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鬼神4(2 / 3)

遙望皎潔月色,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最後以蘇東坡的著名詞句來結束本篇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十一)八 仙

俗話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我國曆史上曾經有過各種各樣的八仙,漢代有“淮南八仙”,晉代有“蜀中八仙”,唐代有“飲中八仙”。這些都不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仙。通常所說的八仙指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這是一組特殊的仙人群體,他們的組合,大約形成於宋、元,這型於明代中葉。在明代之前,八仙的構成還不是很穩定。

《東遊記》第四十六回、第五十六回再次詳細地描寫了八仙過海鬧龍宮的情景,大體情節與無名氏雜劇相仿。不過,小說將八仙赴白雲仙長牡丹會改為赴王母娘娘的蟋桃會,渲染了八仙距龍王的驚險場麵,還將呂洞濱舉火燒海、四海龍王水淹八仙、八仙推泰山填海等激戰寫得繪聲繪色,淋漓盡致。

民間傳說中的“八仙過海”更是有聲有色:有一年的三月十五,白雲仙長請八仙及五聖到蓬萊仙島赴宴,觀看盛開的牡丹。五聖指齊天大聖、通天大聖、攪海大聖、翻江大聖、移山大聖。宴罷,越東海返回,各自炫耀寶貝。被東海龍王之子摩揭知道,奪了藍采和的玉板,又將藍拉下海去。這一下惹怒了其他七仙,呂洞賓率先仗劍與二龍搏鬥,斬了摩揭,傷了龍毒。東海龍王向諸海龍王求救,仍敵不過呂洞賓等。繼而又向水官求援,水官約了天官、地官齊來助戰。五聖站在八仙一邊參戰,兩邊打得如火如荼,不可開交。最後,驚動了如來佛,出麵為雙方調解。此時,八仙群體,正式形成。

這一仙人群體經常遊戲人間,亦濟世救人,打抱不平。他們放蕩不羈,形貌獨特,性格鮮明。他們既是仙,又是人,很有人情味。有男有女,來自各階層。適合富貴貧賤諸種人的興趣,亦文亦諧亦野。八仙原型本來是不同曆史時期有人物或傳說中的人物,各有來頭和獨立的故事,竟然能夠和諧地組合起來,這不能不是封建社會後期仙話創作上的一大奇跡。

由於八仙鬧東海的故整流傳甚廣,所以舊時漁民有一種禁忌:凡是駛船出海,船上絕對不能載有七男一女,以免引起龍王爺的驚恐,從而製造不必要的事端,讓人發生海難。另有的說,這一女就容易被懷疑為“何仙姑”,引起龍王爺或龍太慕子慕色搶親,導致船覆人亡;甚至有的地區禁止婦女下海,說什麼“婦女乘船船要翻,婦女下海海要荒”,其實,這是舊社會借八仙傳說胡亂編造的歧視婦女的說法。

鐵拐李

鐵拐李是傳說中的“八仙”之首,據說他是第一個得道成仙的。由於他狀貌奇特,且常背著個大藥葫蘆,所以民間流傳有不少關於他治病救人的傳說。據任騁《七十二行祖師爺的傳說·狗皮膏藥的祖師》說,彰德府(今河南安陽)有一家做膏藥的王掌櫃,醫德高尚,逢有瘡病就治。有一天,他在趕廟會的路上,遇到一個瘸腿乞丐,伸出腿來,讓王掌櫃給治腿上的小疔瘡。王掌櫃取出一貼膏藥給敷上,並保證第二天一定好。第二天,王掌櫃又遇到那個乞丐,乞丐聲稱瘡非但沒好,而且愈加厲害了。王掌櫃隻好再給他換上一貼膏藥。又過了一天,乞丐找上門來,大喊大叫地說膏藥不頂用。王掌櫃過意不去,將他領進院中,正準備給他再配貼新膏藥時,一條大狗上來就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櫃一著急,順手抄起乞丐手中的拐棍,將狗打死了。隨後,王掌櫃到後院拿名貴的藥材給乞丐配膏藥去了。不料,當他回來時,乞丐已經吃起了烤狗肉。乞丐一見王掌櫃,就接過配好的藥膏,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塊狗皮,也捂到上麵。不一會兒,乞丐把狗皮膏一揭,膿瘡竟然奇跡般地痊愈了。王掌櫃接過狗皮膏,感歎不已。這時,瘸腿乞丐早已不見了。他這才明白原來是李鐵拐前來傳授仙方。從此,彰德府的狗皮膏藥就出了名,其方流傳到全國各地。不過,因李鐵拐抱怨過賣膏藥的,所以至今留下個話把兒:人們常把那些專靠說大話、說假話過日子的人,叫做“賣狗皮膏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