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快說之後慢說這樣的方式。比如我們都學過《陋室銘》這篇課文,一般閱讀不到一分鍾就能夠通篇讀下來;在相對較慢的情況下,一般要用兩分鍾左右,這就相差了將近一分鍾的時間。這兩者都具有激發我們注意力的效果,而且人們都喜歡聽那些具有抑揚頓挫的話。如果我們把每句、每個字都用一樣的速度進行閱讀,不僅聽的人容易疲倦,講的人也容易感到累。
4.說話要有感情
音量、音調、音速的變化都能影響人的情緒和興趣,但是這些都隻是外在的東西,內在的東西則是我們講話時的感情。我們講話時隻有用心,才能把話講好,得到別人的認可。
講話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每個人都需要講話,但是能夠說得好卻不容易。我們要通過說話、演講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名人成功縮影】祖衝之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祖衝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麵。
萬物由來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蜻蜓一樣的直升機由法國工程師伯雷格和黎歇才研製成功。這架飛機沒有機翼,第一個機臂頭上有兩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的四葉螺旋槳。在試飛時發現飛機振動厲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後,前蘇聯工程師布拉圖欣才設計製造出了一架名為“歐米加號”的高性能直升機。
教你克服溝通中的障礙
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溝通原則,並不能說溝通起來就沒有障礙了。這是因為,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包含諸多方麵的因素,而每一個因素都會存在著各種障礙,它們直接影響著溝通的效果。比如:由於傳遞的人過多,信息傳遞不夠準確;條理不清;同樣的話,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等等。為了能夠有效地克服人為造成的這些溝通障礙,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溝通的時候要做認真地準備,有明確的目標
我們首先要對說話的內容有正確和清楚的理解。比較重要的溝通一定要弄明白這次溝通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目的。當然,我們不僅要明白,也要讓聽你說話的人明白。而且我們一定要清楚,溝通不是命令對方,而是和對方進行交流、探討,以便了解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讓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和進步。
2.說話的內容要確切
換句話說,也就是說話的內容要言之有物,一定要有針對性,意思要表達明確,最好把話說得通俗、具體,盡量避免含糊的語言,更不能講空話、套話和廢話。
3.要誠心誠意地聽對方說話
很多時候別人在給我們提意見,甚至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都不能真心、誠心地聽進去,特別是老師、家長對我們的批評,這樣就導致我們不願意和他們進行交流。所以,要想提高學習的能力,提高溝通的效率,就必須先誠心誠意地去傾聽對對方的意見,這樣對方才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我們也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並進行改正。
4.多與同學、朋友溝通
這其實是一種平行溝通的方式。我們中有的人每天隻是忙於學習,隻知道從早到晚埋頭做作業,有了問題也隻想著自己去解決,而不與同學進行溝通。其實這是很不好的,不僅不利於我們思維的擴展,更不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
5.多與老師、家長溝通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了問題,遇到了困難一定要及時和老師、家長進行溝通。這樣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為什麼做錯了,為什麼解答不出這道題,到底是自己哪裏沒有想到。這樣才能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我們的學習能力和效率才能提高。
6.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溝通方式
這樣的方式很多,比如書信、短信、紙條、開班會等等。有了一個比較固定的溝通方式,我們就可以養成積極與他人進行溝通的習慣,這樣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得到不斷地訓練,在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我們也開拓了自己的思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名人成功縮影】沈括是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他也是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
萬物由來 愛迪生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