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裝出逃
之後,慈禧急忙指派李蓮英去護軍那裏找幾件衣服給皇上換上,一會兒,他果真弄了一個紅色包袱進來,裏麵包著漢民的褲褂、鞋襪、青腿帶,還有一綹黑色頭繩,可以說一應俱全。
緊接著李蓮英親自上陣為慈禧梳頭。雖然李蓮英長得笨拙臃腫,可是做起活兒來,卻是靈巧得很。他先是散開慈禧的頭發,用熱毛巾在發上熨一熨,再把頭發攏在一起向後梳通,用左手把頭發握住,用牙咬緊發繩的一頭,右手扯住另一頭使發繩纏住發根紮緊辮繩,待到發繩纏到約一寸長,以辮根為中心,把頭發分為兩股擰成麻花形,長辮子由左向右轉,盤在辮根上。不到片刻的工夫,一個漢民老婦的發型就出來了。然後在辮根黑色頭繩上插上老瓜瓢,這樣使得所有盤在辮根上的頭發不至鬆散下來。最後再用網子一兜,係緊,頭就徹底做完了。整個過程中慈禧沒有任何異議,這個時候的她也就隻有任人擺布了。
隨後,慈禧又趕忙換上平民式的素衣。深藍色夏布的褂子,整大襟的樣式,下過水,半新不舊的,老太後身體發胖,顯得有些緊繃;淺藍的舊褲子,洗得有一些褪色了;一對新的綁腿帶,新白布襪子,黑布蒙幫的鞋,襪子和鞋都很合腳。
當時,為了出逃,慈禧還下狠心將自己的指甲剪掉了,她的貼身宮女們都知道,那是她花了幾年的時間精心養長的,尤其是左手無名指、小拇指的指甲足足有兩寸來長。她叫人來剪的時候,雖然將手伸了出來,卻背著臉顫聲下命,可見指甲確實是慈禧的心頭肉,她也是到了這個情況下才算真正地下決心出逃了。
在李蓮英的擺弄下,裝扮收拾妥當,慈禧跟貼身宮女確認好她的口諭安排後,選擇帶身邊的何榮和小娟子跟她一起走,這對宮女來說可謂天大的恩典,在這生死關頭,能有幸隨行慈禧,等於是絕處逢生。二人感激得滿臉是淚,趕緊抱住慈禧的大腿,給慈禧磕頭謝恩。
這時候皇帝也換好了裝扮,以深藍色無領長衫配一條肥大的黑褲子,還戴了一頂圓頂的小草帽,活像一個做買賣的小夥計。同時,皇後、瑾妃、三格格、四格格、元大奶奶,這些被傳諭要換好衣服伴駕出走的人,也全都整裝待發了,而其餘沒有被傳諭讓換衣服的妃嬪們,自然是要留在宮中。在這大難臨頭的時候,外國侵略者攻進來不知道會落得個什麼結果,所以各人有各人的心事,各人有各人的委屈,每個人都心情複雜,但相同的是,大家都如喪考妣、臉色鐵青。
知識鏈接
關於慈禧出逃是臨時決定的說法,有一部分人還抱有懷疑的態度,但從種種跡象來看,很可能是慈禧身邊的李蓮英去操辦的。雖然出逃時用的民間百姓衣服準備得比較齊全,但慈禧走的時候卻是很匆忙的,宮中的東西絲毫未動,她隻留下一張便條,大意是說,以後如果有太監來宮中取東西,要以她的這一枚圖章為依據。她的圖章叫“鳳沼恩波”,是以陰文刻進去的,這一枚“鳳沼恩波”中的鳳代表的就是皇太後,意思就是鳳凰池沼裏麵的波浪,但是這個波浪是一種恩惠的波浪,所以名為“鳳沼恩波”。實際上這是一枚慈禧太後在賞賜別人的時候所用的圖章。至於這張便條,現在還保存在檔案管裏麵。也是通過這張便條,後世才了解到了慈禧太後的真跡。
雖然在曆史上,慈禧專橫跋扈、霸道專權,但在她臨行之時,卻還有奴才衷心地對她不舍。這個奴才是一個名叫張福的太監,當時他跪著爬進了慈禧寢宮的宮門,一直爬到她腳下,用頭叩著金磚地說自己老朽無能,不能伺候慈禧外巡,隻能現在磕頭表示,祝慈禧萬事如意。這一番話,惹得屋子裏所有的人都痛哭失聲了。
這幾乎是生死離別的送行,倘若洋鬼子進宮,個人會是什麼下場那是不得而知的,所以上到嬪妃,下到宮女,平日感情比較好的姐妹都是相互擁抱泣不成聲,彼此囑托著後事,摘頭花、捋手串,對贈遺物。得以隨行慈禧的何榮和小娟子,也接到了朝夕相處的姐妹們的贈物,各有七八份飾物。這些宮女偷偷將東西塞給她們倆,好像她們一定能活,而留宮的她們就一定會死一樣。這些宮女從小進宮,不諳世事時便離開家門,此番已受過宮中磨難,經曆了成長,深知離別的意義,這離別的場麵可謂十分令人心酸。
逃難之路
慈禧出逃時,在順貞門外備了三輛車,分別是兩輛轎車,一輛鐵網子的蒲籠車。其中一輛很整齊,應該是宮裏的車,但是中腰帷子前麵的帳子都已經沒有了,另兩輛很明顯就可以看出,是雇來的趟子車。所謂趟子車是指拉貨拉人做買賣、論趟數給錢的車,是由大車店裏雇來的。
當時,各大宅門裏都有自己特備的華貴的轎車,爭奇鬥富,皇宮裏當然也有特用的轎車。平時慈禧太後去頤和園坐的是一種叫大鞍車的轎車。這種車非常講究,一律用薄紗帷幔,四處通風,車簾子四周也都鑲有紗邊,中間是一塊玻璃,車內是溫州草席的軟墊子,再配上紫膠車和栗子色的走騾。車走起來時,坐車的人就像坐在穿堂門裏一樣,涼風陣陣地吹在身上,算是一種極致的享受。即使是侍女,平常坐的也是這種既漂亮又舒服、十分講究的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