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品牌盡管存在這些潛在的不利因素,但中間商還是熱衷於發展私人品牌,毫無疑問,私人品牌將使他們有利可圖。這些中間商總是把目標鎖定在生產能力過剩的製造商身上,因為這些製造商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使用私人標記的產品,生產的其他費用也比較低廉。這就使私人品牌的采用者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產品,並獲得較高的利潤水平成為可能。私人品牌采用者有可能以強有力的商店品牌為手段來招攬顧客。
(三)品牌統分戰略
如果一個企業決定其大部分產品或全部產品都使用自己的品牌,那麼接下來還需要決定其產品是分別使用不同的品牌,還是統一使用一個或幾個品牌,這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同一行業內的競爭者所采用的品牌戰略通常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肥皂行業內,寶潔公司比較喜歡用個體品牌名稱。寶潔公司通常在新產品推入市場的最初六星期內,采用公司名稱對新產品大力開展電視促銷活動,以後就不再反複強調產品所屬的公司了。寶潔公司希望每種產品都有自己的品牌名稱。科學公司的產品采用的則是另一種思路,它的做法是大量使用“科門家族”這一名稱來協助各項產品樹立地位。在這個問題上,有以下幾種戰略可供企業選擇。
1.個別品牌
個別品牌是指企業針對各種不同的產品分別使用不同的品牌。寶潔公司、吉尼斯科公司就采用了這種戰略。寶潔公司的品牌有:汰漬、博特、德希、快樂、收獲、奧克雪多、達治。吉尼斯科公司采用的品牌有:佳蒙、淑女、約翰遜、墨菲和封麵女郎。
那麼,采用個別品牌戰略究竟有什麼好處呢?一個最主要的益處就是,因為它不是將公司的聲譽維係在某一產品品牌之上,所以如果某一個品牌的產品遭到失敗,或者出現質量較低的情況,一般不會累及其他品牌的產品,不會損害製造商的名聲。例如,那些生產高檔手表或者優質食品的製造商,可以不用其優質產品的品牌名稱,而是用其他品牌引進質量較低的產品線,這樣,萬一該產品線生產的產品出現問題,就不會影響到其優質產品品牌的聲譽。采用個體品牌名稱戰略,還可以使公司為每一種新產品尋找到最佳的名稱,並使每一個新的品牌名稱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新的信念。
2.統一品牌
統一品牌是指企業裏所有的產品都統一使用一個品牌名稱。例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所有產品都統一使用GE這個品牌名稱。客觀地說,企業對所有的產品使用共同的品牌名稱也有許多好處,最主要的是,因為不需要進行品牌名的調查研究,也不需要花費大量廣告宣傳費用以求得公眾對品牌的認知和偏好,所以企業推出新產品所用的費用比較少。但統一品牌也有明顯的缺陷,就是某一產品出現問題,會累及其他產品,並影響製造商的聲譽。例如,歐洲的飛利浦公司,它的所有產品都是以飛利浦來命名的,但由於飛利浦的各種產品在質量上又存在著極大的差別,所以大部分消費者僅僅希望購買具有平均質量的飛利浦產品,這無疑損害了它的優質產品的銷路,如果它采用個別品牌名稱也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3.分類品牌
分類品牌是指企業對各類產品分別命名,每一類產品都使用一個不同的牌子。西爾斯公司就曾經采取這種戰略為其產品分類命名,它所經營的種類繁多,包括器具類產品、婦女服裝類產品、主要家庭設備類。它的器械產品的品牌名為肯摩爾,婦女服裝的品牌名為瑞溪,主要家用設備的品牌名為家藝。
4.企業名稱加個別品牌
企業名稱加個別品牌是指企業對其不同的產品分別使用不同的品牌,而且在各種產品的品牌前麵還冠以企業名稱。例如,美國凱洛格公司就采用這種品牌命名戰略,它的品牌有凱洛格克利比大、凱洛格葡萄幹等。這種做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公司名稱可以使新產品正統化,而個別品牌名稱又可以使新產品個性化。例如,老人牌麥片公司用“老人牌麥片開好吃”品牌就贏得了該公司在穀類早餐領域內的聲譽,而“開好吃”這一品牌名使其新產品專門化,同時也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
5.名稱和角色特許
許多公司都在致力於樹立獨一無二的品牌名稱,使其品牌最終成為辨別這類產品的標誌。成功的例子有弗雷捷達爾冰箱、吉露果子冰、蘇格蘭磁帶、克裏奈克斯麵巾、李維斯牛仔褲、虎年玻璃纖維等。不過,這些品牌名稱雖然大獲成功,但卻有可能損害品牌名稱的專用權。玻璃紙和碎麥已經因為各自的成功而成為該領域的名稱了。
