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促使你理解個體差異,是你一手調教的子女也和你意見不一致而無能為力。
知識之外的教育可靠性都不高,順其自然,各有各命。
作為父母,學會放棄。
2004
逗和草結婚整九年。逗和草都不是追求儀式感的人,但畢竟是九年,決定買個啥子東西紀念一下。
下了班,逗和草從東方廣場開始逛起,到了王府井大街,又進入東安市場,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一見傾心的東西,就這樣逛著。
餓了,吃飯,都已經快十點,商店快打烊,逗和草想,九年就這樣過去了麼?
最後來到一個店,是艾斯普利特的專賣店,逗和草看見櫃子裏的銀手鐲,特別地漂亮。
可惜隻有一隻。售貨員沒看懂逗和草的意思,說這貨很少,隻有一隻。逗和草說,我們想要兩隻。售貨員很認真,趕緊查電腦,跟另外的店子打電話,花了十五分鍾一路小跑從另外的地方又拿來一隻。
逗和草高興壞了。回家的路上,逗和草的手一直牽著!
1985
逗十一歲上初中的時候,還沒有到青春期。
就像貓現在一樣帥。
逗是班裏的體育委員,草是班裏的文娛委員。
逗數學好,草英語好。
逗和草二人詩歌對誦,參加全校的演出得了第六名。
不僅如此,他們還同桌。
有早戀的同學,男生騎自行車搭女生,逗和草還從來沒有牽過手。
直到初三畢業,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出外遊玩,在山坡上鋪塊塑料布打牌,逗不會玩,老被罰來跪著。
又輸了,草說,我來跪吧!
1991
上大學的時候,逗到草的學校去找草。
那個時候,沒有手機,宿舍也沒電話,男生叫女生要讓看門的人傳話,或者,在窗下撕心裂肺地喊,多傻。
逗到了女生宿舍的樓下,都不用太近,就拍巴掌。
逗的手雖小,巴掌聲卻特大,清脆明亮,整個樓都有回聲。
草就下來了。
貓要記住的是,一個男人,至少要有一項突出的才能。
或者,技能。
1991
逗上大學的時候是校園歌星,每個周末都在學校的舞會樂隊唱歌。
很顯然地,很多女生都喜歡逗。
草從成都到重慶看逗,逗把草帶進舞會,專門給草獻上一首歌,並用非常肉麻的勇氣說了幾句話。
從此,再沒有女生找逗。
逗那天晚上唱的歌是張雨生的《天天想你》。
貓要記住的是,一個男人,要學會,舍得。
1986
逗和草初中畢業上高中,分開了。
一個在一班,一個在四班。
逗上學放學都必經草的教室。
奇怪啊,整整三年,逗和草都沒有說過一句話。
原因很多,比如,校風不允許啊,學業重要啊,膽小和青春期的自卑啊,等等等等。
但逗每次經過草的窗前心跳都不一樣。
草呢,就像《童年》裏麵唱的:“隔壁班的那個男孩什麼時候經過我的窗前”,天天都在期待。
草回憶當時的心情是:兩人之間,既近且遠。
這次,貓要記住的比較多:
一、春心萌動,人之常情。
二、尊重傳統,也沒壞處。
三、美好的事物擱在心裏不會餿。
1995
草的爸爸開始並不喜歡逗,因為逗瘦小邋遢留著長發,還把他女兒帶著天南海北地東奔西跑。
草把逗帶回成都準備結婚定居,要重找工作的逗問草爸爸:伯父知道成都什麼廣告公司最好嗎?
