極必反,德國人終於明白了,勇敢地把大蘋果堅決地趕出了市場,不再培養這些漂亮貨,全部是天然的小蘋果,小而醜,卻極好吃。

跟別人學往往走彎路,往往慢半拍。別人走入誤區,你也走,別人走出來了,你卻還在大幹,火得很。我們市場上的大蘋果、大草莓都屬於此。

高抬自行車

到了柏林,才知道原來德國是如此尊重自行車,高抬自行車。在美國、歐洲許多國家,自行車僅僅當作鍛煉身體的工具,德國則不一樣,真當交通工具,這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

柏林的地鐵和輕軌極為發達,自行車可以推進地鐵和輕軌的車廂!車廂的玻璃窗上畫有自行車的標誌,這種車廂大概空出1/3的地方不設座位,專供擺放自行車。到了站,推著自行車出站,不用沿途存車,自行車一用到底。多方便,看著令人眼饞。

柏林的人行道居然分三股,中間一股一般塗成紅色,比較平坦,這是專設的自行車道,相當寬,大概有1.5米左右,其兩旁是真正的人行道,各有一米寬,以碎石鋪路,我想,這兩股大概並不是特意分成上行下行吧,反正柏林人怎麼走的全有。但是,確實很少有人在自行車道上漫步,那是自行車專用道。

在我們這裏,有了汽車,人們紛紛舍棄了自行車,連剛畢業的大學生也非貸款買汽車不可,導致交通的嚴重堵塞和空氣汙染。要命的是,在理念上我們藐視自行車,認為窮人才騎自行車,以為騎自行車很沒麵子。自行車大國啊,本來有很大的優勢,卻又走錯了一步棋。結果,人家那裏,工業非常發達,偏偏走了回頭路,把汽車甩了,騎上自行車,而且處處優待它,尊重它,認為很高級,很時尚。

舊火車站的利用

柏林的新火車站可能是世界上最棒的,修得都又高又寬又長,絕對立體,柏林總火車站有六層之深,火車、地鐵、輕軌,隻要是有軌的全交叉在一起,上了這層倒那層,四通八達,極方便,而且車站裏飯館林立,不比外邊貴。這樣的火車站就建在市中心,並不搬得老遠老遠,其優越性不言而喻。

有了新火車站,老的怎麼辦?改博物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