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股票期權特有的“免費”性質,幾乎所有的科技公司,無論在起步創立階段,還是在高速增長期,都嚴重依賴於期權製度來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因為他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使得沒有多少資產的小公司可以向大公司叫板。例如,傑夫貝索斯就是靠期權挖到了沃爾瑪的15人IT團隊。在矽穀,隨著甲骨文、太陽微係統以及大名鼎鼎的微軟等一係列高科技企業的上市,靠股票期權來點石成金已經不是天方夜譚般的童話故事了,有人甚至創造了一個新詞:“optionnaire”,即期權造就的百萬富翁。
它就像我們封建社會盛行的“童養媳”製度一樣。一些條件比較差的家庭由於家境貧寒,沒有撫養子女的能力,然後將自己年齡尚小的女孩送給家庭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家庭去撫養。但是雙方有一個約定,孩子長達成人之後要給收養女孩的這家的某個男子做媳婦。這個女孩就叫做“童養媳”。
股票期權其實就是公司給企業的管理人員、核心人物的“童養媳”,想要在未來得到一個好媳婦,你就要好好地嗬護你未來的媳婦;想要在未來得到一個好的收入,你就要賣力地經營你的企業。
也許,這家叫菲澤爾的公司正是從我們的“童養媳”製度中獲得的啟發呢!真可惜,我們中國人怎麼就沒有最早將這個製度發揚光大呢?
其實股票期權隻是眾多期權的一種,在國際上,期權買賣最早於1978年出現在股票交易上。
據統計資料顯示,1995年全球的期權業務成交量已達50萬億美元之多,遠超過了當時美國全年7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2009年全球的期權和期貨交易額大約在600多萬億美元,同期國內期市成交額已經達到13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81.5%,其交易額至少占全球交易額的20%以上。
時至今日,全球的期權交易產品已層出不窮,有外彙期權、利率期權、黃金期權、股票期權、股指期權、商品期權等等,其交易量也已翻幾番。外彙期權買賣更是期權投資之最。它不但是國際間銀行、公司、企業和個人投資保值的熱點,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金融避險工具。
而股票期權製度是這眾多期權交易中比較特別的一種交易,它不像其他期權交易,它不是投機、套利的工具。期權製度是一門融人的學問。融資是為了使資本最大限度的增值,融技術是為了使技術發揮最大的功效,融人則是為了每一個人的能力得以充分的施展。股票期權製度,使投資人資本主義進入了經理人資本,它實踐了人不是成本而是資源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