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可致傷,心理可致病
我們常常強調“病從口入”,認為疾病是人們在飲食過程中通過口中將病原帶入體內造成的。而實際上,大多數疾病是由心理因素而引發的。
20世紀中葉,耶魯大學門診部的一篇論文中顯示,到醫院就診的病人中有76%患有心理疾病。美國一家規模頗大的綜合性醫院,對來問診看病的患者進行隨機調查,得出的結論頗為驚人。大約有65%的癌症發病原因與社會逆境有關,諸如事業失敗、婚姻受挫、蒙受屈辱、職務下降、財物被盜、經濟困難、人際關係緊張等等。美國另一家醫院則調查發現,在500名胃腸道病患者當中,由心理因素、情緒狀態引起的癌症竟高達74%。一位英國醫生曾調查過250名癌症患者,發現156人在患癌之前遭受過重大精神打擊。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壓抑心理容易致癌。”
被譽為中國國寶之一的中醫一開始就將精神心理因素列入致病原因,一方麵強調外邪入侵體內而致病,另一方麵也不忽視“七情致傷”、“病從心生”。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又因為心髒為五髒六腑之首,所以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中任何情致失調,都可傷及心髒,而心傷則會引起其他髒腑功能的失調。
心理因素、情緒狀態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我們常聽說某某經醫院檢查確診為癌症晚期後,幾天、幾星期之內便蒼老許多,仿佛換了一個人,一兩個月後就命歸黃土了。其實到檢查出癌症時為止,癌症可能已在體內生存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為什麼十幾年來能正常生活、工作,而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就立即倒下了呢?這正是心理因素對健康影響的集中體現。人們平時從各種傳媒中知道癌症是絕症,是死亡魔鬼。一聽說自己也患上了癌症,就立即聯想到自己在劫難逃,於是精神崩潰,陷入絕望之中。一時間,對死的恐懼,對生的留戀,對親朋的牽掛,對未了事業的遺憾一齊襲來,悲懷難遣。在這種高強度的心理壓力之下,身體的各種機能急劇減弱,對疾病的抵禦力大大降低,癌變便如一名猛將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急劇發展,導致悲劇迅速發生。
按科學理論推算,人的壽命可達到110歲以上,極限可高達160歲。但實際上為什麼隻有少數人能活到100歲左右,一般人隻可活到70~80歲呢?專家明確指出,人的一生除生活坎坷和勞累外,“感情傷損”是減少壽命的主要原因。
心理上受到的外界刺激一定要與承受力保持平衡,否則心情時而高漲,時而失落,處於失調狀態,會造成病灶“感情勢能失衡”。其潛在的“能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造成生理代謝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勢必引發或加重某些疾病的病情。
如果壞心情占據上風,主宰情緒,削弱生理機能,則各種致病因子肆虐,有損健康是不言而喻的。
人類心理疾病之種種表現
心理疾病主要包括人格障礙、神經症、精神病等。
1.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包括心理變態人格及性變態人格,其特點為:
人格變態大都從幼年開始,發展緩慢,青春期前後明顯加重。人格變態者,有人格缺陷做基礎。病人智力尚好,認識能力完整,但是自我控製力差。
病態人格形成後,一般較為頑固,不易改變,具有相對穩定性。
心理變態人格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攻擊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特點是對外界事物做出爆發性反應。容易衝動,常表現出強烈的憤怒和強暴行為。
(2)強迫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特點是刻板固執,墨守成規,缺乏自信。由於過分的自我克製,往往表現出焦慮和苦悶。
(3)癔症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特點是人格不成熟和情緒不穩定,有較強的暗示性,情緒容易激動,變化無常。
(4)偏執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特點是固執、自信,分析問題主觀片麵,對周圍事物敏感多疑。這種人好爭論,多詭辯,堅持己見不鬆口,甚至有衝動行為。
(5)分裂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特點是個性孤獨,不好人際交往,情感冷淡,性格怪僻,膽怯害羞,活動能力差,沒有進取心。
另外,心理變態人格還包括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回避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等。
性變態人格:又稱性變態,是指性衝動障礙和性對象歪曲的一種心理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