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英雄形象的電影《鋼鐵戰士》,在它最初上映的時候,就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烈喜愛和極大讚揚;它又像在中國觀眾中一樣,在國際為和平、自由、幸福而鬥爭的人們中獲得崇高的榮譽。無論在國內或國外,它都給年輕的中國電影藝術事業贏得了光榮,也給中國人民贏得了光榮。
電影《鋼鐵戰士》的價值,就在於它真實、深刻而生動地塑造了在解放戰爭年月裏,中國人民典型的革命英雄形象。在這些英雄們的身上,集中表現了中國人民在反對美帝國主義的走狗蔣介石匪幫的鬥爭中,所經曆的各種考驗和他們的英雄氣魄。不論在戰場上或在牢獄中,英雄們始終保持了革命的高貴品質。敵人殘酷的刑罰和卑鄙的收買,金錢和美女等各式各樣的惡毒手段,都被勇士們徹頭徹尾地粉碎了,最後,我們看到敵人被擊敗了,革命人民終於最後得到了勝利。銀幕上所顯現的革命英雄的形象,和他們頂天立地、百折不撓的樂觀的氣質,深深地激勵和鼓舞著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民,鼓動著人們為和平解放而鬥爭的崇高理想。這就是它在國內和國外所以得到廣泛崇愛的理由。
電影裏所描寫的英雄:人民解放軍排長張誌堅,炊事員老王,通訊員小劉,張誌堅的母親,以及民兵王小栓等,都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生活在一起的親密戰友,到處都可以遇見數以萬計的他們的活的化身。
張誌堅的母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真實形象。平時,她絞盡心血地以愛和淚撫育著孩子們成長,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孩子們的寒熱,哪怕是成年的兒子。可是在敵人麵前,在壓迫者麵前她卻是那麼堅強、冷靜和威嚴。看,毛澤東時代的母親們就是這樣來教育和鼓勵自己的兒子的:
張誌堅:“他們逼我,叫我說出咱們部隊裏的機器和糧食。”
母親:“你知道嗎?”
張:“知道!我不能說!”
母親堅定地說:“嗯!可不能告訴他們!”
張:“我要是說了,那就是投降國民黨啦!”
母親:“咱們不能投降他們!誰是咱們的恩人,誰是咱們的仇人,要認準!咱們可不能昧了良心!孩子!咱們可不能幹那見不得人的事!”
炊事員老王,參加過二萬五千裏長征的紅軍老戰士,在我們隊伍裏受人尊敬的革命老人,給我們的印象是多麼深刻啊!他日夜辛勤地父親般地照顧著戰士們的一湯一飯,當最艱苦的時候,他寧願自己餓著肚子,卻不願看見戰士們吃不飽。他把戰士們當做自己的孩子,百般愛護,以自己的鬥爭經驗教育年輕的戰士,又以自身的英雄作為來鼓勵戰士們。在敵人麵前他機警、精細而又不屈不撓,真像年深日久的鬆柏似的不為風霜所動。想到他,我們又會即刻想起那在革命隊伍裏的最年輕的一代,可愛的劉海泉們!
劉海泉,劉海泉們!紅軍時代被親切地呼為“小鬼”,抗戰時期被親切地稱為“小八路”,經常被炊事員老王慈愛地叫做“咱們的娃兒們!”的劉海泉,在解放戰爭年代,在今天抗美援朝前線上,隨處都可以看見他們天真、機靈、活潑而又成年人似的嚴肅的麵容,在革命隊伍裏,他們永遠給人們帶來春天的蓬勃和生氣。他們其中許多都是從穿著開襠褲的稚齡起就生活在革命的大家庭裏。他們幼小的時候,就遭遇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壓迫,或在荒山嚴冬的風雪中陪伴著地主的羊群,或在門深犬惡的莊園裏為地主少爺們端茶遞水,他們從小就嚼飲著母親的苦淚。之後,又隨著自己的爺爺、父親、哥哥們走進革命的大行列,跟著共產黨,從黑暗的深淵走到光明的世界。黨教導著他們,爺爺、爸爸、哥哥、姐姐們關照和教育著他們。他們自由、歡樂、勇敢而倔強,生活在親人們的愛撫裏,成長在炮火彌漫的壕塹裏。劉海泉正是我們所熟悉和熱愛的無數小弟弟們的化身;他們常常創造著出人意料的奇跡:看他在戰場上背著槍,興高采烈地跑來跑去;看他在戰壕裏堅定沉著地對敵人一邊咒罵一邊射擊;看他怎樣嘲笑敵人送來的糖果;看他在狡猾而又愚蠢的敵人麵前怎樣地從容而又狠狠地給敵人一擊,敵人的眼睛被他刺瞎了。實際上敵人早就瞎了眼,他看錯了劉海泉,聽聽小劉從心底發出的不可動搖的聲音吧:“劉海泉革命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