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攜前夫改嫁,妻愛為兩個男人同舟導航(下)(2 / 2)

潘桂花有了費明勝的幫扶與關愛,昔日抑鬱憔悴的麵容如今又泛起了幸福的微笑。

她每天下班後既要安排好一家六口人的衣食住行,料理家務,又要盡可能做些好吃好喝的送給黃勁鬆,調養黃勁鬆虛弱的身體。雖然自己日夜辛勤操勞著前夫、丈夫和孩子們的生活,但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願。

特殊家庭風雨同舟

在外人看來,費明勝再婚完全是自討苦吃,不僅要養活潘桂花及她的兩個兒子,而且更蝕本的是接納了一個癱瘓男人,還得替他償還因病所欠下的債務。

費明勝當初選擇潘桂花時也曾顧慮過這些,但他轉而又想,天底下像潘桂花這般真誠善良的女人實在太難得了,她現在有困難,自己理應幫扶她,況且自己也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人,潘桂花一人的苦難由兩人來共同承擔,這苦難自然就減少了一半。因此,婚後的費明勝能正視旁人的冷言諷語,他一心一意關愛著潘桂花和兒女們,關照著黃勁鬆並幫助他治病。

黃勁鬆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潘桂花除了每日三餐給黃勁鬆弄些好吃好喝的外,有時黃勁鬆大小便失禁,潘桂花還得替黃勁鬆端屎端尿,擦洗身子,換內衣內褲。

費明勝每當遇見此情此景,內心就很不是滋味,回家的路上,他不免嗔怨潘桂花:“你已經是我的妻子了,還替他這麼做,外人知道了,該咋閑話我倆?”

潘桂花理解丈夫的心理,便寬慰丈夫:“我不替他做,誰替他做?你要知道,我是護士,我在醫院也同樣服侍著別的男病人,還給別的男病人排屎導尿呢。勁鬆現在是我最親近的病人,我有責任這麼做啊。”

費明勝覺得妻子言之有理,日子久了,也就逐漸理解了妻子的所作所為。

躺在病床上的黃勁鬆每天都期盼著費明勝早些平安歸來,與他一起聊聊天,以排遣心中的寂寞。但每當費明勝和潘桂花如影相隨親熱地來去時,他既羨慕又嫉妒,潘桂花原本是自己一生鍾愛的賢妻,隻因自己深受惡病折磨,才使她如今成了費明勝的妻子。

夜深人靜,黃勁鬆想起昔日自己與潘桂花誌同道合的幸福時光,不免黯然神傷,獨自落淚。

潘桂花逐漸體察出黃勁鬆內心深處的苦楚,便極力寬慰他:“勁鬆呀,我們三人現在走到一起不容易,費明勝為了你我,也為了你我的孩子,日夜辛勞奔波,我不悉心照料他,他若是累垮了,全家人咋辦?再說,我已經是他的妻子了,他能如此大度地待我、待你、待孩子,我能不感激他、能不好好愛他嗎?況且我和他結婚是你再三催我這麼做的啊,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想想……”

潘桂花的一席話入情入理,黃勁鬆聽後自愧不已,自己已身為殘廢人,不能給桂花和孩子創造幸福,還拖累了費明勝,反而嫉妒他,我對得起他嗎?又算得上是他的好兄弟嗎?

潘桂花生活在前夫和丈夫之間,深怕厚此薄彼,因此,她極力用一個賢慧女子的博大愛心來關心體貼著黃勁鬆和費明勝。

家中的四個孩子在一起生活和學習,免不了比學習,比穿戴。

一天,二兒子黃實參加學校文藝演出,媽媽為黃實買了一件新襯衣,與黃實同齡的女兒得知後,認為媽媽偏心,大哭大鬧不要潘桂花這個後媽。

此事深深刺疼了潘桂花的心,日後她每當做好吃的和買好穿好玩的,首先考慮給費明勝帶來的兩個孩子,她試圖用慈母之心更多地來關愛和培養這兩個孩子,力爭當好後媽這個角色。

費明勝對黃婧夫和黃實這兩個兒子也格外偏愛,讓這兩個孩子感到後父絲毫不比生父遜色。

因此,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日子越過越順暢。

而今,費明勝最大的願望是多掙錢,盡快治好黃勁鬆的病,讓他康複後重新開拓人生未來。

黃勁鬆深感費明勝是這世界上對他恩情深重的兄長,費明勝對自己的關心與照料其實已經超越了兄弟之情。假如有一天他真的能康複,他會以整個後半生來報答費明勝的似海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