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盤 古
盤古,這位我國早期的開辟大神,率先為人類的誕生和萬物的存在提供了必備的空間。盤古被描繪為開辟神、征服自然的英雄、文化創造英雄、人類祖先等等,無所不知,身兼多職。據《藝文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曆記》載: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
在原始人的想象中,天地最早是混合在一起的,盤古生在這個像雞蛋的地方,經過了18000年。終於有一天,他睜開睡眼,揮動巨斧將窒息的宇宙劈成兩半,其中有些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藍天,而那些重而濁的東西,下降為地,使得混沌世界大放光明。天地分開之後,盤古還擔心它們以後會合攏,就用他那超凡的長勢進一步撐開了它們: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每天增長一丈,這樣又過了18000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達到了極限。天離地有9萬裏,也就意味著盤古的身體有9萬裏那麼高。另據梁代任肪《述異記》記載,還是這位盤古,在生前製造出種種自然現象,而死後又化生了萬物:
昔盤古之死也,頭為四嶽,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
這就是說,生前的盤古哭泣而成江河,吐氣而為風,發出的聲音變成雷霆,眼睛一瞪就發出電光;喜悅之時是晴天,惱怒之時成陰雨。盤古死後,頭顱和肢幹變成了山脈,兩隻眼睛變成了太陽和月亮,脂肪變成江海,毛發變成草木。由於時代的久遠,盤古的祠廟雖然已不多見,香火也不甚旺盛,但他作為天地開辟之神始終在人們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桐柏縣有座盤古山,就是北朝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上所記的“盤古川”一帶的盤古山,位置在今河南泌陽與桐柏兩縣交界處。這地區可說是盤古神話的大本營。另外,太行山和豫西同樣發現盤古神話。
太行山區王屋山東邊有座山,山半腰有座“盤古寺”,據說這便是盤古的出生地。當地傳說盤古開辟之事與古籍同,其餘卻大異。桐柏人叫盤古加上“爺”的尊稱,還給他配了一位盤古奶,生了8個兒子,分為八方之主,盤古為中州之主,共為九州。盤古爺與盤古奶有時又是兄妹關係,洪水後,兩人成親。他們靠捏泥人繁殖後代。泥人長大了,查問來曆,盤古奶不好意思說是兄妹,她便離開了盤古爺,獨自往陝西西大山走去。也有說,盤古奶沒去陝西,而是到豫西嵩縣石門鄉去了。
還有的說,盤古妹是玉皇大帝的三女兒,因為發現盤古開天地太辛苦,又冷寂,便下到盤古山,當了妹妹。他倆一塊兒過日子。在天上本來有個天將很喜歡三姑娘,但她不樂意。下凡以後,惹怒了玉皇大帝,決心要懲罰他們,才撕破天河,發了一場洪水。盤古兄妹又補了天。
盤古山的盤古廟建在最高峰。廟內隻有盤古爺,沒有盤古奶,因為盤古奶到西邊去了。人們想象中的盤古爺是位巨人,所以塑像有一丈多高,四方臉,大眼睛,頭上長有兩隻角,身上纏了葛條和樹葉,光腳丫。每年3月2日的廟會,周圍的人都來燒香祭祖。大戲一唱,必定會下一場雨。人們說,這是盤古洗地的淨山雨。盤古山的半坡有個盤古村。
(二)黃帝與炎帝
黃帝和炎帝,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黃帝,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傳說中,他是原始社會中著名的部落首領。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
炎帝是與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該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薑水附近。據說炎帝與黃帝族群均是有熊氏的後代,是近親。
這時候,有一個南方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傳說蚩尤有81個兄弟。他們全長成猛獸狀,銅頭鐵額,凶猛無比。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準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戰。
關於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傳說。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貔、貅、■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6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凶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凶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刹那,風止雨停,晴空萬裏,終於把蚩尤打敗了。
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
據民間傳說,黃帝在與蚩尤的戰爭中曾一度失利。原因是蚩尤部落較早地掌握了青銅器冶煉技術,所以器尖刃銳,有利於爭戰搏殺。而黃帝部落當時使用的隻是石器,為了改變這一不利局麵,黃帝派部落成員尋覓可以冶煉兵器的礦源。清乾隆《欽定四庫全書》以及清光緒《永康縣誌》等均有石城山(石城山,位於浙江省永康市區南麵)的山貌和黃帝在此采銅鑄鼎的記載。
民間還傳說,黃帝從昆侖山出來,一路巡查民間疾苦。一天,他走到中條山和太行山之間,見有座無名大山擋住去路。這山高聳入雲,怪石嶙峋。他登山遠望,見此山千峰萬仞,方圓700裏。從西邊看,如帝王的車頂,便取名叫“王屋山”,從此無名山頂便成了天下有名的山。
因為黃帝的勢力達到四麵八方,於是便有了黃帝有四張麵孔的神話。又因為黃帝及其後裔綿延不絕,於是便有了黃帝能活300年的神話。一位強大部落聯盟大首領黃帝,最終成了無處不在,無堅不克,無往不勝,無人不敬的神靈。
關於炎帝的傳說,也有很多。民間似有炎帝即神農氏一說。
炎帝便同時是農業神、火神和太陽神,稱“炎帝神農”都能概括。
炎帝神農發明了刀耕火種、木製農具,教大家耕種,提高了生產力。原先人們過漁獵生活,住無定所,農耕生活開始築室定居,在此基礎上,野生動物便可以飼養成家畜,如豬、狗、牛、羊等。又由於火的更廣泛的運用,人們有了各種器皿,製陶業發展了,有了炊具,在此基礎上才可能發展手工業。根據《周易·係辭》說,最初的物質交換,集市貿易也是炎帝神農開辟的。《帝王世紀》說炎帝把伏羲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炎帝神農還發明了原始的醫學藥學。傳說神農為嚐百草之滋味,一日便中了70次毒。“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搜神記》) 由於炎帝神農對原始農耕文化的創造,促進了人類向文明邁進,炎帝神農便越來越神異。有的說,神農時代,很會治理天下,人們心情安靜。神農在四方疆界之內施行他的智慧,因他的仁慈之心,使甘雨按時節降落,五穀蕃息。春天播種,夏天生長,秋天收獲,冬天貯存。
黃帝大戰蚩尤後,炎帝氏族與黃帝氏族聯合,遂結成強大的炎黃部落聯盟,黃帝是總首領。炎帝晚年巡遊南方時,積勞成疾去世。一說為民治病,因嚐百草不幸身亡。炎帝“葬於長沙茶鄉之尾,是日茶陵”,即今炎陵縣康樂鄉。公元967年宋太祖派人遍訪全國古陵,尋到炎帝陵,遂建廟祭祀,至今已有1000餘年曆史。
黃帝的部落圖騰據說是龍,因此,華夏民族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於橋山。”橋山黃帝陵在陝西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之上。橋山東南山麓有著名的黃帝廟,此廟又稱軒轅廟。初建於漢代,曆代有重修。大殿宏偉壯觀,門額高懸“人文初祖”大匾。殿內正中設有富麗堂皇的巨大黃帝牌位,上書“軒轅黃帝之位”。這裏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訪祖、禮拜始祖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