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禍兮福所倚(2 / 3)

路明同意雨琦的分析,補充道:\"敵特好陰險好狡猾,企圖一箭三雕,一是殺雞儆猴,威懾部下;二是製造恐怖,渾水摸魚;三是掐斷線索,幹擾破案。\"

\"你們說得不錯。\"龍飛補充道:\"如果死的是梁寶,那你路明還少說了一點,敵特是在給我們一個下馬威,對方來頭不小,很可能是我們的老對手--台灣的梅花黨所為。\"

\"好啊,那就較量較量!\"雨琦畢竟年輕,一聽要與高手過招就來勁。

龍飛皺眉道:\"不可掉以輕心。還是說這碎屍案吧,我們何以確定死者就是梁寶呢?\"

三個人一下都沒話了。

也巧,李炎回來了。他昨天就去部隊辦移交、拿東西。

路明一見他就大叫:\"李炎,你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們正分析碎屍案呢,你看這死者像不像梁寶?你可是我們唯一見過梁寶的人啊!\"

李炎知道關係重大,先看了技術處送來的報告,又盯著照片看了會兒,\"好像是他。\"

一錘定音。

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就這麼完了?

龍飛與專案組的同誌心情沉重起來。

壽宴結束,送走客人,曾倪這才鬆了口氣。

金熾本想告辭,是曾夫人將他留了下來。

金熾剛才在壽宴上舉止得體、談笑風生,給曾老夫婦和客人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刻已無外人,他們才得以自由交談。金熾自我介紹曾是上海名牌大學的學生,反右運動中被送去勞改,曆經坎坷,剛來武漢投奔姑媽,言談中流露出對橋梁設計與建築材料很感興趣,也有一定的研究,使曾倪對他刮目相看。

曾倪博士是英國劍橋大學的高才生,著名橋梁專家。解放後由國務院安排第一批回到國內,他也知恩圖報,精心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現正又奉命設計南京長江大橋,並掛帥研製新超標速幹水泥。

聽說金熾還是單身,沒有妻室兒女、沒有親人牽掛,曾老不由心裏一動:看他倒是個人材,在輪渡上做水手太屈才了。他又救了女兒的命,於我家有恩,如果能成為女婿,不僅解決了愛女的心病與終身,自己也增加了一位得力助手。當然,曾博士明白現在他所從事的設計與研究,都屬國家一級機密。不可能輕易讓金熾介入。首先要了解考察一番, 如果合適,憑著他的威信與分量,調金熾進他的單位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曾秋盈沒有下來參加壽宴,此刻的她躺在床上胡思亂想。昨夜的噩夢令她傷心透頂,失去了生活的勇氣。但經過父母一夜的開導,使她逐漸平靜下來。

現在,客人已散,母親叫她去客廳見見救命恩人,她沒有理由不去。

曾老夫婦坐了一會就悄然離去。

當秋盈初見金熾的一刹那,不知為什麼心頭突突,猶如小鹿在蹦躂。金熾年齡大了些,但比起梁寶,無論是體形與氣質都勝出許多。但她的第六感覺總有些不安,是害羞?是膽怯?是緊張?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秋盈在沙發上座下後,輕啟朱唇:\"謝謝大哥的救命之恩!\"

金熾連忙欠身應道:\"秋盈不要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作為渡輪工作人員,乘客出了事,我也脫不了幹係的。\"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該衷心地謝謝你!\"秋盈突然想起梁寶,心中像撞翻了五味瓶。

\"謝就不用了,你若真的要報答我,就別胡思亂想,打起精神,去直麵人生。\"金熾兩眼注視著秋盈,神采飛揚地說:\"小盈,你年紀輕輕、美麗端莊,雖行動不便,但才思敏捷。你有你的長處呀!聽伯母說你很崇拜李清照,可她的一生多麼曲折坎坷!你要知道,不幸的經曆也能成為一種財富,'悲憤出詩人'嘛,也許有一天你會成為中國當代的李清照呢!\"

秋盈被逗樂了:\"金大哥真會說笑。\"

\"隻要你愛聽,那以後大哥就陪你說、陪你笑、陪你吟詩填詞。你此刻的心境,倒令我想起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金熾聲情並茂地背誦了全詞,使秋盈十分佩服。

他從她的神情上看到了什麼,頗受鼓舞,又說:\"我雖然對格律詩詞也有興趣,但這在當今時代已少有讀者、更缺知音,你不妨寫點新詩,向報刊投投稿,倒不是為了名利,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生活得充實一些。\"

要說秋盈原來對他隻是應酬的話,現在卻對他有點佩服了。她說她也寫過,總不敢見人,更不敢投稿了。

金熾不失時機地說:\"能讓我先睹為快,拜讀大作麼?\"

秋盈猶豫片刻還是將金熾請進了她的閨房。

秋盈的臥室兼書房足有三十平方米,整潔亮敞、幽香撲鼻、書卷氣十足。

秋盈並沒急於拿出她的詩作,金熾也不提起。倆人相對而坐,默默無語,這也許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詩情畫意吧。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事不可能發生?

但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金熾是位\"坐懷不亂\"的柳下惠,彬彬有禮,隻坐了幾分鍾就起身告辭,說:\"小盈,我該上班去了,明天再來看你。\"臨走時,又像大哥哥對小妹妹似的拍拍她的肩,\"好好休息,聽話。\"說罷推門出去,又向曾老夫婦打了招呼,走了。

有道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曾夫人對金熾印象極好,她也是留過洋的知識女性,鑒賞力不低。那時梁寶的出現,已是生米煮成熟飯,他們老兩口是不得已順水推舟,梁寶怎麼能與金熾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