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3)

昏暗的燈光裏,晃燈的燈影兒又在舞池裏晃來晃去,他倆的身子也像在撲朔迷離之中。華彬盡管身體向小穎一點點貼近著,眼睛卻半仰視著,如癡如醉地沉浸在優美的樂曲中。他身子越來越貼緊小穎,小穎又吸一口氣時,感覺乳房被壓著,一陣胸悶,汗水從額角沁了出來,她提議休息一會兒,華彬放下架勢,才順便牽著小穎的手向座位走去。

華彬拿起小碟裏的濕巾遞給小穎:“來,擦擦。”

小穎笑笑接過來擦著汗,華彬問:“小穎,你的婚姻問題還沒有眉目吧?”

小穎點點頭,想起華老師和未婚妻鬧崩後,在離校時還是單身一人,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她覺得華老師的目光、表情、說話都已經拋開了導師的身份。

“小穎,”華彬喝一口果酒說,“請原諒我坦率地說幾句話,否則在開會之前不會有更合適的機會了。”

小穎說:“華老師,你請說。”她似乎猜到了華老師要說什麼,但又不相信自己的猜測。“小穎,”華彬說,“記得你離校那天,我到你宿舍去過兩次,你在食堂買飯時我跟在你身後排隊,畢業典禮會餐時,我有意支走了你那張餐桌的一位同學,在那裏坐了好半天……”

小穎瞧著華彬,在記憶裏思索著,不住地點點頭:“……那怎麼了?”

“那都是我……”華彬有些激動,“想跟你說些話卻一直沒有機會,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想交給你,思前想後還是撕了。”

小穎已經察覺出自己判斷的正確了,兩頰忽地飛起兩片緋紅的雲霞,心突突跳起來。在這種環境下,她的心思是不易被華彬發現的,她低下頭隻顧喝冷飲。

華彬說:“辭掉學校對你的接站,約你到這裏來坐坐,都是我經過一番思考安排的……”

小穎的心跳得更加厲害起來。這裏是談情說愛的地方。

“小穎,”華彬手擺弄著果酒杯子說了起來,“我想了再想,無論如何,不管有什麼結果,我都要對你說一說。我和原來的戀人分手,主要是因為你入學後,我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你,我一個人的時候,是那麼癡情,可是,我是導師,你是學生,愛在心裏不能說出口,可能你一點兒也沒察覺……”

小穎不抬頭地點了點。

華彬說:“你應該記得,臨畢業時,我做了許多工作,領導同意將你留校,可是,你執意要回北大荒,我才沒有把那封信交給你。你回北大荒以後,讓我思念得好苦啊,幾次想打電話,撥到你家最後一個號碼時,又忐忑不安地放下了。知道你要回來,我左思右想,這回,怎麼也要把我對你的思戀說出來,因為你已經不是學生了,我要聽你個回音,不然,我簡直要病了……”

華彬講課時就那麼文質彬彬,如今傾訴愛情,又那樣的纏綿,使她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他是自己的導師啊!如果不是導師,她可能要煩了。說實在的,她不喜歡這種情調。

“華老師……”小穎冷靜一下抬起頭,“我這個北大荒的孩子太心粗了,以前竟一點兒沒有察覺,感覺到的是導師對學生的偏愛……”她實在是不好意思這麼回絕,她鼓起了勇氣,瞧一眼華彬說:“華老師,你提的這個問題太突然了,讓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華彬點點頭:“好吧。”

小穎站起來說:“華老師,我有點兒累了,咱們回去吧。”

“好,”華彬說,“你先走,我去買單。”

小穎一個人走出了夜總會大門。

這一夜,小穎在學校招待所裏翻來覆去,久久不能人睡,忽而,她像是聽見窗底下有輕輕的腳步聲和咳嗽聲,她猜想,一定是華老師,但是,她沒有勇氣去看個究竟,要果真是華老師,故事該怎麼繼續呢?如果華老師再追問我,我該怎麼回答呢?

窗下又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和輕輕的咳嗽聲,這股勁頭,也像他攻關科研項目呀!聽著外邊的腳步聲,輕輕的咳嗽聲,她想起自己苦苦追求連喜時的情形,都說愛情是甜蜜的,怎麼鬼使神差地就像是誰欠誰的債一樣呢……

“稻殼無土育秧”科研成果推廣發布會在學校大禮堂進行。會場布置成了座談會的形式,偌大的禮堂中間擺放著橢圓空心的會桌,就座的有學校領導、國家農科院、科研推廣中心以及農業部有關領導。小穎和導師華彬也被安排在了這重要的位置上。圍繞著會議桌擺放著一圈又一圈的坐椅,是給各省農科部門、國內各省重點水稻產區的領導或技術人員坐的。會議安排一百八十人,眼前看,坐了大約有三百多人,服務員還在加椅子,本來是邀請一個方麵來一個代表,有些單位卻來了兩三個,還有慕名而來的。參加會議的人員激增,不但沒給會議增加壓力,反而增強了熱烈的氣氛。

會場熱氣騰騰,沒有常見的那些清規戒律,橢圓桌周圍就座的除學校領導和小穎、華彬外,誰挨誰都是很隨意的。最熱鬧的地方是門口簽到處,幾乎都在爭搶著多要幾份材料袋,裏麵裝有“稻殼無土育秧”的操作方法。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農大校長看看手表,站起來說,“非常感謝大家不辭辛苦從祖國各地趕來參加我們的‘稻殼無土育秧’科研成果推廣發布會,下麵就先請項目人高小穎作項目實踐報告!”

會場響起了一陣掌聲。掌聲並不熱烈,但所有參加會議的人精神都特別集中,一束束凝聚直射的目光一齊投向高小穎。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導師的辛勤培養和指導,感謝遠道而來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小穎站起來頭輕輕一點,算是施個鞠躬禮,接著說,“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從北大荒報考的研究生,剛剛畢業,是一名複轉官兵的後代……”

小穎說到這裏,不知誰一帶頭,一個巴掌引出了一片掌聲。

校長讓小穎坐下說,小穎笑笑,繼續站著講起來:“我們的父輩,也就是十萬複轉官兵,以及後來的支邊青年、知識分子、知識青年,以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為代價,在將亙古荒原的北大荒變成北大倉的同時,也打破了高寒地區不能稻花飄香的神話。去年寒假回北大荒我才知道,家鄉正推廣大棚育秧、旱育稀植的新式栽培方法,據統計,每一萬畝水稻每年就要用一萬立方米沃土育苗,那麼,全國兩億畝水稻,每年就要耗掉兩億多萬立方米沃土……”會場靜悄悄,沒有掌聲,沒有交頭接耳,與會人心裏都印上了一句:是,這是多麼嚴肅的問題呀。

“這就是課題的引發和提出。”小穎繼續講著,“我同時看到,每年秋收後,一些水稻加工廠門口稻殼成災,嚴重汙染了環境,認準了這個課題後,我首先化驗了稻殼的成分,在此指標基礎上,粉碎後加上適度肥料、農藥進行配比,形成了與土壤育秧相似的性狀基質,用特製的秧盤和營養液,來達到可以育秧的狀態……有些領導和同仁可能要發問,講講具體分配比例和操作過程吧,因為會議安排了參觀實驗場地,還有具體操作表演,我的論文已經裝進了大家的材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