草爸爸看《成都晚報》記得一家。
第二天逗就出去了,晚上回來跟草爸爸說,我在那家公司上班了。
逗和草順利完婚,草的爸爸特別開心。
貓要記住的是,做事要抓住要害。
1993
逗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年,在一家生產奶製品的企業工作。
有一家廣告公司幫助策劃了一個活動,說如果逗說服企業搞這個活動,就給逗一千五百元回扣。
一千五百元!當時逗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不到二百塊。
活動準備前後一個月,逗緊張死了,睡不著覺。
活動當天,也算成功,但逗的心思完全漂浮在空中。
那個廣告公司的人也還實在,在活動間隙的時候,把逗拉到廁所給了逗錢。
逗再遇到同事,就不敢看對方了。事隔兩天,逗就從單位辭職了。
從此以後,逗再沒幹過這種事。
貓要記住的是,人性有漏洞,也應有羞恥之心。
1994
逗的哥哥在珠海開了間廣告公司,逗投奔之。
逗什麼事情都幹,給公司員工訂飯、校對、出片、快遞、盯印刷廠。
甚至,催款。
有一個生產八寶粥的客戶欠了很久的錢,要不回來。
逗就到那客戶家裏去催。
逗從下午兩點坐到晚上八點,一動不動,連廁所都不上。
眼睛就盯著客戶,客戶四五歲的兒子隻要出現,逗就盯客戶的兒子。
客戶實在沒法了,就給了錢。
郊區,天黑了,沒出租車,好心的客戶要送,逗不敢,拿了錢消失在黑夜中。
貓要記住的是,如果那個客戶死活硬是不給錢,就算了。
1990
逗和草上大學的時候遠隔千裏,靠鴻雁傳書。
正值青春蓬勃,聽老頭子講機械、分子,哪兒有談情說愛生動。
於是逗上課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給草寫信。
其實,學校單調乏味,三點一線,哪兒有那麼多寫的呢?
因此小事被放大,無中去生有,自欺再欺人,久而久之,蚊子咬個包都能寫上一大段。
貓要記住尼采說的話:幸福是隨時隨地發現樂趣的能力。
後來因此,逗在廣告文案工作方麵得心應手,還發明了“創造無用”之方法論。
2000
貓出生的時候,逗和草還沒有能力買房子。
哦,不僅沒能力,根本就沒想過自己買得起房子。
走在租住的社區裏,連羨慕別人的心情都沒有。
完全與己無關。
生活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指望,因此也沒有得不到的煩惱。
就這樣往前走。
不成想,就一年多,就買了房子,很快,又有了更好的房子。
完全不是預料之中。
貓要記住的是:需求別刻意,隻管往前走,夢想不多想,自然就到你身邊。
1994
逗帶草在深水區遊泳。
逗教不會遊泳的草潛泳:在水下吐氣,人就會沉下去。
兩個人一起下潛。
逗出水,沒看見草,低頭,看見草在水底手舞足蹈,上不來。
逗一下把草從水裏拖上岸,草咳嗆後緩過勁,哭聲震天:
“我以為你不管我了!我看見你就在上麵,我就上不去!我要死了,你怎麼都不管我啊!”
逗也有點後怕。
貓要記住:無知者無畏,有知者也不是不幹傻事。
1977
逗小時候沒挨過打,打都全集中到逗的哥哥身上了,逗哥哥很調皮。
有一天放學,大約是逗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逗哥哥的老師找到逗,說,你回家叫你爸爸媽媽來一趟,你哥哥硬喂女同學花生殼。
於是逗就回家,一路上那個愁啊,都快哭出聲了,因為在逗的意識裏,那是多麼大的一個錯誤啊,肯定是要判死刑的。
所以逗幾乎就沒犯過什麼錯誤,逗哥哥就是逗的一麵鏡子,要犯的錯逗哥哥都提前示範了,逗隻需要知道這不能幹就行了。
所以,逗對貓的成長有一些擔心,既沒挨過打,也沒有鏡子。
這也是為什麼要讓貓知道這麼多事的原因之一。
1994
逗和草還沒結婚那會兒,社會還很封建。
逗和草在深圳旅遊,半夜了,找酒店住,跑了好多家,都要出示結婚證。
有一家都進房間了,也被請出來,尷尬得不得了。
沒辦法,隻好多花錢開兩間房。
後來在廣州火車站,有人兜售製作假證件,逗就想搞一個。
後來覺得如此莊重的事情不能如此不靠譜。
貓不要認為以上的事情已經過時了沒有借鑒的意義,逗的本意是,自由都是相對的,婚姻沒有束縛自由,相反沒有結婚證,倒失去了自由。
