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他們的膽略和才幹往往決定企業的前途命運。企業發展過程中借賢興企是重中之重,改革創新是企業不斷充滿生機的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更是如此。
1979年初,中東政局出現動蕩,石油價格暴漲,美國再次出現經濟危機,汽車市場大受衝擊,克萊斯勒公司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額僅為8%,庫存積壓8萬多輛汽車,虧損11億美元,創本公司虧損最高記錄,積欠各種債務高達48億美元!麵對克萊斯勒公司內外交困的局麵,誰也不敢攬此危局。
就在克萊斯勒公司行將倒閉之時,福特汽車公司傳來一個爆炸性新聞:該公司董事長福特二世解除了總經理艾科卡的職務。消息傳來,克萊斯勒公司如獲救星,立即招聘艾科卡來當總經理。
艾科卡經過調查研究,很快找到公司內外交困的症結所在,就毫不猶豫地采取了行動:先辭退了33個副總裁和28名經理,然後精簡機構,壓縮企業規模,關閉、變賣了16個工廠,並解雇了9萬多名職員。通過這些舉措,艾科卡清除了公司的沉重包袱,開始組織堅強有力的新的領導班子。
克萊斯勒公司存在的各種問題,歸根到底集中在資金短缺上。為了爭取外援,艾科卡四處奔波,向政府請求給予緊急經濟援助,經過多方爭取,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關於給克萊斯勒公司15億美元政府貸款保證的提案。
同時,艾科卡在企業內部狠抓整頓挖潛,在降低企業成本上大做文章。通過改革,公司總算克服了財政方麵的危機,為日後的複興打下了基礎。
艾科卡站穩腳跟後,開始著手擴大克萊斯勒公司的市場業務。首先,他加強了市場調研預測,果斷調整產品發展方向。1982年他組建了60人的市場調查小組,針對汽車市場動態、消費趨向、顧客偏好、燃料價格波動和家庭規模變化等與汽車銷售有關的大量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凋查分析,為生產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據。從調查中得知,20世紀80年代國際石油價格開始下降,國內石油供應日趨緩和,艾科卡斷定市場上可容納全家人出外旅行的大型汽車將走俏。於是,他果斷地把公司保留多年的“紐約人”牌大中型車加大產量。同時,又在其他公司不加注意的方麵,迅速推出幾種新產品,在市場搶得一席之地,成功地打響了重振雄風的第一炮。
由於艾科卡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終於使克萊斯勒公司絕處逢生,創造了奇跡。1983年克萊斯勒公司提前7年還清了政府的擔保貸款,節省貸款利息近4億美元。這一年公司淨賺9億多美元,發行近3億股普通股票,僅數小時就被搶購一空。1984年公司的盈利達到創紀錄的24億美元。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不思進取、陳規陋習等種種弊端就會顯露出來。麵對殘酷的競爭,惟有不斷變革和創新,才能保證企業永往直前。變革和創新是企業振興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