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曆來是害人害己的禍根,是卑鄙靈魂的夥伴。一個人一旦掉進猜疑的陷阱,必定處處神經過敏,事事捕風捉影,對他人失去信任,對自己也同樣心生疑竇,損害正常的人際關係,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
那麼,在人際交往中應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1.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當自己正想猜疑和已陷入猜疑時,可暗示自己: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我好,他們的行為是善意的,並無惡意,是我多慮了,我應該向他們表示感謝。
2.進行思維轉移
當自己胡思亂想,瞎猜疑時,可轉移思維去想其他美好的人和事物,這樣對人會好些。
3.堅持“責己嚴,待人寬”的原則
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對自己要求不高,對別人倒多少有些苛求。如果對別人的要求不那麼高,就不會把別人的言行變化看得那麼嚴重,許多無端猜疑就從根本上失去了產生的基礎。
4.用理智力量克製衝動情緒的發生
當發現自己開始懷疑別人時,應當立即尋找產生懷疑的原因,在沒有形成思維之前,引進正反兩個方麵的信息。現實生活中許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於猜疑者的頭腦被封閉性思路所主宰,會覺得他的猜疑順理成章。此時,冷靜思考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5.培養自信心
每個人都應當看到自己的長處,培養起自信心,相信自己會與周圍人處理好人際關係,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6.學會使用“自我安慰法”
一個人在生活中,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流言,與他人產生誤會,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不要在意別人的議論。這樣不僅解脫了自己,而且還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勝利,產生的懷疑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7.及時溝通,解除疑惑
猜疑者生疑之後,冷靜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靜思索後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該通過適當方式,同被疑者進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誤會,可及時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過談心,各自的想法為對方所了解,也有好處;若真證實了猜疑並非無端,那麼,心平氣和地討論,也有可能使事情解決在衝突之前。
處世要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
猜疑,是一種病態的人格特征,常是人間悲劇的導火線。猜疑使人心胸狹窄、鼠目寸光。猜疑的人常常因為一些無中生有的事情,親手把自己卷入消極、怨恨、仇視、攻擊等不良的心理漩渦之中,不僅嚴重妨礙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直接傷害到無辜的人,釀成眾多的人間悲劇。
猜疑成性的人總是以自己主觀的意願看待周圍發生的一切,他們常常得不到周圍人的理解,也聽不進去別人給的勸解,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悲觀情緒,冷漠態度,甚至是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消極的自我毀滅的念頭。嫉妒猜疑容易使人對無辜之人產生怨恨、泄憤的攻擊心理,懷疑他人對自己構成了威脅,使自己受到了傷害,於是一念之間喪失理性,采取極端行為,對他人造成嚴重人身傷害,鑄成大錯。
莎士比亞創作的歌劇《奧賽羅》在歐洲戲劇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當時歐洲文學傑出的代表之一。仔細揣摩,不難讀懂歌劇中的男主人公奧賽羅,猜疑的殘缺性格是導致這出歌劇最後以悲劇收場的關鍵原因之所在。難怪有人把《奧賽羅》看成是一部性格悲劇,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奧賽羅是威尼斯公國的一員大將。英勇豪爽、正直善良的奧賽羅深深地吸引了元老那天真癡情的女兒苔絲狄夢娜,她不顧父親的阻抗與社會的歧視,硬是把自己一生的幸福與責任委托在這個漂泊流浪的異邦人身上,與奧賽羅結了婚。按我們常人的理解,兩個真心相愛的年輕人穿越層層的阻抗,最終走到一起該是多麼彌足珍貴呀!他們一定會用心嗬護他們的這段感情,維護好這段來之不易的婚姻,相持相守一生一世。然而,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就不會有悲劇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