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苦難是生命的繭,衝破它即成美麗的蝶(1)(3 / 3)

這時,一切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擁到他麵前來,想分享一點他的獎金;從前輕視他的人,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拿破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拿破侖的忠心擁戴者。

大感悟:

不倒翁並非不倒,隻是它在倒了之後能重新站立!人生,不論遭遇哪一種境地,隻要你還有勇氣向成功挑戰,你就不算失敗。因為所有失敗,都可以作為你創造財富的寶貴經驗,是你成功的階梯。

麵對精神的強者,命運也會妥協

她從小就“與眾不同”,因為小兒麻痹症,不要說像其他孩子那樣歡快地跳躍奔跑,就連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難行的她非常悲觀和憂鬱。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憂鬱和自卑感越來越重,甚至,她拒絕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例外,鄰居家的殘疾老人卻是她的好夥伴。老人在一場戰爭中失去了一隻胳膊,但他非常樂觀,她也喜歡聽老人講故事。

有一天,她被老人用輪椅推著去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操場上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吸引了他倆。當一首歌唱完,老人說道:“讓我們為他們鼓掌吧!”她吃驚地看著老人,問道:“我的胳膊動不了,你隻有一隻胳膊,怎麼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解開襯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個初春的早晨,風中還有幾分寒意,但她卻突然感覺自己的身體裏湧起一股暖流。老人對她笑了笑,說:“隻要努力,一個巴掌也可以拍響。你一定能站起來的!”

那天晚上,她讓父親寫了一張紙條貼在牆上:“一個巴掌也能拍響!”從那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做運動。無論多麼艱難和痛苦,她都咬牙堅持著。有一點進步了,她又以更大的受苦姿態,來求更大進步。甚至父母不在家時,她自己扔開支架,試著走路……蛻變的痛苦牽扯到筋骨。她堅持著,相信自己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行走、奔跑!

11歲時,她終於扔掉支架,開始向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努力著:鍛煉打籃球和參加田徑運動。

1960年,羅馬奧運會女子100米決賽,當她以11秒18第一個撞線後,掌聲雷動,人們都站起來為她喝彩,齊聲歡呼著她的名字:“威爾瑪·魯道夫!威爾瑪·魯道夫!”

那一屆奧運會上,威爾瑪·魯道夫成為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個黑人奧運女子百米冠軍。

大感悟:

人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做一個精神上的強者,一個堅忍不拔的人。畢竟人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世間不存在無法克服的艱難困苦。麵對這些艱難困苦,我們不應該默默地承受,而應去克服它們。扼住命運的咽喉,相信命運終會向我們低頭。

成功者的箴言:“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紮克,一生創作了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他的作品響譽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曾被馬克思、恩格斯稱讚為“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在成名之前,巴爾紮克曾經過著一段困頓和狼狽的日子。

巴爾紮克的父親一心希望兒子可以當律師,將來在法律界有所作為。但巴爾紮克根本不聽父親的忠告,學完四年的法律課程後,他偏偏想當作家,為此把父子關係弄得相當緊張。父親盛怒之下,斷絕了巴爾紮克的經濟來源。而此時,巴爾紮克投給報社、雜誌社的各種稿件被源源不斷地退回來。他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