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3)

賈述生走出辦公室,囑咐高大喜,立即去找王繼善,再選擇兩三個專業人員,去渠首安排動工規劃。然後,他又找到馬春霞,讓她把孩子安排好,抓緊到外地學習考察,主要是籌措和引進寒地稻種,這項工作必須在二十天之內完成,以不誤農時。最後又囑咐,渠首那邊的工作,要抓緊安排起田埂,力爭所有的熟地都種上水稻,沒開墾的荒地能開多少就種多少。所需機械力量抓緊提個計劃,分場革委會解決不了,就給總場革委會寫報告,要求全場抽調一些人來參加大會戰。他本想先去一隊,直奔那批上海農業中專的知青,做做思想發動工作,但又一想,那隻是所用人力的一小部分,就別舍近求遠還是先到三隊看看。他還不知道這些大城市來的知青是什麼心態,什麼情緒,況且種稻之事又不容拖拉,必須立即抽調人上去,先做搭棚支灶等工作。也就是說,還要重新恢複打成右派那年月會戰的場麵。現在就要摸摸情況,搞準幹這些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先給分場革委會寫報告,組織先遣隊上去。

他心裏有數,這些年國家沒少給農場投設備,又進來這麼多知青,抽出部分機力、人力參加水稻基地建設,是不會影響大局的。他喊住三隊隊長周德富說明意圖,兩人朝三隊的知青大宿舍走去。

眼下,正是下午剛收工,還沒到吃晚飯的時間,男女知青們在場區來來往往,打水洗衣服的,到小賣店買用品的,三三兩兩散步的,也有坐在房頭一男一女用煤油爐做小鍋的,拉二胡的,吹口琴的,拉手風琴的……這之前,賈述生和其他牛鬼蛇神被圈到山上清林砍樹、裝車,專供大食堂的燒柴。今天第一次見到這一場麵,心情非常開朗。轉眼間,一個連隊就進來了三百多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哈爾濱等地的知青,複轉官兵當年建點的那些大宿舍又有了用場。天還是那片天,房還是那些房,比當年可更充滿青春的活力和朝氣了!他心裏暗喜,北大荒自有後來人,這現代化的大農業生產確實需要一些有誌向、有文化的新型勞動者。不畏艱辛的一代打江山,有文化的一代裝點江山,這北大荒的江山將會展現更加多彩的絢麗風姿呀。

賈述生在周德富陪同下走到女宿舍房山頭,迎麵雀躍著跑來八名女知青,跑在最前頭的一名手拿著一張卷著的紅紙迎上來,說:“周隊長,賈主任--”她說著一抖手裏的紅紙卷,“這是我們的請戰書,我們要求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一口不熟練的普通話裏夾著濃濃的上海味兒。

“噢,”周德富還有點兒摸不著頭腦,“袁喜娣,你說的最艱苦的地方是哪裏?是不是--”他指指賈述生,“是不是賈主任和那些關牛棚的牛鬼蛇神在山溝裏清山砍林的地方?”

“周隊長,你--”袁喜娣一撅嘴,“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嘛!今天上午開大會時宣布了農墾部要建設北大荒水稻生產基地的文件,我們了解了,聽說這個基地要建在渠首,是新建點,當然吃住和勞動條件都沒有分場部好,比較起來,當然就艱苦羅!”她說著又麵向賈述生,“賈主任,聽說你是英雄派,收了我們吧!我們好好向您學習,一定虛心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那七名女知青接著袁喜娣的話,七嘴八舌地請求起來,這個說賈主任,收了我們吧;那個說,周隊長,給我們說說情吧。鬧得賈述生好感動。

一名叫毛佩英的女知青說:“賈主任,老部長給你平反;你蹦下台的時候,下麵都議論,我們聽說你和高大喜都是上甘嶺戰鬥英雄,都很佩服。電影《英雄兒女》中不是有風煙滾滾唱英雄嘛,我們在上海是學藝術的,現在要演,唱開發建設北大荒水稻生產基地的上甘嶺老英雄!”

“不敢當!不敢當!”賈述生說,“你們要是歌頌我,我可就不敢讓你們去了,我是個剛摘帽的右派呀……”

袁喜娣說:“現在就不是了嘛。好,不演你,我們演高大喜,聽說他的事跡很棒!”

“賈主任,我看行!”周德富在一旁受感動了,“你就答應收了她們吧。我了解,這八名上海姑娘非常好,一來了,就能看出熱愛咱們北大荒。起初,她們羨慕那些學農的知青,我鼓勵說,你們學的專業也有用,咱們北大荒也需要革命文化,看來,她們是受我鼓勵才來的這股勁兒。賈主任,要不,我還真坐蠟了呢!”

姑娘們雀躍著,有拉周德富手的,有抱胳膊的。看她們高興的那樣子,要是周德富是個女的,這八名姑娘非把他抱起扔到空中再接住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