1998
1998年,草懷上貓,回老家待產。
逗在預產期臨近時也回川陪草等待貓的出生。
可是到了生產的時間,貓就是不出來。
而逗的假期也到,公司催促逗返崗。
逗著急啊,就帶著草到處走動,坐公車,希望把貓給抖出來。
貓很穩得住,一點跡象也沒有。
沒辦法,逗隻好回北京了。
逗回到北京的一個下午,正在電影院看電影,接到電話說貓出生了。
逗就在電影院裏麵坐著哭啊,眼淚止不住地流。
貓要記住,做事要幹脆,別拖拖拉拉的,特別是事情還關係到別人。
1975
逗小時候家裏負擔很重,但經濟再緊張,逗爸爸和逗媽媽都堅持給逗和逗哥哥訂雜誌、買小人書。
比如《工農兵畫報》、《富春江畫報》,裏麵都是圖畫故事。還有什麼《人民畫報》、《世界知識畫報》、《世界之窗》、《科學知識》等等。
天氣好的時候,逗哥哥和逗就把家裏的門板抬出來,把書擺上,鄰裏的小朋友就圍過來。
逗哥哥宣布,五十片幹樹葉換一本書看。這樣,一天生意下來,家裏做飯生火的樹葉就有了。
逗一家都喜歡看電影,但家離縣城電影院有五公裏,要爬坡繞山走大路小路和公路。
電影院一有好電影,逗爸爸就騎自行車載著一家子進城。逗坐前麵,逗媽媽坐後麵,逗哥哥坐進綁在自行車一側的背篼裏,呼嘯著衝下一個叫羅浮洞的長坡,刺激無比。
後來大一點,自行車坐不下了,大家就走路。
看完電影,回家路上一片漆黑,狗叫蛙鳴,一家四口手牽手,逗哥哥和逗就閉著眼睛,憑感覺說走到哪裏了,比誰說得準,一路就這樣玩著回家。
逗希望貓長大了也有這樣一些事情記在心裏。
1990
逗大學期間。
一次,同學們在校門口飯館聚餐。
酒喝得熱情膨脹接近尾聲,就出主意:大家同時開跑,誰跑最後誰負責買單。
一、二、三,大家“轟”的一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屁股離開凳子大腿蹬開桌子奪門而出,狂奔數百米不得勝負。
還有很多次,同學們搞比賽,輸的洗大家的碗。
比什麼呢?站在球場,看誰把自己的碗扔得遠,最近的洗碗。
於是十幾個男生站成一排,把碗使勁往外扔。場麵壯觀,圍觀者眾。
所以逗班上的男生沒幾個有好飯碗。
還有一次,上大課,階梯教室,一兩百人,老師左等右等不來,同學們又開始打賭。
說,誰上去講四十五分鍾,參賭的人每人請講課的人一份蟮魚。
這蟮魚是食堂最好最貴的菜,真是無法抗拒的巨大誘惑。
逗毫不猶豫站上講台,但講了十幾分鍾就實在想不出講啥了,於是逗就挨個提問,各班學生紛紛狂笑退場,最後隻剩打賭的十幾人堅持到最後。
那個時候的人比較純潔,不耍賴,逗那一個月吃蟮魚吃到吐。
貓要記住,所謂人生價值,就是有很多無用的有趣的能記得的事情。
1984
一次逗哥哥帶逗看電影,突然屏幕斜了,椅子嘩嘩作響。
“地震了!”電影院裏的人全都站起來往門口跑。
逗哥哥卻不跑,一下子把逗按在椅子下麵。
逗哥哥和逗拿了盆子去小店子買胡豆瓣兒。胡豆瓣兒是做菜用的調料,胡豆和辣椒和得稀稠鮮紅,香得讓人流口水。
逗哥哥允許逗隨便聞,逗就把鼻子挨近胡豆瓣兒享受,逗哥哥一下子把逗的頭按進胡豆瓣兒裏。
貓要記住,人是很複雜的動物,不能隻看一麵。
1990
逗上大學,中國足球隊又沒出線,一幫男生把學校的一道擋路的牆一二三給推了。
學校震怒,挨個審查,傳聞重處,取消學位,人人自危。
當時在現場的每個人被勒令寫回憶錄,誰推誰沒推。
其實彼時酒精刺激,人聲鼎沸,誰記得那麼清楚。
最後一半男生承認自己推了。一半男生沒推或者沒承認推。
罰不責眾,承認的男生大字報全校通報批評,包括逗。
回憶那幾個夜晚,誠實、謊言、恐懼、僥幸、同盟、背叛,在內心交織。
貓要記住,難受很短暫,熬過就過了,陰影卻留一輩子。
1976
逗小時候,接受階級鬥爭教育,特別害怕台灣特務。
家住沱江邊,老覺得對麵就是台灣,生怕有敵人攻打過來。
於是每天早晨,就拿了玩具衝鋒槍,到山坡上去站崗,筆直地,全神貫注地,緊張地。
貓這個“六一”該入少先隊了,逗看貓拿回來的少先隊隊歌,還是什麼“接班人,要把敵人,消滅幹淨。”
貓要記住,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敵人。
2006
逗有過自己的也見過別人的很多創業的經曆,因此有過一個堅決的心得:“一定不能和老婆共事!”
