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 2)

沙德庭告訴高秉涵,說是縣裏派來的專車早已等在外麵,隻等各位同鄉上了車就可以啟程回鄉。

回鄉的第二天上午,菏澤縣主要領導在同鄉們下榻的天香村賓館舉行隆重歡迎儀式,賈書記致歡迎詞,熱烈歡迎旅台同鄉回到故鄉。縣長楊永昌先生向各位同鄉介紹了家鄉新貌。

在之後十餘天的探親時間裏,高秉涵一行受到了家鄉親人的熱情接待。他們應邀先後參加了菏澤地區第二屆海外聯誼會,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還參觀了高秉涵的母校原菏澤簡易師範——現在的菏澤一中。每到一處,都場麵熱烈。考慮到同鄉們年事已高,縣裏還給探親團派了保健醫生。

參觀一中的時候,正趕上下雨。一進校門,就看見上百名學生正站在雨中等著迎接旅台同鄉。見此情景,同鄉們邁著老邁的步子,心疼的上前把淋成落湯雞般的學生們攬在懷裏。

見此情景,張縣長的三個兒子也被深深的感動了。

返台的前一天,在同鄉們的一致提議下,高秉涵向家鄉有關人士發出隆重邀請,為感謝家鄉親人的熱情接待舉辦一次答謝晚會。

答謝晚會上,麵對旅台同鄉感謝的話語,賈書記謙遜地說:“旅台同胞遠離家鄉幾十年,無論從什麼角度講,家鄉人都應該盛情款待,家鄉的經濟還不發達,在接待上還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鄉親多多體諒!”

說到同鄉會每年定期組織同鄉返鄉探親一事,賈書記當場表態:“今後凡我旅台鄉親返鄉探親,不論是集體來還是個人單獨來,家鄉方麵都免費接送到機場。”

話音剛落,同鄉們的鼓掌就響了起來。

感動之餘,高秉涵心頭又有一種深深的不安。自己離開家鄉幾十年,不僅沒有為家鄉做出過一點貢獻,如今倒是又給家鄉添麻煩。

正在高秉涵暗自內疚之時,一個同鄉提議以同鄉會的名義為家鄉的教育事業捐款。這個提議剛一出口,就獲得了所有同鄉的一致擁護。大家決定捐款100萬台幣。

高秉涵腦子裏忽然一個閃念:要是能夠在家鄉設立一個同鄉會辦事機構,與家鄉保持密切聯絡。既可以吸引一些有能力的同鄉為家鄉投資,又可以方便同鄉回來探親,豈不是兩全其美?

高秉涵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剛說出來,立即就獲得了同鄉們的一致讚同。同鄉們認為,這個提議符合海峽兩岸菏澤人的共同心願,對於增進了解擴大交流,加深鄉情和親情,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當高秉涵和同鄉們把這個想法說給賈書記之後,賈書記馬上就表示同意。

把這個辦事機構設在哪裏?一時成為晚宴上的一個焦點問題。各位同鄉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的說設在縣委統戰部,有的提議設在對台工作辦公室,還有的提出設在縣政府的僑務辦公室或祖國統一聯誼會。

聽著這些陌生的名稱,高秉涵心裏犯起了嘀咕。“統戰”二字政治氣氛太濃,“對台辦”也讓人摸不著頭腦,祖國統一聯誼會又讓人覺得指向性太強。

見高秉涵遲遲不表態,賈書記似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問:“高會長,你看這個辦事處設在哪裏合適?”

高秉涵說:“我看設在政協的文史委比較合適,文史委是搞地方曆史資料研究的,文化氛圍濃,政治色彩談,同鄉們容易接受。”

一邊的同鄉也紛紛表示讚同。

賈書記說:“設在哪裏都是一樣的,如果高會長和同鄉諸位覺得設在文史委合適,那我們就設在文史委。”

縣政協主席付炳堯帶頭向諸位同鄉舉杯祝賀,晚宴進入到高潮。

看著眼前的熱烈場麵,高秉涵發誓一定要為家鄉做點事,否則就太對不起家鄉人民對台胞一片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