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統一幣製是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的一項舉措(2 / 2)

毛澤民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實施了一係列改革,其中統一幣製是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的一項舉措。

盛世才1933年4月掌權,到1937年這四年中,新疆戰亂頻頻,軍事耗資巨大,財政入不敷出。1935年的財政收入是7億多兩銀票,支出卻達12億兩。盛世才靠借外債和濫發紙幣維持家業,因此,經濟大廈疲態盡露,物價飛漲。當時省財政廳的主要任務就是發行鈔票,不夠就印,印了就發。省票印刷廠日夜趕印,紙幣如同草紙一樣不值錢。發工資每人一大捆,誰也顧不得去數。一張50兩的銀票買不上一盒火柴,買一個雞蛋要500兩銀票。辦婚、喪事要用馬車拉票子買東西。幣製的流通方麵也混亂得不可收拾,省政府發行50兩一張的省票,喀什自用喀票,伊犁用伊票,一些地區甚至還在使用清幣青銅製錢,一些商號也發行竹簡或鐵製幣。除此之外,還流行天罡、元寶、油布貼等比值不一、五花八門的地方幣和盧布、盧比等外幣。各種價值不一的錢幣互相折頂,混亂使用,致使貨幣流通紊亂,物價極不穩定,到後來商品流通中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情況。舊幣不值錢,信用一落千丈。各族人民怨聲載道。

毛澤民較勁動真,統一貨幣。為了樹立新幣信譽,需要讓群眾知道新幣是以黃金儲備為基礎的,是有雄厚基金的。毛澤民利用1938年秋新疆全省第三次代表大會的時機,動員盛世才將自己庫存黃金拿出一部分,加上銀行庫存的黃金、白銀、珠寶,搞了一個黃金白銀儲備展覽。1939年2月1日,新幣正式發行。票的背麵印有毛澤民的簽名。全疆各族人民吃夠了舊幣混亂的苦頭,一俟新幣兌換之日,家家戶戶奔走相告,拿出平時積存的舊幣,一捆一捆搬到兌換所。

為了保證新幣穩定,有必要增加銀行黃金儲備,充實新幣基金。毛澤民一方麵在迪化成立了金礦局,在伊犁、阿山成立了金礦分局,加強對黃金開采的管理,並號召與組織群眾去開采金礦。另一方麵,他於1939年11月主持修訂了《新疆省限製現金銀出境暫行辦法》共十二條。其中第二條規定:“凡屬現金、現銀、美金票及一切硬貨幣,一律禁止出境”;第三條規定:“首飾金銀,以完整隨身佩戴之整飾為限,每人出境所帶金飾最多不得超過二兩,銀飾五兩”,“違者沒收以破壞抗戰後方論罪”。這十二條規定,一改過去大量金銀外流的情況。

毛澤民的理財工作進行得秩序井然,有聲有色。由於他的倡導,1941年4月新疆發行了計劃500萬元的建設公債。認購公債這在新疆還是首次,是非常大膽的創舉。由於毛澤民主持財政工作不尚空談,言而有信,尤其是實行幣製改革成績顯著,深得人心。老百姓注意“信用”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也就從心底裏擁護財政廳發行公債的新措施。雖然認購公債分十年還本付息,百姓仍然踴躍認購。全疆很快就發行了建設公債670餘萬元,超過原計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