但現在逗和草打算開一個書店。
迫不得已,逗違背了一個原則又製定了一係列新原則:
1.這是家庭作坊式的書店,絕對不招外人;
2.逗和草分工絕對明確,逗負責書店的精神,草負責書店的物質;
3.當兩者發生碰撞,逗妥協;
4.開書店是為了更幸福,如果不幸福,不如不開。
2007
“今天,我們來了解你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吧。你不是一直好奇麼?”
“如果沒有‘性’這個小小的詞彙,生命就不會存在。”
“提到這個詞很多人都會害羞,可是我們不能老是對這樣一個詞彙感到疑問吧。”
“爸爸來告訴你真實的狀況。”
“男孩和女孩有什麼差別呢?你知道的。”
“對,他們某些身體的部分是不同的,男孩有陰莖,就是你的小雞雞,女孩兒有陰戶。這都是人的性器官。”
“當男孩和女孩長大為成人,他們彼此非常地愛對方並結了婚,就能夠決定要一個小孩。”
“男人把自己的陰莖放入女人的陰戶,這個動作叫做愛,因為他們彼此非常地愛對方。”
“你必須知道關於做愛的兩個重要的事情,首先,做愛是很快樂的事情;第二,隻有在爸爸和媽媽私下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去做這件事。”
“不是爸爸和媽媽做愛就一定能生出小孩,媽媽懷孕肚子長大,是因為爸爸陰莖釋放的精子遇到了媽媽身體裏的卵子,就像種子撒進了土壤。”(說到這裏很抽象,好在有這麼一幅有趣的能夠運動的畫。)
“孩子最開始很小很小,慢慢長大,媽媽會很辛苦,但特別地快樂。”
“你會聽到媽媽播放她喜歡的音樂,媽媽能感受到你在她的身體裏調皮地跳舞。”
“你在媽媽肚子裏成長了九個月後,就要出生了,到時候,媽媽會用力地把你從很有彈性的陰戶裏推出來。”
“後麵的事你都知道了。有一天你也會遇到你愛的人並結婚,你也可以生一個你的小孩。”
“不過別著急長成大人,享受你現在幸福童年的每一刻,那一天自然會來的。”
1971-1982(事B)
事A
過去,大家都住平房,前後的地,都被各家各戶開墾出來,種點西紅柿、辣椒、蔥啊蒜啊什麼的。煮麵的時候,就現到地裏拔點蔥,那種很細的蔥,水衝一下,切成碎段,氣味分子還沒來得及跑出來,就撒在了麵上。
事C
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正流行卓別林的默片。有一部片子,片名內容都忘記了,但有一個鏡頭永遠都忘不掉,一個女的啊,裹一塊布,站在一個圓盤上,圓盤轉啊,轉啊,女人身上的布越來越少,但始終還是布,什麼都沒看到,連一塊肉都沒看到。
事D
小的時候,我和我哥用玻璃彈珠賭錢。用手指在地上刨幾個坑,三個五個的都行,然後一個洞一個洞地往前打,還可以把對手快靠近洞口的彈珠打開,最後看誰先打完所有洞。將食指卷起,彈珠放在凹槽中,用大拇指把彈珠彈出去,根據距離的遠近和地勢情況可以選擇平地推或者淩空吊。這就是後來的高爾夫。
事E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視機還是一個稀罕物,一個黑白電視機,放在公共場合,好多人看。我們學校的電視機就放在禮堂的前麵,主席台邊。大家要提前兩個小時占座位,遠的距電視機50米,位置不好的側邊和電視機屏幕呈90度,不知道在看啥子。
事F
