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方法?做夢!(2 / 2)

現實中,那些比常人更接近完美的佳人,常被古人讚譽為仙子。漢時樂府有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樂府歌中的“北方佳人”便是堪稱完美,但她縱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卻還是讓人產生了“絕世獨立”的距離感。其實,這何嚐又不是另一種恐怖穀效應呢?

美到不似真實,與人的常識相衝突時,自然而然就會讓人產生違和感。畫師們精心刻畫的人設,和那樂府歌中的絕世佳人,這二者何其相像。

高逼真,違和感,當這些條件湊齊之後,那會有怎樣的結果也就不用多說了。

說了這麼多,想來也該有人奇怪了。若是畫師潛意識追求美而導致了恐怖穀效應,那麼讓畫師們故意把人設弄醜,是不是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呢?

當然可以,這個答案同樣是肯定的,人物建模動漫化就是用的這個方式。當然這裏所謂的“醜”,並不是指外貌美醜,而是指人設的逼真度。

真人cg這種氪金科技靠推高逼真度,強行越過“恐怖穀”,這種方法成本高昂,一旦實現效果非凡。與之相比下,人社建模動漫化則更像成本限製壓迫出的綏靖政策。

既然成本有限,無法將逼真度拔高至跨過恐怖穀效應的程度,那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將人設建模的逼真度再降低點,將其調回到陷入“恐怖穀”前的樣子。

這種做法有兩個明顯的好處,第一可以避開恐怖穀效應是一個,第二則是可以降低整體製作成本。目前已知的很多3d作品,其實都是采用這個方法,其中尤以最某幻想係列最為成功。

在幻想係列作品中,人物建模有著濃重的中二動漫風格,一眼看去就能發現和真人的差別,再搭配上作品本身同樣超現實的魔化背景,這樣的人設既可以完美融入故事,又不會因恐怖穀效應而令人感到反感,可謂是一舉多得。

人物建模動漫化雖然好處多多,但局限和缺點也不少,而對於張士超等人來說,人物建模動漫化最不可取之處,就是其對人設真實感的弱化。

張士超他們的項目不比幻想係列,生化末日的故事背景雖然同樣是超現實的領域,但和幻想係列完全魔幻化的風格不同,生化類更像是現實的另一種超展開。

假如現實是一尊樹根,張士超他們是要順著現實的紋理,做出一尊精美的“根雕”。而幻想係列則是把樹根做成紙張,再紙上進行創作。前者要的是立體的“根雕”,後者做的是平麵的“書畫”,這兩者就藝術創作而言,或許並沒有高下之別。不過,若是樹根的主人本想要一尊根雕,到頭來卻得到了一卷書畫,這樣的結果想來是他不願意接受的。

現在張士超他們就是這“樹根”的主人,他們想要的一尊生化類的“根雕”,雖然他們手上卻沒有真人cg技術這把合手的“刻刀”,但也不意味著他們必須用人物建模動漫化這樣的“造紙術”,畢竟他們根本目標是“根雕”,而不是“書畫”。

這人物建模動漫化適合幻想係列的魔幻題材,卻絕不適合生化類這種更寫實的題材,這一點在張士超他們之前,已經有過不少實例了。那些不信邪的前輩們,此刻他們的墳頭草已是鬱鬱蔥蔥,張士超他們可不想自己的寶貝疙瘩也加入這篇森林中。

真人cg技術太氪,玩不起,pass!

人物建模動漫化,不能用,pass!

作為理論指導的哲學妹子,麵對眼巴巴望著她的眾人,也隻能攤開雙手,搖著頭裝無辜了。

“既想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還要馬兒能超載……大哥大姐們,你們還要不要臉了?我要真有這樣的好方法,還在這裏陪你們扯閑篇?”

“拜托各位,不要白日做夢了,好不好?!”

張士超看著眼前揮舞的掃把,一個念頭不可遏製地從腦海深處冒了出來,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他突然大笑一聲。

“哈哈哈!對啊,我還可以做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