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純理性的眼光去看而不得其解的身首異處的神話觀念,若從神話生命觀——以農耕作物之死為新生開始——出發,則顯得合情合理了。南美阿茲忒克農業文化中的地母神考特麗科(Coatlicue)的造像很能說明問題見紐曼(E。Neumann):《原母神:一個原型的分析》,曼海姆英譯本,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55年。:
神話學家洛瑞在引用了這位母神造像後做了如下說明:她自己的麵孔便是一大骷髏,這一形象強調著隻有死亡才使生命的延續成為可能。洛瑞(S。P。Lowry):《熟知的神秘:神話中的真理》(Familiar Mysteries:The Truth in Myth),牛津大學出版社,1982年,第220頁。我們在這可怖的女神像麵前似乎又一次聽到了耶穌基督關於麥種之死即複生的偉大教訓。
既然麥子的“頭”以及其他穀類作物的“頭”隻有同其枝幹分家後才能開始複生的旅程,穀類種植者們受此啟發而構想出的人頭離體的觀念,當然也是以死的形式來表達的生命延續和更新了。即使在此種農業神話觀隨著文明和理性的進展而變得朦朧暗淡的後代,身首異處所表達的生命原型依然會置換出農業文化中的種種變體故事和母題。《晉書》載吳戍將鄧喜故事便是一例:“鄧喜殺豬祠神,治畢懸之,忽見一人頭往食肉。喜引弓射中之,咋咋作聲,繞屋三日,近赤祥也。”離體之人頭可以有生命,離頭之軀體也同樣可獨自存活。段成式《酉陽雜俎》中有這樣的奇聞:
吳大帝孫權伐闍婆,獻一美姬。每梳洗則不令人見。大帝伺其臨妝,密遣人窺。見姬置頭於膝上,用手梳發。因驚詢之,即以頭屬頸如故。 自言飛頭國人也。 段成式:《酉陽雜俎》。
從割穀穗的農業神話觀到飛頭國的傳說,雖表麵上差異甚巨,但其信仰根源卻是一致的。正因為這樣,飛頭故事中涉及陽物母題也就不足為奇了。晉時幹寶《搜神記》中便有此例:
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吳時,將軍朱恒得一婢,每夜臥後,頭輒飛去,或從狗寶,或從天窗中出入,以耳為翼。將曉複還。數數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視,唯有身無頭。其體微冷,氣息裁屬。乃蒙之以被。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兩三度墮地,噫吒甚愁,體氣甚急,狀若將死。乃去被,頭複起,傅頸。有頃和平。恒以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詳之,乃知天性也。 幹寶:《搜神記》卷十二,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第151—152頁。
這則故事生動地說明,人類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到穀物,幻化出穀頭離體的神話觀;神話觀又反饋過來——把穀物天性類比到人身上,於是有了飛頭人的“天性”,這倒是應驗了人穀交感的信念。故事中人頭飛離時“或從狗寶”這一細節亦不容忽視,它暗示的正是那頭與陽物間的換喻關係。在了解到巴布亞土著入社儀式中男孩把割下的頭顱放在下體觸及睾丸的場麵以後,飛頭從狗寶的母題也就不被誤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閑筆了。
遺址出土陶塑人頭像
身首分離的農業神話觀在中國上古置換出的最著名的作品也許要算刑天故事。故事主人公又叫形天或形夭。這一形象一直被奉為一位斷頭後仍堅持反抗鬥爭的英雄。《山海經·海外西經》所記形天事跡是: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
這個記載到了《淮南子·地形訓》中隻簡化成了一句話:
西方有形殘之屍。
高誘注引出的傳說與《山海經》所記略有出入:“形殘之屍,於是以兩乳為目,腹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天神斷其手後,天帝斷其首也。”兩種記載都突出了形天被帝斬斷首級的殘酷情節,以及無頭的軀體操幹戚以舞的頑強景象。難怪自從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中讚賞這位無頭英雄“猛誌固長在”,曆代文人大都隨聲附和。然而,如果不是用後人過於政治化的眼光,而是用神話思維的眼光去看的話,我們自然不必過於拘泥關於形天“與帝爭神”的表層敘述,卻能透過這種政治化的表層敘述窺見穀神斷首的原始農耕禮儀真相。
新石器時期人麵陶壺弗雷澤曾把西亞和希臘哀悼阿都尼斯的禮儀活動解釋為穀神祭,他說:“有理由認為在早先時代中阿都尼斯有時顯現為一個活人,他扮演因暴力而死的神的角色。進一步說,有證據表明在地中海東部的農業民族中,穀物精靈,不論人們叫他什麼名字,總是年複一年地由被殺死在田地中的人類犧牲者來代表的。果真如此的話,很可能向穀物精靈的贖罪同對死者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因為這些犧牲者的靈魂被想象為能在他們的血所澆灌的土地上重獲生命,並在穀物收割之際去死第二次。”弗雷澤:《阿都尼斯的神話與儀式》,中譯文見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65—66頁。這種以活人充當穀神並在田地中殺頭的野蠻祭俗在世界各地的農耕文化中分布甚廣,並不限於一時一地。它的發生顯然基於如下神話類比:穀物之頭(穗)與人頭一樣,是種子所在、繁殖之源。因此,有些地方是以最先割下的穀穗充當穀神,加以祭祀的。古埃及人在開鐮收割之際要集體哀哭,他們認為穀靈就住在頭一把割下的穀子裏。馬來半島人和爪哇人把頭一把稻穀視為稻米的魂魄,稱之為稻米新娘新郎。俄羅斯有些地方把頭一把穀子和最後一把穀子敬若神明,放在室中聖像旁邊最尊貴之處,然後再將其中一些穀粒拌在來年的種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