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習慣與精神緊張(1 / 1)

人們一些習慣易引起神經緊張。長期受這些不好習慣影響的人,神經係統就會失去控製,造成嚴重的精神抑鬱或神經衰弱。如果能關注它們的病根,病人就邁出了對習慣進行徹底改變的第一步,把神經緊張轉化為精神力量身體疾病就可能好轉,獲得永久健康的開始。然而,有些人不對病根深究探源,隻是簡單地采取強迫休息的方法,病人變“好”了,卻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還可能再次犯病。

如果精神痛苦也教會我們如何避免精神緊張,那麼,遭受些痛苦也有價值。更理想的是不遭受精神崩潰的極端痛苦,仍可以避免神經緊張。

指出所有的不良習慣,提出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是本書的宗旨。本書列舉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講解其道理。

如果身體器官沒有疾病,那麼毫無疑問,性格缺陷,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是所有神經疾病的根源。要是人們,尤其是病者本人,能認識並承認這一點,那麼就已經有了根除疾病的良好開端。

問題是,人們出於羞愧心理,不願直麵自己的惡習。他們不知道,羞辱也可能有益身心健康。不敢麵對可以讓自己改變惡習的羞恥,就會處在霧一般的懵懂狀態。固執地認為自己性格堅強,寧願生病、遭罪,也不願直視自己性格的弱點。應該像男人一樣坦然麵對,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保持精神的健康,獲得生活的力量。

智者隻要稍微考慮一點自己,就能認識到做出錯誤選擇是很愚蠢的。他們就會采取行動,阻止錯誤的發生,於是,所有的神經衰弱的病根就會大白於天下。

所謂信仰療法、宗教療法、精神療法、催眠療法、心理療法或其他神經療法,充其量隻是一種精神疏導,是生命長河中的一條支流,起不到根本的作用。一旦認識到真正地病根,人就能把握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態,積極努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堅強的性格。這才是永久的治療方法。

我認為,堅強的性格來自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隻有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可讓我們認識並主動相信,我們所依靠的力量來自外部,而真正自我力量的源泉就是盡可能減少對外部力量的抵製。為了不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意味著堅持不懈地努力並保持高度的警覺。但這麼做是值得的――它得到的回報遠遠大於付出!而且我認為,精神緊張問題如此常見,變成可以轉化為一種動力,指導人們獲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壯的身體。但我們必須努力!我們必須放棄旁觀等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