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什麼是增值稅?——增值稅(2 / 2)

此外,增值稅有利於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如前所述,增值稅使流轉環節多寡不一的商品稅負公平,避免了重複課稅的弊端,使納稅人不能以通過改變生產結構而逃避稅收;實行增值稅還可以有效防止偷漏稅。增值稅一般是以發票注明的稅款為依據實行稅款抵扣,一個納稅人的扣除稅額,就是上一個納稅人供應商品或勞務時已經繳納的稅額,這就使具有購銷關係的兩個納稅人之間形成一種相互牽製的關係。

增值稅作為我國最大稅種,占稅收收入的60%左右,在財政收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現行增值稅仍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和可行辦法,進一步對現行稅製加以改進和完善,以便使增值稅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目前的增值稅仍然是多階段課稅,不論納稅人處於生產、流通的哪一個階段,也不論經營方式如何,隻要取得收入,都要按規定計算增值額繳納增值稅;其次,增值稅同其它流轉稅一樣,計稅依據也是流轉額全值,而增值稅在按流轉額全值課稅時,實行了稅款抵扣,即對納稅人購入商品或勞務中已納的增值稅予以扣除。在增值稅的實際運用中,由於各國的國情和經濟政策不同,以及人們對增值額概念理解的差異,各國稅法所規定的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並不一致,由此計算出的增值額內容也不盡相同。

按計算增值額的方式不同,增值稅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生產型的增值稅。這種增值稅以企業的商品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減去用於生產、經營的外購物資價值後的餘額作為計稅增值額,但對固定資產及固定資產折舊不予減除。這樣,增值額就相當於一個企業的工資、租金、利息、利潤和折舊之和,其內容相當於國民收入,恰好是一國新創造的產值,故稱為生產型增值稅。我國目前采用的就是生產型增值稅。

二是收入型增值稅。在生產型增值稅計稅增值額的基礎上減去固定資產折舊之後,作為計稅的增值額。其內容相當於企業內各階層收入之和,故稱收入型增值稅。

三是消費型增值稅。在生產型增值稅計稅增值額的基礎上減去當期購入固定資產全部價值作為計稅增值額。其內容隻包括消費品的價值,故稱消費型增值稅。我國目前正在東北地區進行消費型增值稅的試點工作。

增值稅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計算方法,直接法是直接求出商品或勞務的增值額,然後再乘以規定稅率,計算公式為:

應納增值稅=增值額*稅率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增值額是很難核算的,所以在銷售商品時,增值稅的計算是采用下麵的公式,用銷售額和稅率進行計算的:

增值稅=實際成交單價*成交數量/(1+增值稅稅率)*稅率

比如,一家公司以1170元的價格賣出一噸原材料,那麼開具發票的時候,增值稅一項應該是多少呢?

增值稅=1170*1/(1+0.17)*0.17=170

其實現在所有的一般納稅人,也就是能夠開具增值稅的企業,開具增值稅都是電腦控製的,並不需要自己進行這種計算,我們在此演示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大家對增值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