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鍾後,消息在全球炸開。世界各大電台、報紙競相報道這位一夜升空的超級明星。接著,他與火箭之父科羅廖夫並肩坐在了一起,與政要、名人擁抱舉杯,大小勳章掛滿胸前,軍銜從上尉升至少校。接著,他成了茹科夫斯基軍事學院學子,然後又進了高等軍事學院研究生院學習,連他向後梳的頭發也成了迷人的時尚。無論到哪裏,都有盛宴款待。
到這時候,他發現除了神就是他——尤裏·加加林!
於是,他常常無視法規,駕著國家贈送給他的伏爾加小轎車在街道上飛奔,甚至因為喜歡上了一位護士,而不顧影響地從大樓窗口飛身跳下。
有一天,他又闖紅燈了,這一回他的伏爾加撞翻了另一輛汽車,兩輛車毀得不成樣子,幸好他和另一位司機都隻受了點輕傷。趕到出事地點的警察自然一眼就認出了加加林,連忙舉手行禮,衝著他笑,並當即保證“追究肇事者的責任”。在一旁,那位受害的退休長者雖然受了傷,但見麵前站著的是加加林,也賠起了笑臉。隨後,警察攔下一輛過路汽車,囑咐司機將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下一步,準備將全部責任記在老人身上。
加加林坐上了車,但老人的苦笑在他的腦海中卻驅趕不去:原來,英雄也有致命的缺陷,也會讓執法者顛倒黑白,也可能讓一位退休長者違心頂罪。這一刻,加加林的淳樸本性複蘇了,他讓司機迅速開回出事地點,在警察和老人麵前他誠懇地認錯,幫助老人修好了汽車,並承擔了全部費用。
大感悟:
“金無足亦,人無完人。”人生一世,犯錯在所難免,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度過的,因此,麵對過錯,不要找借口,要勇於承擔,“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麵對誘惑,必須守住自己人格的底線
報紙上曾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1998年8月,錦州裝卸中心組織每名職工捐一件棉衣支援黑龍江災區。當時職工王春傑家裏的棉衣都已捐盡了。王春傑到叔爺公家要來一件棉襖捐了出去。10多天後,叔爺公打電話問王春傑,交棉襖時看沒看見棉襖袖子裏藏著一個煙盒,煙盒裏裝著兩個金戒指、一條金項鏈。王春傑怔住了——想在10多萬件棉衣中找回誤捐的金飾品無異於大海撈針。
到了9月底,中央電視台播出一條新聞,黑龍江省樺川縣災民李淑梅主動上交受捐棉襖中夾帶的金飾品……幾經輾轉,金飾品物歸原主。
43歲的李淑梅,平生頭一次摸金子,從發現金首飾到交給村治保幹部卻不到20分鍾!
大感悟:
人生中有一種東西,是千金難買的,這就是人格。世間的誘惑有千千萬,而麵對誘惑,一次的把持不住就會讓我們的人格蒙塵,從而時時刻刻受到良心的譴責,不得安寧。因此,為人處事,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底線,堅守一份交貴的人格。
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使,便會給自己立一紙契約
一名公交司機在行車途中突發心髒病,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裏,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刹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這三件事以後,就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誌全,千萬個中國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後的某一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裏,給這一大樓的業主寄來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年所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
80年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年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大感悟:
什麼是責任?梁啟超說:“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於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
責任心是個人必備的道德修養,它既包括對自己的責任,也包括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