小時候父母教書的中學,有一個超級大廁所:足有一百多個坑位。建築頗有特色:用巨大木結構支起的兩重屋頂就像“行”字的左邊部首,便於通風散氣。灰瓦白牆飛簷與漆成紅色的木梁,西方人看起來很中國,中國人看起來很現代。巨廁內部空間寬敞通透,采光一流,整整齊齊的坑位,全是實木地板打造,屁股下的深坑,幽靜空響。夾著教具的二位老師,在坑位蹲下,交流聲在地上地下穿行共鳴,賽過課堂洪鍾。四周的學生,微紅的臉,比在課堂上還認真。
事G
大學春節放假,坐汽車回家。眼看就進入了老家縣界,售票員就會開始驗票。以下是我們的農民老鄉和售票員老鄉的對話:“你的票呢?”“沒買。”“那現在買嘛?”“沒得錢。”“沒得錢你坐車?”“喔噢!要回家都嘛!”“你有錢!買嘛!”“真的沒得呀,我不得豁(騙)你!”“出去打了一年工,沒掙錢?”“錢都寄回去了的。”“你郎個把車錢都寄回去了呢?”“老婆要錢要得凶。”“那你不買票,你說現在郎個辦?”“你吃不吃糖嘛,我有糖。”“我不吃糖。”“吃點嘛,春節了哦!”“啥子糖嘛?”“大白兔,上海的。”“給司機兩顆嘛!”“要得,都是老鄉!”
事H
原來的小縣城沒有很好的排泄係統,大家都上公共廁所(我們那兒叫茅廁),每天產生的廢棄物,要清除,怎麼辦呢?因此就有了挑糞工。一根扁擔,兩個桶,再配一個前頭綁了個小桶的長杆。這件工作是日常的,茅廁又那麼多,挑糞工穿來走去,因此整個縣城都飄著一股原始的味道。
事I
每到清明節,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我們那兒的烈士分兩種,一種是解放前後打土匪在本地犧牲的,一種是抗美援朝在異國他鄉犧牲的。我看過一份資料,僅抗美援朝我們縣就犧牲了四千多人。所以烈士陵園的大土包四周的石頭密密麻麻地刻滿了名字。有很多名字甚至是諸如:李班長、王排長、邱三等等。土包上長滿了又長又粗的野草,讓人畏懼。前幾天看見文章說人們為了在天安門看升國旗,後排的人叫前排的人蹲下,再經過天安門的時候,覺得這裏像一個遊樂場。
事J
我們縣城很有文化,五百年前就有了類似書吧的讀《易經》的地方名叫“讀易洞”。宋朝時候建的恢弘的文廟,圍牆上寫著“數仞宮牆”的朱紅大字,現在是世界上最棒的茶館。戊戌六君子被慈禧砍頭的改革派劉光第是我們老鄉。厚黑學創始人李宗吾是我們曆史悠久的中學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校長。近的還有賴皮郭敬明。外出到北京的人,考上了清華北大的好多都到了美國,沒考上大學的大多數都在建築工地、餐館廚房裏賣命地幹著。
事K
原來院子住著我、石頭、李大、李二、李三兒,李四兒還沒生出來。有一陣子我和李大喜歡玩屎——先在野地裏去找屎,要新鮮的,用廢紙小心地包起來,注意不要弄到手上。然後選一個人們經常經過的地方,將紙放在地上。我們就等啊等……等著看別人踩在上麵……有一次我們特別缺屎,四處都沒有拉野屎的人,而我們太想有一泡屎了。李大忽然有了主意。他把一張好不容易找來的廢紙鋪在地上,叫李二:“李二,你過來!”“幹啥子?”“你,窩(拉)屎嘛。”“窩自己的哇?”“就是。你窩噻!”李二看著李大的目光很堅定,就蹲下去了。大家圍成一圈,期待著。李二滿臉通紅地使勁,“你媽喲!窩的唆西(什麼)哦!”“稀的!”我們沒有辦法將李二的屎包起來,實在是太稀了。大家(包括李二)都很失望。“李三兒,你來窩!”李大生氣了,李三很瘦小,我一點都沒指望他能拉出什麼好屎來。大家又蹲下仔細地盯著李三的屁股,“你媽喲!”“稀的!”“又是稀的!”“你們中午吃的啥子?”我問李大,正準備脫褲子的李大茫然地看著我。現在想起來,我們那時吃的東西營養簡直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