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奶奶的“瞎話兒”(九)(2 / 3)

在書桌右邊的牆上,又貼著一幅醒目的大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左邊牆上則貼的是一幅草書——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老爺子把這些一一指給大人看過,拈著胡須說:

“雖草堂一間,繩床陋室,卻也出過一個秀才,兩個舉人,還有這一個狀元呢!”

知縣大人不禁又連聲誇獎:“真是做學問的世家呀:老太爺治學有方,欽佩,欽佩!”

往下,老爺子又特意把懸在梁上的一條細麻繩指給知縣大人看:“大人,你可知這是作何用途?”

知縣大人看了,沉吟片刻,說:“還望老太爺指教?”

老爺子感慨而又自豪地說:“這正是為了治瞌睡,小孫兒夜裏讀書時束發懸梁之用……”

“噢,”知縣大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驚道:“莫非是那頭懸梁錐刺骨之說……”

老爺子微微頷首,轉過臉去,不忍再看那懸梁繩了。想當年,他手執戒尺逼這小孫子束發懸梁,西窗待月,疼煞苦煞的小孫子掉了多少眼淚呀!

“三年苦讀,一步登天,可敬,可敬!”知縣大人豎說大拇指,讚不絕口。

當老爺子說起小孫兒苦讀入癡,竟蘸著墨汁吃掉了三個窩頭,倒剩下一碟蒜汁時,知縣大人哈哈大笑,那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在這三天裏,全縣的名門大戶紛紛上門祝賀,先後有百餘乘小轎進出李家。一莊的族人都為此陡地長了“身份”,出得門去,開言便說是當朝新科狀元的親戚、本家,一時賺得不少榮耀。連那些大戶千金、小家碧玉也一個個走出深閨,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家中奶娘、仆人相伴來李家攀親。

老爺子這陣子精神特別好,親自代新科狀元一一過“目”。而後又一一搖頭,說是脂粉氣太重,姿色有餘而嫻淑不足,不是德貌雙全,使許多大家閨秀含羞而去……

這年臘月,老爺子終於選中了胡家橋胡氏大戶之女。此女喚名淑英,自幼熟讀五經四書,孝順賢慧聞名鄉裏。隻是臉黑些,而且還大了兩歲。家中都說老爺子挑花了眼,多有不願的。可老爺子一錘定音:“俗話說,女大兩,銀錢長。選媳婦還是以德為上。家有賢妻管束,振基才不會走邪路,做出敗壞門庭的事情來……”親事就這樣定下了。待正式換過生辰八字,選吉日娶進家門,便差家人相伴,一乘小轎抬進京城去了。臨行前,老爺子又千叮嚀萬囑咐,讓孫媳婦捎話給新科狀元,要他不負聖恩,富貴不淫,忠孝兩全,且不可做貪贓枉法之事……

辦了喜事,老爺子這才擇吉日換去了那在門上掛了幾十年的抹金大匾,將“有膽無識”重又改為“有膽有識”以壯家門。掛匾那天,又贏得四鄉八堡的人前來觀看,一時李家門前擠得水泄不通。來看的人沒有不挑大拇指的,說起發祥老爺子要飯進京冒死點炮……說起李家三代破產供兒孫讀書上進,終得供出這麼一個狀元郎!又生發出許許多多的逸聞趣事,光老爺子治學的戒尺就有十幾種傳說。

從此,李家一躍而列入本縣的名門望族。不光四鄉的人尊重老爺子,連朝中官員路過本縣,都要專程來拜望老爺子,看看新科狀元的懸梁繩……一家老小整日裏喜氣洋洋,隻待那榮華富貴象黃河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流來。

第二年春上,有消息說“狀元郎”要回來修墳祭祖,還要接老爺子去京城享福。一家人更是翹首以待,每日裏灑掃庭院,靜盼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