6.共同品牌
共同品牌是指兩個已經創立的不同企業品牌名稱用在同一產品之上。共同品牌在最近一段時間又重獲生機,如福特公司與埃迪·鮑爾公司一起生產了一種共同品牌的運動實用型車——福特探險者埃迪·鮑爾型,凱洛格公司和康愛格雷公司共同為凱洛格麥片建立了健康的選擇品牌。通常來說,共同品牌的建立,都是由一家企業將獲得特許的著名品牌與自家品牌合並,然後共同使用。共同品牌的建立往往能夠給雙方的品牌都帶來好處,比如,可以使聯合後的品牌具有更強的消費吸引力和更高的品牌價值,還可以使一方企業把已有的品牌擴張到憑一己之力難以進入的領域中去。這樣的例子很多,如通過使用共同品牌健康的選擇,使凱洛格乘機快速擴大了自己的麥片類產品的知名度,而康愛格雷公司則乘機大舉進入了固體早餐市場。
(四)多品牌戰略
多品牌戰略是指企業同時經營兩種或兩種以上相互競爭的品牌。率先進行這種營銷實踐的是寶潔公司,該公司推出的快樂牌清潔劑,以此作為本公司已在銷售中取得成功的汰漬牌清潔劑的競爭產品。快樂牌清潔劑上市後,盡管汰漬牌清潔劑的銷售量因此略有下降,但是快樂牌與汰漬牌的總銷售量卻明顯有所增加。寶潔公司目前共生產8種品牌的清潔劑。
企業采取多品牌戰略的主要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
1.製造商采取多品牌戰略,可以取得更多的貨架空間,因此增加了零售商對其品牌的依賴。
2.幾乎沒有顧客對某一個品牌絕對忠誠而對其他品牌完全不感興趣。因此,捕捉“品牌轉換者”的唯一辦法就是提供多種品牌。
3.新品牌的產生能在製造商的組織機構中引入競爭和效率。
4.多品牌戰略分別定位於顧客不同的利益和要求,可以使每一個品牌吸引不同的追隨者。
企業在決定推出其他品牌時應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1.有否為新品牌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典故?
2.這一典故能否引起顧客的認同?
3.新品牌將分別吞並多少本產品製造商的其他品牌以及競爭對手的品牌?
4.新品牌的銷售額能否補償產品開發和產品促銷所支付的費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推出許多品牌時很容易落入陷阱,也就是每一個品牌僅能獲得很小的市場份額,而且很可能其中沒有一個品牌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這樣做的公司會將其有限的資源耗費於若幹品牌。因此,麵臨這種窘境的公司應當剔除比較薄弱的品牌,同時建立一套嚴密的篩選程序來選擇有潛力的新品牌。如果公司的品牌不是在公司內部自相競爭,而是能一舉吞掉競爭對手的品牌,這將是最理想的結果。
(五)品牌保護管理
企業必須設法保護好自身的品牌,有效地防範來自企業內外的各種損害和侵權行為,使品牌的形象和價值切實得到維護。一般來說,企業對品牌的保護包括4個方麵,即設計保護、打擊假冒、自律保護和社會保護。
1.設計保護
設計保護是指企業在進行品牌相關的圖案、色彩、包裝物等設計過程中,使用專業化的設計和防偽技術,使其他企業無法仿製該品牌標誌,或者仿製時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從而起到保護品牌的效果。例如,培生公司在其出版發行或者授權出版發行的圖書上,都貼有防偽標誌,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盜版圖書的泛濫,很好地起到了保護品牌的作用。實際上,縱覽國際,幾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采用了獨特的防偽標誌。
2.打擊假冒
製造假冒偽劣產品是最主要的品牌侵權行為。仿製品不僅以低價搶占正規企業的市場份額,而且在質量、功能、服務等方麵的缺陷還嚴重損害了正規企業的品牌形象。例如,當年在紅塔山香煙風靡全國的時候,在一些地區居然出現了無人敢買的奇怪現象,原因就是消費者頻頻發現買到的是不法商販兜售的假貨。
為了維護品牌形象,企業必須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品牌免受侵害和少受侵害。對於那些向企業提供假冒偽劣產品信息的部門和人員,企業應該給予獎勵;對於政府法律部門等開展的打假活動,企業應積極予以配合。同時,企業還應主動出擊,收集假冒偽劣信息,找尋假冒偽劣源頭。必要時,還可在企業內部成立打假辦公室,專門負責打假工作,如娃哈哈集團和健力寶集團,都曾經成立專門從事打擊假冒偽劣的內部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