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縣令張文主張將境內乞丐全部遷走,為此,他用那些銀兩購買了不少快馬好車,然後將這些乞丐集中起來,趁著夜幕,將他們押上車,快馬加鞭將他們送到千裏之外,這樣短時間內,乞丐確實在莒縣縣內銷聲匿跡了,張文很是得意。
可是好景不長,附近幾個州縣得知了五蓮縣的這個做法,也學習這個辦法,將自己境內的乞丐也到處送,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五蓮縣內又開始有了乞丐的身影,這一幫乞丐再被送出去之後,另一幫乞丐很快又被送回來了,張文也無計可施了。
趙平端聽完兩個縣令的彙報,連連搖頭,大罵蠢材,他將頭轉向一直沒有說話的海曲縣縣令林簡青,問:“林大人,你的那個縣裏的乞丐怎麼樣了?”林簡青說:“還請趙大人前去小縣親自視察。”
趙平端就和林簡青等人去了海曲縣內,他們視察了不少地方,卻見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連一個乞丐也見不到,趙平端奇怪地問:“林大人,你把乞丐們弄到哪裏去了?”林簡青也不答話,又帶著趙平端去了一個村子,但見這個村子裏的房屋都是新蓋的,村裏的地也是新開荒出來的,村裏人正在那裏辛勤的耕作著,趙平端讚道:“這裏儼然就是世外桃源呀。”林簡青說:“這些正是我海曲縣境內的乞丐創造的呀。”
原來,林簡青出身貧苦人家,深知下層民眾的疾苦,也知道乞丐們是因為窮苦才不得已出來討得飯,他就下了告示,境內所有乞丐隻要是願意自食其力,都可以來縣衙報名,然後由縣裏劃出一個荒蕪的土地,拿出趙知府給的銀子,給他們蓋房子,買工具,讓他們來開荒種地,並免除幾年的捐稅,乞丐們一聽,這是天大的好事呀,豈有不從之理,呼呼啦啦,他們都來報了名。
就這樣,海曲縣的乞丐絕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村莊。
趙平端連連讚歎,下命令下去,讓州內各縣學習海曲縣經驗。
人算不如天算
龜田聯隊是侵華日軍山東占領軍的一支特種部隊,人不多,隻有五百人左右,但是武器先進,人員精銳,龜田聯隊還分幾支小分隊,有布雷小隊,偵查小隊……還有一支狙擊分隊,隊長叫酒井次郎,雖然人員隻有十個人,但是個個都是神槍手,身手也不錯,況且手中還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狙擊步槍,所以能以一抵十,立了不少戰功,並稱為“天皇的驕傲”。
酒井狙擊小隊利用人數少,易於運動的特點,專門深入尚未攻占的地方,暗殺抗日人員,造成恐慌,而且還暗殺了不少八路軍和國民黨軍的幹部,抗日武裝對他們又恨又怕,但是想盡辦法,都沒有除掉他們。
但是後來,酒井狙擊小隊好像是在忽然之間,就整體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令抗日隊伍大喜不已,但是又有些納悶:這支嗜血成性的小隊難道土遁了?
