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歌唱的呼吸(2 / 2)

唱高音時,忽略氣息的支持,會造成壓喉,頸部緊張,其結果唱出的聲音是僵硬的;如若單純為追求氣息的支持,而拚命地動用氣息衝擊聲帶,則會使氣息在歌唱的腔體內沒有回旋的餘地,使聲音發散暗淡、渾濁。

2.唱低音時氣息的運用。發聲時,氣息的位置要相對比唱高音時低一些,氣息的流量要相對大一些,整個腰腹部的肌肉相對地放鬆,歌唱時要稍激動一些。

3.中音區是最好唱的聲音,從發音的效果來看,它沒有低音的壓抑感,也沒有高音的緊張感。從發音方法來看,唱中音時發音器官的肌肉不緊張,彈性、力度比較強,氣息也較容易控製,這裏就不用闡述了。

拓寬音域會更有效地表現作品的內涵。在歌唱的實踐中,高、中、低音氣息的感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三、氣息在歌唱中改變音色的運用

隻有歌唱者熟練掌握了各種音色的變化技巧,以及處理音色的變化技巧和能力,才能把歌曲的內容真實地、完整地表達出來。而要掌握這種音色變化的能力,又是與合理運用氣息分不開的。

氣息的深、淺、粗、細、順、逆各自表達不同的情感。如表達暗淡、沉穩的情緒時,需要氣息的平靜,表現明朗的感情色彩時,需要氣息較集中。下麵談一下如何運用氣息來表現聲音的色彩和歌曲的內涵。

1.氣沿著喉壁向上運行進入鼻腔呼出,上行時不能脫離橫膈膜的支持,這種平靜的氣息產生的聲音暗淡、柔和、平靜,可表達苦悶、惆悵的情緒。

2.氣息的運行感覺從腰腹運出體外,再收回口腔,這種明顯帶有激動情緒的氣息,發出的聲音寬厚、洪亮、可表達遼闊的景色和高昂激動的情緒。

3.氣息的運行從橫膈膜到胸口,在體內上下垂直運行,基本的動作是收腹挺胸,同時需要氣息支點的有力控製。可用於弱聲處理和表達內心的激動。

4.氣息在發音過程中,胸腹內隨著吸氣而蓄氣,稍有憋氣的感覺,氣息的支撐點較深,這種運氣的方法發出的聲音壯觀而挺拔,適用於高音的延長音,表達的情緒激動,明亮。

改變音色可以表現歌曲中的各種情緒的變化。氣息的深淺粗細順逆的不同運用,會使發出的聲音效果和音色起變化,這對表現作品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這種氣息的運用必須仔細地、有分寸地把握。

四、氣息在歌唱中讀字的運用

歌唱是以生動、深刻地表達思想感情為目的。而正確的讀字則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能使聽者聽清歌唱者所表達的內容,又能表現不同的思想感情,在具體的歌唱時可分為強讀和弱讀。而歌曲拖腔表現情感的複雜,使得強讀又分為強收和弱收兩種,弱讀也分為強收弱收兩種。下麵談談這四種讀法與氣息的配合。

1.強讀強收。讀字時,口咽腔部分的感覺較集中,氣息的噴彈力較大,收字時感覺相同。整個過程氣息一氣嗬成,表現的歌曲內容一般為氣氛熱烈或帶有號召力的歌曲。

2.強讀弱收。讀字時口咽腔部分的感覺集中,氣息的噴彈力大,收字時口咽腔部分稍鬆開,氣息的噴彈力稍弱,整個過程氣息由強變弱。表現的歌曲內容一般從強烈過渡到含蓄,使歌聲餘味雋永,令人難忘。

3.弱讀強收。讀字時口咽腔部分感覺稍集中,整個過程氣息由弱到強,表現的情緒由含蓄到強烈,聲音由輕柔到剛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4.弱讀弱收。讀字和收字的口咽腔感覺較鬆,整個過程氣息較弱,或從弱到稍強、再弱,表現的情緒、意境較單一,但感情富有內涵,聲音柔美,細膩傳神。

以上的讀字方法是我在歌唱時得到的一點體會,歌曲的情感都是豐富和多樣化的,所以表達作品的感情時對讀字都要細心體會,才能服務於歌曲情感的需要。

總而言之,氣息在歌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對於控製音量、拓寬音域、改變音色、矯正讀字、表現作品的情感的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歌唱中的氣息的準確運用和正確把握,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它需要科學的發聲方法和長時間不斷學習訓練才能逐漸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