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事理交融,舉證有力。在辯論中,必須條理清楚,表達嚴密,文詞簡潔,以據論理,善用邏輯,突出主題,不纏枝節,話語隨機。為此,在辯論前,談判者應在思想上、資料上和語言表達上做必要的準備。“九備一說”乃洽談者的經驗之談。
(3)絮語軟言,緊扣“死線”。洽談結束的時間稱之為“死線”,死線對洽談的成敗具有重大意義,因為讓步往往在這個時刻發生。在交易達成階段,談判者往往采用軟磨硬拖的戰術,使一些談判對手拱手就範。緊扣“死線”的招數主要有兩點:一是強忍等待。一位美國石油商曾這樣敘述沙特阿拉伯一位石油大亨的談判藝術:“他最厲害的一招是心平氣和地重複一個又一個問題,最後把你搞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把自己的祖奶奶拱手讓出去。”當你通過調查,把握住對方急於達成協議的心理時,就可采用這種“疲勞戰”,以迫使對方讓步。二是假裝糊塗。格言說:“糊塗產生智慧”。在談判之初,你應多聽少說,“明白”也說“不明白”,“懂”也裝“不懂”,一而再再而三地讓對方層層讓步,以滿足己方需要。對於談判對手某些不合理要求的拒絕,通常宜曲不宜直,即以委婉的口氣拒絕。如洽談出現僵局,可先避開僵持問題而言他;或插入幾句幽默詼諧的話,使雙方忘情一笑,以緩和氣氛。如大型談判,作為東道主,還可提議暫時休會或稍事休息,組織雙方人員去遊覽觀光或進行娛樂活動,在“閑暇”中商談等。總之,在磋商和成交階段,是最需要禮儀保駕護航的階段,如在較量中傷了和氣,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失禮帶來的損失將是難以彌補的。洽談結束,不論己方收益如何,都應有禮貌地與對方握手、話別。有時即使不歡,也不能無禮而散。
(4)談判終結,簽約履約。各方經過洽談達成共識後,最關鍵的是要把口頭協議形成書麵協議,並由各方簽字方具有法律效力。
二、展銷會
展銷會是商務活動中常見的形式。舉辦展銷會的單位,一是廠家,一是銷售單位,三是行業協會,也有不同商家聯合展銷的。展銷會通過實物展示和示範表演,宣傳商品和組織的形象,往往給公眾留下較深的印象。
(一)布展
舉辦展銷會,一是要確定展銷會的目的和主題;二是確定參展的商品和單位;三是選擇合適的地點和場合。顯然展銷地點一般應選擇在比較繁華、交通便利的地點,可以在廣場上,也可在自己的商場舉行。展銷前最主要的準備工作還是布展。展廳外應懸掛醒目、鮮豔的大字橫幅:“×××展銷會”,並張貼印有會標、商品樣本及廣告宣傳詞,彩旗、彩球的張掛對於營造氣氛也是十分必要的。展廳內應備有谘詢處、簽到處,並貼出展銷會場地的平麵圖。還應備有比較充分的商品介紹資料及準備發送的紀念品。林林總總、整齊有序地商品陳列則是展會的主體。
(二)邀請
展銷會雖然是麵對大眾的,但有針對性地邀請一些貴賓,也是許多展銷會常見的做法。在展銷會開展前,要向主管部門、商業夥伴、主要客戶、消費團體等發出邀請;開展後,也安排專場請被邀貴賓參觀,洽談購銷。這種活動,往往對展銷期黿間比較大宗的訂貨購銷有重大作用。
(三)講解
無論何種展銷會,都應有講解人員。因此,講解人員的素質和對展銷技能的掌握,對展銷會的成功有極大的影響。講解人員對展銷的商品以及相關事宜除有充分的知識外,重要的是要熱情周到,彬彬有禮。遇有顧客詢問,要耐心細致地予以解說。展銷現場,還應有業務主管值班,接待特殊顧客,解決疑難問題。除了直接的展覽之外,使用音像手段進行講解,可大大加強展銷的效果。
在現代商務活動中,禮儀小姐的安排已比較普遍。展銷會安排禮儀小姐負責迎送,更能增加禮儀的氛圍。
三、讚助會
讚助是某一單位和個人拿出自己的錢物對其他需要支助的組織和個人進行無償支助的活動。讚助是社會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它不僅可以扶危救困,奉獻愛心,而且有助於提高企業和個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頗為商界所重視。為了擴大影響,商界在開展讚助活動時,往往專門為此舉行一定規模的正式會議,即為讚助會。
(一)讚助的類型
讚助的類型通常有兩種:一是依據讚助的項目所劃分的讚助類型。如讚助公益、慈善、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讚助科研、文化、體育活動等;二是依據讚助物所劃分的讚助類型,有現金讚助、實物讚助、義賣讚助和義工讚助等。還可依據讚助方向受讚助方提供所需金額的多少,分為全額讚助或部分讚助,依據讚助方參與的單位和個人的多少,分為單方讚助與多方讚助等。
(二)讚助會的組織
為了擴大社會影響,對讚助單位和個人進行適度的宣傳,在讚助活動正式實施之際,一般都要正式舉行聚會,亦稱讚助儀式。將有關事宜公諸社會,公告讚助活動的正式啟動。讚助會通常由受讚助者承辦,讚助者予以適當支持。
讚助會的地點,一般選擇在受讚助者所屬單位的會議廳(室)內,會場應略加整理布置,燈光應亮度適宜,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懸掛大紅橫幅,以金色或黑色的大型楷書標明“××單位讚助××項目大會”,或“××項目讚助儀式”,以突出讚助會的主題,會場既要莊嚴隆重,又要避免過度豪華張揚。
參加讚助會的人士,要有充分的代表性,除了讚助單位(或個人)、受讚助單位(或個人)雙方的主要負責人和員工代表之外,還應邀請政界領導、社區代表、群眾代表及新聞界人士參加,特別要注意邀請那些在全國或當地有較大影響力的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記者與會。所有參與讚助會的各界人士,皆須身著正裝、修飾儀表,並檢點個人的舉止,以與讚助會的善舉相適應。
讚助會的整個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因此會議的議程必須既周密又緊湊。具體議程大體有:①主持人宣布讚助會正式開始。此前應請與會者各就各位,保持肅靜,並恭請貴賓到主席台就座。②奏國歌。③讚助單位正式實施讚助。首先由讚助單位代表出場宣布其讚助的方式或具體數額,然後由受讚助單位代表上場雙方熱情握手,並由讚助單位代表將標有一定金額的巨型支票或實物清單交給受讚助單位代表。④讚助單位代表發言,闡述讚助的目的與動機。並借此對本單位業績略作介紹。⑤受讚助單位代表發言,表示對讚助單位的感謝。⑥來賓代表發言,可邀請政府有關領導講話,肯定讚助單位的義舉,並呼籲全社會積極發揚這種互助友愛的美德。
讚助會結束後,讚助單位、受讚助單位雙方主要代表及與會的主要來賓通常應合影留念。此後,賓主雙方可稍事晤談,來賓一一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