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從一份日軍留下的資料裏邊,人們終於知道了酒井狙擊小隊的下落。
原來,這一天,酒井接到了支隊長官龜田的命令,有一支百人的八路軍護送幾個將領要經過黑風口,去和駐紮在威海衛城的一支國民黨軍商量統一戰線的事情,龜田命令他們務必全部殲滅。
酒井接到命令後,就去黑風口附近看了看地形,發現在一處叫鬼見愁的地方適合隱蔽伏擊,酒井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隊員早早的就到了那裏。
潛伏之前,酒井對隊員說:“今天我再向諸君宣布一下我們的紀律,那就是一旦我們埋伏下來,就是天上下刀子,地下冒岩漿,也不能動一下。”那些鬼子答應一聲,就各自找好位置埋伏下來。
晚上,龜田接到命令,那支八路軍竟然很順利的通過了黑風口,而且那裏也沒有響起一聲槍響,龜田惱怒道:“酒井那個混蛋是幹什麼吃的?快叫他跑步前來!”手下小聲說:“酒井還有他的小分隊都不見了蹤影。”龜田一驚,決定親自去黑風口看看出了什麼事。
第二天,龜田帶著幾個人到了黑風口,找到了鬼見愁這個地方,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隻見十具屍體橫陳地上,他們全身浮腫,皮膚的顏色黝黑,從身體的姿態來看,死的很是痛苦。在他們身邊,還有一些小小的飛蟲屍體,雖然這些人已經變形,但是從衣服槍支來看,這些人正是酒井狙擊分隊全體成員。
時間回到昨天的傍晚時分,正在一心盯著前方的酒井忽然聽見耳邊傳來嗡嗡的聲音,接著天色也驟然暗了下去,酒井抬頭一看,不由得吃了一驚。
原來,在他們的上空忽然出現了無數隻飛蟲,細一看,是一種不知名的黑黃色的蜂子,它們黑壓壓的突然出現,遮天蔽日,酒井知道凶多吉少,也顧不得自己製定的紀律了,大喊一聲:“危險,快跑。”接著率先跳出掩體,其他的鬼子也逃了出去。豈料這些蜂子竟然追了上去,開始對他們發動襲擊,一會兒,每一個鬼子身上都爬滿了這種蜂子,任他們槍法再準,武功再高,麵對這些小殺手也沒有任何作用,這些蜂子將無數隻蜂針插入這些大殺手身體,並注入了致命的毒液……
原來,酒井選的鬼見愁看起來與其他地方沒有區別,其實,下麵是一個巨大的地蜂巢穴,裏邊有數以十萬計的地蜂,這種地蜂白天覓食,晚上還巢,但是鬼子們卻擋住了他們的洞口,這些地蜂惱羞成怒,就開始沒頭沒臉的攻擊鬼子,並最終導致他們中毒身亡。
令龜田不解的是,本地的地蜂毒性並不大,而且性格溫和,從來不會主動攻擊人,為什麼這次卻能蟄死人呢?其實這還要怨他們自己,原來,此地正是甲午海戰時日本鬼子登陸的地方,當年,那些老一代日本鬼子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時,下船的不隻是他們,還有一種日本特有的黃蜂,這種黃蜂毒性無比,而且攻擊性極強,它們飛到黑風口附近後,殺死了黑風口最大的一個地蜂群中的所有工蜂、雄蜂,並與地蜂蜂王雜交,結果幾十年過去後,就孕育出了一代全新的攻擊力最強的劇毒地蜂,並蟄死了他們的後代。
這正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超值交換
民國年間,海曲縣有一個糧食商人,叫林清,剛開始生意很小,隻有一間鋪麵,那一年海曲城大旱,地裏顆粒不收,幾十萬海曲民眾餓得奄奄一息,林清卻從中看到了“商機”,就借錢從外地運來大量糧食,抬高糧價,大發了一筆國難財,擁有了百萬家產和幾十間鋪麵。
林清最喜歡兩樣東西,一是白花花的銀元,二是古董,隻要是他看上的古董,想盡辦法也要搞到手。林清隻要看中了誰家的古董,他就先派人上門購買,當然,那價錢低的可憐,可是誰也不敢說個不字,因為大夥都知道這家夥不是個善茬,他黑白通吃,與縣裏的官員還有文山上的土匪都有勾結。
十五年前,林清得知本城有一個老秀才手中有一件乾隆年間的五彩水仙盆,據說這個老秀才的祖上是乾隆皇帝的大臣,因為治理漕運有功,乾隆皇帝就賞賜他一幹厚禮,還把自己喜愛的五彩水仙盆賞給了他,是一件無價之寶,林清就上門去收,豈料碰了個釘子,這老秀才是個老強頭,軟硬不吃。林清惱羞成怒,就讓文山的土匪綁了老秀才,叫他的家人拿這件寶貝去贖人,否則就撕票,最後得到了這件寶貝,老秀才回家後就去縣裏告狀,沒想到林清早就給縣太爺送了厚禮,老秀才索盆不成,反被縣太爺以誣告罪亂棍打出,一氣之下,臥床不起,很快就一命嗚呼了,老秀才的家裏人怕再遭到林清算計,就連夜搬出了海曲城,不知去向。
