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 媧
女媧可以說是中國曆史神話中的第一位女神。相傳女媧曾煉五色石以補天,並摶土造人,製嫁娶之禮。女媧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據《太平禦覽》記載: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羊,初四創造豬,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覺得太慢,於是用一根藤條,沾滿泥漿,揮舞起來,一點一點的泥漿灑在地上,都變成了人。為了讓人類永遠地繁衍下去,她創造了嫁娶之禮,自己充當媒人,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憑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
而另一種傳說,見唐代《獨異誌》。女媧與伏羲為兄妹,其人首蛇身。當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隻有他們兄妹二人。在昆侖山下,互相意想為夫妻,又自覺羞恥。兄攜妹登至昆侖山頂,對天咒日:“老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您將天上的雲都合起來成一團,要不就把雲散了吧。”語畢,隻見天上的雲立即合起來,他們倆就成了夫妻。相傳中華民族都是他們倆的子孫後代。
當然,女媧這位慈祥而負責的人類祖先,還為了營造人類相對美好的生存空間而從事過一場“補天”的壯舉。當年,水神共工被火神祝融打敗之後,惱羞成怒,一頭撞倒了不周之山這根擎天大柱。頓時天塌地陷,洪水泛濫。女媧用五色岩石熔煉成膠狀液體,填補了天空中的裂縫。然後,她又宰殺了一隻巨大的烏
龜,用它的四隻腳來代替天柱,把天空撐穩。接著又消滅了一條在中原為害已久的黑龍,驅趕掉各種各樣的毒蛇猛獸,把蘆草灰堆積起來,止住了滔天的洪水。從此之後,天空便略微向西北傾斜了,大地的東南部也有一片凹陷帶,而這就是日月西行、百川東流的原因。這段故事早在《淮南子·覽冥訓》等史籍中就記載
了。由於女媧對人類功德無量,所以贏得後世百般景仰,在唐末五代各地都有廟宇祭祀,現存最有名的祠廟坐落在河北涉縣索堡村附近的鳳凰山上。
女媧補天的神話是我國古代神話中最為奇麗感人的神話之一。在西漢的《運鬥樞元命苞》中,女媧被列為中華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之一。
(四)精 衛
精衛填海的傳說:遠古時,太陽神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名叫女娃。她是炎帝最鍾愛的女兒。有一天,女娃駕著小船,到東海去遊玩,不幸海上起了大風浪。像山一樣的海浪陣陣襲來,把小船打翻,女娃被淹死在海裏,永遠回不來了。炎帝雖然思念他的女兒,但卻不能用他的光和熱來使她死而複生,隻好獨自悲傷。
女娃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她的魂靈變成一隻小烏,名叫“精衛”。精衛長著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像烏鴉,住在北方的發鳩山。她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飛到西山去銜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樹枝,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飛翔著,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咆哮著,露出雪亮亮的牙齒,凶惡地嘲笑著:“小鳥兒,算了吧,你就算幹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精衛在高空答複大海道:“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終盡,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為什麼嫉恨我這樣深呢?”
“因為你呀——奪取了我年輕的生命,將來還會有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要被你無情地奪去。”
“傻鳥兒,那麼你就幹吧——幹吧!”大海哈哈地大笑。
精衛在高空悲嘯著:“我要幹的!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的!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填成平地!”她飛翔著,嘯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樹枝銜來投進大海。她就這樣往複飛翔,從不休息,直到今天她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五)九天玄女娘娘
全國各地都有玄女廟,九天娘娘廟,北京就有三座,廟中主神是九天玄
女娘娘。九天玄女也常與其他女仙合祀。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原本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後被道教所信
奉,成為女仙中著名的一位。
九天玄女娘娘是一位雍容華貴、十分漂亮的女神仙,但是她的原型卻是一
個在鳥身上長著個人腦袋的怪物,這就是玄鳥,而且它是殷商的祖先。
這個玄鳥後來又化身為玄女,被編入了黃帝神話中,成了黃帝的師父。相
傳黃帝與蚩尤大戰,蚩尤呼風喚雨,吹煙噴霧,黃帝不能取勝,正在發愁,來了
一位婦人,人首鳥形,對黃帝說:“我是九天玄女,王母特派我授你戰法。”黃帝
遂大敗蚩尤。此時的玄女,雖尚未脫盡鳥形,但到底進了一步,成了一位救助
危難、傳授兵法的半人半禽女神了。
到了宋代的《雲笈七簽》中,九天玄女則徹底人神化,她騎的是鳳凰,駕著
彩雲,穿的是九色彩翠華服,是一位專門扶助應命英雄,授以天書兵法的上界
女仙玄女娘娘了。
民間對九天玄女扶助英雄、傳授兵書那一套職能已日漸淡薄,卻給她增加了一項最實惠的功能,那就是送子,玄女娘娘被打扮成一位送子娘娘了。如北京郊區的九天玄女廟已被徹底改造成送子娘娘廟了,舊時祈子求嗣者絡繹不絕,香火極旺。
(六)誇 父
誇父族是共工族的後代,是炎帝係進入中原的一支。在古典神話中,誇父之死有兩種傳說:一種是被黃帝的應龍所殺;另一種則是大家所知道的,因追逐太陽而渴死。
傳說在黃河之南有一座崇吾山,山上有一隻神獸,像猴,臂上有花紋,豹子的尾巴,善於投擲東西,名叫誇父。(《山海經·西山經》)這一神獸是誇父最初的原型。也許是誇父族的圖騰神。誇父又叫博父,這個族的人長得非常高大,會削船,善跑。誇父族進人農耕社會以後,對氣候的感
受更為敏感,才有追逐太陽的神話。大意是:大荒之中有座山,名成都,高峰直插雲天。有一個人,兩隻耳朵上各掛了一條黃蛇,兩隻手各拿了一條黃蛇。這個人叫誇父。誇父想要追上太陽的影子,到禺穀的時候果然追上了。但他渴得很,便到河邊去飲水,水不夠,他又去大澤,尚未到達,便死在那裏了。另有一說,誇父跟太陽競走,真的進入了太陽的光圈中,但渴極了,把黃河、渭水飲完還不夠,本想北去大澤,卻死在途中。誇父丟下的手杖,變成了鄧林(桃林)。鄧林布滿幾千裏的地方。誇父族先民與自然作鬥爭的壯舉,經過誇張和想象的加工,成為上古神話的精品。
河南靈寶縣仍有誇父的遺跡、神話與風俗。當地民間說誇父因為沒見過日出,也未見過日落,追日追到靈寶,渴了便飲水,飲完水便睡了一覺,等他醒來,太陽已偏西,再也追不上了,便氣死在靈寶。埋誇父的地方叫誇父峪。那裏有座山,叫誇父山。誇父峪那一帶所敬奉的神便是誇父。又說,誇父臨死的時候,告訴後代,要廣種桃樹。隻能種,不能砍。待誇父死後,果然從函穀關以西,潼關以東,東西100裏,南北40裏,遍布桃林。
靈寶縣有個地方叫“誇父營”,在陝西、河南兩省交界地,後改名為“夫夫營”。
(七)禹
禹在古史神話鼎鼎大名,因為他是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製轉變時期的人物。
鯀是禹的父親,鯀所在的部落可能是黃帝之子昌意的後裔,源出西羌,後沿著黃河流域活動。鯀是位很了不起的人,被人們尊為伯鯀。他馴服了駕車的牛,創造了耕田的耒耜,教人們播種五穀;創建了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