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龍 王
先民對河流湖泊的崇拜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大多隻祭祀自己居住區域的河流神。不過,天下雖然沒有統一的河流湖海神,但卻有統一的名字,那就是龍王。龍作為漢民族創造的“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其原型是生物界現實存在的晰蜴、大蛇、大蛟等水中爬行類動物,這些動物往往在下雨前出來活動,於是,原始人類就把它們和雨這種當時不可理解的自然現象聯係起來。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
唐玄宗時,便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製。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們消除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
舊時專門供奉龍王的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廟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早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江河湖海等水域也各有自己的傳統神主宰著。原始人類是逐水草而居的,河流除了提供了他們生存必需的水源外,其中的魚蝦也為他們提供了食物來源;再加河水泛濫又給他們造成無窮無盡的災難,鱷魚等水獸也不時地侵襲著人類。在這種情況下,河流崇拜就開始了。在古人看來,河流由特定的神靈操縱著,他有意給人帶來福禍,河水泛濫就是河神發怒的表現。為了討好河神,古人就經常舉行隆重的祭祀。此外,河神被人格化之後,民間還產生了為他娶婦的陋習。《史記·滑稽列傳》所載的“西門豹治鄴”,告訴人們這種陋習是荒唐的。那位西門豹不去給人們講大道理,而是裝著高興地去參加觀看河伯娶婦的儀式,借機說新娘子長得醜陋,而媒人公、媒人婆進入河神宮中報告,請求延緩時間,別選美女,從而讓愚昧迷信的人們擦亮了眼睛。
(十三)雷公電母
雷神,又稱“雷公”。人們對雷神的崇拜與古老的天象認識和後來的求雨活動有關。關於其來曆,民間說法不一。記載雷神較早的典籍是《山海經》,關於其體貌,《海內東經》說:“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為雷聲來自天上,所以古人就將雷神與傳說中天上的龍聯係起來;又因為打雷要發出隆隆的響聲,所以遠古的人們就將雷神的肚子想象成一麵大鼓,以為打雷就是雷神在擊鼓作聲,這種造神現象似乎就與“原始思維”有關。後來,雷神的形象屢有變化,如幹寶《搜神記》說:“色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尺餘,狀如六畜,頭如獼猴。”這就是說,雷神長著一張大紅臉,眼睛像麵鏡子,毛角很長,猴頭畜貌。《古今圖書集
成·神異典》引《投荒雜錄》謂其“豕首麟身”,這裏又將其說成是豬頭麒麟身了。到明清時期漸趨統一,即如清人黃斐默《集說詮真》所記載的:
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鵓,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穀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日雷公江天君。
這就是說,雷神的形體已不再是動物式的,而是像一個健壯的大力士了。他通常光著胸脯和肚皮,背上插著兩隻翅膀,額頭有三隻眼睛,臉色還是紅得像猴子,下巴尖,手腳像鷹爪那麼鋒利,左手拿著楔板,右手持槌,作出要擊打的姿態,身旁放著多麵大鼓,左足挾有一麵大鼓。這副模樣顯然已經經過了充分的人化。當然,雷公相貌最突出的特點是猴臉和尖嘴,俗稱“雷公臉”、“雷公嘴”。《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是較為典型的雷公形象。周文王姬昌經過燕山時,碰巧趕上雷雨,他說: “雷過生光,將星出現。”果然揀到一小兒,收為義子,起名雷震子,並將他送到終南山雲中子處學藝。雷震子藝成,吃了兩枚仙杏,兩肋生出一對肉翅,每當飛騰之時,腳登天,頭朝下,兩翅招展,空中出現風雷之聲。雷神主要是用來求雨的,但在人們的傳說中,他又往往統轄於龍王,不過是一個執行命令的小神。
中國古人在造神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將諸神世俗化的特點。既然有了雷公,人們又創造出一個閃電娘娘與之配對,從而組成“雷公電母”家庭。關於雷公娶妻的事情,古書早有記載,宋人徐鉉《稽神錄》卷一記載了雷神娶村姑之事。南宋洪邁的《夷堅誌》則較為完整地描繪了“電母”的形象: “發茁然,赤色,甚短,兩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這位電母長著一頭茂密而甚短的紅色頭發,大體模樣像人,隻是兩隻腳隻有三個腳趾頭。她與雷公醜成一對,還算般配。後來,人們賦予電母以“兩手持鏡”的儀態,大約是因為閃電需要發光、可用鏡子來反射的緣故。在今人看來,雷電是不分的。但由於雷聲傳送到人們的耳中慢、閃電耀人人們的眼簾快,古人就誤認為二者是兩碼事,於是出現了雷公電母分工負責之說:電母先照一下該擊的目標,雷公再實施準確無誤的震擊。電母找準擊打的對象,然後雷公具體采取行動,二者的配合還是相當默契的。當然,這種造神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賢婦相夫”的世俗倫理觀念。後來,電母也有了自己的名字,黃斐默《集說詮真》說她麵貌端雅,名為“秀天君”;明代餘象鬥《北遊記》卷四則把她說成叫“朱佩娘”。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人們最崇拜的天象是雷電。他那巨大的震響給人們帶來了恐懼,從遠古便引起了人們的畏敬。在古代記載的文獻資料裏,關於雷的崇拜比任何其他氣象的崇拜都要多。雷崇拜首先因雷聲的震動而起,人們把他看做是啟動萬物複蘇、主宰萬物生長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