最近,林清聽說本城的茶葉商人楊厚普得了一隻元代的青花花瓶,就立即去了楊家,楊厚普是今年剛從江蘇贛榆搬到海曲縣,業餘也喜歡收藏,因為喜好相同,與林清多有交往。到了楊家,林清顧不上與楊厚普寒暄,直奔主題,說想看一下他收藏的青花瓷,楊厚普很不情願的將那個花瓶拿給林清看,林清裏裏外外、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覺得可能是真品,但是心裏又有點不踏實。
林清眼珠轉了一轉,對楊厚普說:“楊兄,我覺得這東西不像真品呀!”楊厚普說:“林兄說得對,我也覺得有些問題!”說完就從林清手中接過花瓶,小心翼翼的往內室放,這反而使林清心裏又有些底了,因為楊厚普這人有個性格,就是從來不收藏贗品,有一次他走了眼,花了一萬銀元買了件明宣德爐,可是回來後經過仔細觀察,才發現竟是一件高仿的贗品,其實這高仿的物件也能值幾百銀子,可楊厚普說:“我不能讓這東西再出去騙人!”竟然當眾摔了個粉碎,這次看見他對待那個青花瓷的樣子,林清覺得十有八九是真品。
林清打了個哈哈,說:“楊兄,我剛才是開玩笑的,那確實是一件真品,怎麼樣,轉給我吧,我可以出個大價錢!”楊厚普瞪大了雙眼,說:“林兄開什麼玩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為人,我是個見錢眼開的人嗎?”說完就端茶送客了。
以後林清又幾次登門,提出一條又一條令人心動的購買條件,都被楊厚普拒絕了。最後楊厚普不耐煩了,他毫不客氣的說:“林兄,我至死也不會賣這個花瓶,你就死了這條心吧!所以你以後不要再登門了!”
碰了幾次釘子的林清現在百分百斷定這就是一件真品了,麵對油鹽不進的楊厚普,林清惱羞成怒,就動了歪主意,想找人將那個花瓶偷出來,豈料他雇了幾次小偷,都無果而返,原來,楊厚普知道林清的為人,預料到林清得不到花瓶,會不擇手段,就把花瓶藏到了一個隱秘的地方,那些小偷翻箱倒櫃也沒有找到。
一計不成,林清決定使出最後一計,他當晚就差人去了文山,找到土匪頭子黑劉,讓他把楊厚普綁架,然後讓他的家人用那隻花瓶來贖人。
黑劉果然不負期望,第二天就將楊厚普綁架到了山寨,他按照林清的交代,用刀逼著楊厚普,讓他修書一封,拿那隻罐子來換他的性命,楊厚普迫於淫威,隻好屈從了,不過他提出一個要求,要用林清家收藏的那隻乾隆年五彩水仙盆來換,不然寧願去死,黑劉把這話告訴了林清,林清心裏犯了嘀咕,他是不舍得。
不過嘀咕歸嘀咕,林清還是權衡了一下,元青花據說全國存世量不足五百件,價值連城,而乾隆時期離現代較近,存世量也較大,各個方麵都遠遠比不了元青花,這樣想了之後,林清就答應了楊厚普的要求。
一天後,楊厚普的家人將高古瓷帶來,在中人的監督下,林清就拿出五彩水仙盆與他交換,然後,楊厚普就在家人的攙扶下,回家了。
林清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高古瓷,欣喜若狂,拿著手中不舍得放下,晚飯後,他又拿起了那件高古瓷,忽然,透過燈光,他感覺到這瓷器有什麼地方不對,但是具體是什麼地方他也不知道,就趕緊叫人去楊厚普家,結果,來人回來後報告:楊厚普已經人去樓空。不過,楊厚普留下了一封信:
林清: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帶著青龍青花盆遠走高飛了。
這瓷器原本就是我家之物,那個當年被你逼死的老秀才正是我的爹,他臨死前緊緊抓住我的手,再三叮囑我:一定要拿回那件乾隆水仙盆。我爹死後那眼睛都沒有閉上。
我發誓一定要奪回我家的東西,為了防止你趕盡殺絕,我就和母親一起跑到了贛榆舅舅家,跟他學著做生意,後來舅舅去世,他沒有子嗣,我就繼承了他的家產,並將他的生意一步步做大。
有了錢之後,我就考慮複仇計劃了,我先去了瓷都淄川,跟著一位製瓷大師苦學製瓷手藝,這一學就是十年,我把製瓷的手藝學的爐火純青後,我就把家和生意都遷到了海曲縣,然後借喜歡收藏與你交往,再後來,我就放出風去,說我得了一件元青花,我知道你一定會感興趣的,其實,那元青花是我親手燒製的。
果然,你來了,但是我知道以你狡猾的性格,絕對不會輕易上當,於是就使出欲擒故縱之計,貪婪的你最終還是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