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以聾製吼 以靜製動(1 / 1)

具有辯才的人,不僅要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而且能夠用情緒來控製他人。既要能像演員那樣,做到哭中能笑,泣中能唱;又要像導演那樣,穩操舵柄,全麵把握,遊刃有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飽受列強淩辱的土耳其人挺起了腰杆,同仇敵愾,打敗了甘當英國傀儡的希臘。英國惱羞成怒,準備嚴懲土耳其。它糾集了法、意、日、希臘等協約國代表:與土耳其在洛桑談判,企圖脅迫上耳其簽訂不平等條約。英國政府派出外交大臣寇鬆,意在恫嚇,威逼土耳其就範。

寇鬆身材魁梧,聲如洪鍾,是名震一時的外交家。與他相比,土耳其派出的代表伊斯梅特則相形見絀了。伊斯悔特不僅身材矮小,耳朵還有些聾,在國際上屬無名小輩。寇鬆當然不把伊斯梅特放在眼裏,談判中態度驕橫、傲慢、囂張。其他列強代表也盛氣淩人。然而處在這種氛圍中的伊斯梅特卻從容不迫、鎮定自若,精心選擇著外交辭令,一板一眼,有條有理,有章有法,毫無懼色。特別是他的耳聾具有“特異功能”,對土耳其有利的發言他都聽見了,不利的話他好像全沒有聽到。當伊斯梅特對列強們提出的苛刻條件概不理會,隻顧提出維護土耳其利益的條件時,寇鬆便雷霆大發,揮拳怒吼,咆哮如雷。恫嚇、威脅不斷,向伊斯梅特劈頭蓋臉壓來,各列強代表也氣勢洶洶,咄咄逼人,那種緊張的氣氛令人窒息。伊斯梅特雖然有些耳聾,此時對於寇鬆盛怒之下發出的“超強度”刺激信號,當然是句句聽得清楚。但他仍坐在那裏若無其事,耳聾一如既往。等寇鬆聲嘶力竭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張開右手,靠在耳邊,將身子移向寇鬆十分溫和地說:“您說什麼?我還沒聽明白呢!”意思是請寇鬆再重複一遍。氣得寇鬆直翻白眼,說不出來話。

要知道寇鬆的暴怒是由對立意向引起的激情,是由當時的情緒、氛圍引起的宣泄,這種激情的宣泄,猶如突然爆發的火山,勢不可擋,時間短暫而效果強烈。不過,這種激情是很難再現的。伊斯梅特的“耳聾”對策,不啻於對寇鬆進行情緒控製的心理戰術。在將近三個月的談判中,據理力爭,終於使談判以土耳其的勝利而告結束。

伊斯梅特用他的“特異功能”——耳聾,控製了整個談判局勢。在談判中,我們采取以柔對剛、以靜製動之策,讓對方沒脾氣,往往會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