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與馬有關的禁忌還有很多。哈薩克族對墓地十分重視,行人騎馬路過墓地時不能疾馳而去,婦女則必須下馬徒步走過。哈薩克族還禁忌乘馬闖過羊群。鄂溫克族忌諱帶馬鞭子的人進入產房。河南一帶,人即將斷氣時,要把身下的氈子抽掉。民間有諺:“斷氣不抽氈,來世難轉人。”認為人死在毛氈上會轉生為馬牛羊等帶毛類的動物。民間建房擇地則有這樣的禁忌:“前(南)高後(北)低,主寡婦孤兒,門戶必敗;後(北)高前(南)低,主多牛馬”……
民間存在的種種與馬有關的禁忌,是人們對馬的崇拜心理的一種表現。馬在古代被人們奉為神靈,神靈具有神聖不可侵犯性。馬匹在生產、生活、交通、運輸、征戰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也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尊敬、熱愛和感激之情。人們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馬匹為自己服務,唯恐某些不慎的言行影響到馬匹的繁殖、生長,所以才產生了許多旨在保護馬匹的民間禁忌。至於那些以人為中心的與馬有關的禁忌,則是人們在長期使用馬匹的過程中形成的“以馬及人”、“人馬感應”的思維方式造成的。比如,馬經常與戰事聯係起來,騎快馬入別人家門去做客自然會引起主人的忌諱;馬的孕期較長,孕婦食馬肉則被認為會“延月”,這顯然是“以馬及人”、“人馬感應”這樣一種思維方式的產物。民間與馬有關的禁忌形式可謂五花八門,但都是出於一種對馬匹的敬畏心理。
(二)馬占兆
民間還形成了許多與馬有關的占兆迷信。占卜,是古人根據動物、植物及自然現象的某些特征來推算預測人事吉凶的一種活動。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動物卜骨,表明初民很早就有了占卜活動。以馬行占卜之事也應很早。殷墟出土的甲骨,既有龜骨,也有馬牛羊骨等,說明此時已經有了馬骨占。占卜的方法就是用火灼骨出現裂紋(即兆紋),通過觀察裂紋預測吉凶。占卜的內容和結果,也被記錄在骨上,即為卜辭。在甲骨刻辭中,所用的家畜骨版,主要是馬、牛、羊骨等。但馬骨占具體是什麼樣的占卜方法,已不可詳考。
周代還出現了一部占卜專著――《易》。在《易》中,馬為乾、震、坎之象。《易?說卦》:“乾為馬。”孔穎達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也。”《說卦》中還指出乾的卦象為馬、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等。《易?坤》:“坤,元亨,利牝馬之貞。”虞翻注:“震為馬。”《易?屯》:“乘馬班如。”虞翻注:“坎為馬。”
“龍馬”、“澤馬”、“玉馬”等,都是傳說中的神馬,被視為祥瑞之兆,王者有仁德則現。《玉涵山房輯佚書》輯南朝梁孫柔之《瑞應圖》:“龍馬者,仁馬也……有明王則現。”《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天瑞降,地符升,澤馬來,器車出。”《宋書?符瑞誌》:“玉馬,王者精明,尊閑者則出。”《初學記》卷九引南朝梁孫柔之《瑞應圖》:“玉馬者,瑞器也。王者清明篤賢則至。”
“天馬”的出現在古代被視為吉兆。六壬、奇門遁甲(古代的兩種相術)都以“天馬”為吉兆。天馬即天上的一種神馬(天上的兆象),古人認為此兆出現能逢凶化吉。《煙波釣叟歌句解》:“遇緊急危難,倉卒之間,難得奇門,但乘取天馬而去,則雖劍戟如林,亦能避其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