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鴛鴦劍(3 / 3)

二人曆盡艱險,喬裝突破清兵江北大營,來到南京。洪秀全在天王府禦花園設宴款待二人。洪秀全看董公演了一回掌法,讚歎不已,也舉劍助興。酒過三巡,洪秀全舉杯對董公道:“董義士,朝廷無道,天下人共誅之!太平軍正想乘勝北伐時,發生內部政變,力量大減。我想請義士入京伺機刺殺鹹豐,太平軍借機休整,再圖北伐。”董公慨然道:“天王如此倚重,為了天下百姓,我董海川萬死不辭!”說著將酒一飲而盡,洪秀全緊握董公雙手,欲說還休。

董公告辭洪秀全,與郭濟元一道北上。一路上董公琢靡如何接近鹹豐,將到濟南,郭濟元要到泰山聯絡會黨,分手前見董公苦思苦索,便對他說:“鹹豐深居簡出,不易接近,我倒有一計,不知可行?”董公道:“先生恐怕與我想的一樣,不如各寫手掌之上。”二人各寫於手掌,然後一齊伸出手來。隻見都是“太監”二字。董公道:“隻有自閹為宦,才能混入王府。”鐵拐道人歎口氣,隻是要苦了飛燕姑娘了……“董公一聽,眼圈衛紅,”為了天下百姓,我隻有走這步了,這些天我已想好了,說完,跪於地上,仰望南天,叫道:飛燕姑娘,我們隻有下世結緣了,董海川對不住你了……

董公與郭濟元分手後,來到北京,先在磚塔胡同劉家割了閹。養愈後,便來到安外大街上,他見路旁有座王府,上書“四爺府”。這時正是月明星稀之時,董公一個“鬆鼠撲食”,躍入牆內。

這王府有五進院落,後院有個佛堂,董公鑽入佛堂,席地而睡。

第二天一早,四爺府管家何六進佛堂清掃,發現董公,揮帚便打,董公醒來,將掃帚折為數截。何六問道:“膽大奴才,竟敢潛入王府!”董公笑道:“我毛遂自薦到本府當護衛,已經割閹。”何六詫異:“既已割閹,為何又長胡須?”董公道:“留須在前,割閹在後。”

何六帶董公來到愛日堂見四爺溥,溥正倚在床上抽大煙,四太太在一旁給他捶背。何六上前跪安,說道:“奴才稟告王爺,這個叫董海川的要來本府當護衛。”溥斜睨了董公一眼,“你有什麼本事呀?”董公將身一縱,貼壁而立,雙腳懸空,來了個“貼壁掛畫”功。他一瞥見溥腳旁有個瓷壇,一躬身鑽將進去,來了個“縮骨法”。董公從瓷壇中鑽出,又來到院內,適時天下霏雪,地鋪白絮,董公走了幾個來回,未留半點痕跡,這叫“踏雪無痕”功。溥歎道:“你的輕功不錯啊!”董公見旁邊有個石碑,一個轉身掌,石碑迸裂。溥和何六目瞪口呆。從這天起,董公便在四爺府當了護衛。

後來,溥的七弟鶴七爺聽說眾人誇獎董海川,心中不服,來到四爺府。這天董公左手托茶具,右手提開水壺,到後園戲台給四太太送茶。路經三道院垂花門時,隻見鶴七爺手持一柄長穗花槍從門後躍出,照著董公連刺三槍。董公一招“玉女穿梭”,那槍不但未沾董公衣服,而且手中壺水未灑一滴。鶴七爺一看心頭火起,又猛紮三槍。董公一招“旱地拔蔥”,從垂花門上越牆而過。鶴七爺的花槍紮在牆上,折為三截。這時正七四太太過來,尖聲叫道:“老七,你別碎了我那茶壺,那是乾隆爺賞給咱們老祖的。”鶴七爺聽了,心裏不是滋味,含怒進門去了。自此,董公在京城名聲大震。

滿清王爺在年少時一般都要到雍和宮學喇嘛拳,所以王爺也懂些武功,在眾多王爺中,要數肅王爺華豐的武功最強,他兩臂有千斤力,每天下朝後都練踢柏木樁子,腿功極佳,有“神力王”之稱,武林高手多被他所敗。如今肅王爺聽說董海川武藝超群,便把他叫到肅王府比武。董公稍展技藝,連連化解了華豐招數,華豐誠服地擊掌認輸。第二天,他親自坐車到來四爺府,用重金說服溥O,請董海川到肅王府任護衛。董公想肅王爺比四爺接近鹹豐的機會多,欣然答應。不久,肅王爺又奏請朝廷封董海川為四品護衛武職。

董海川此時研究融彙曆史名拳精粹,在清虛道長所傳雛形八卦掌基礎上,正式創六八卦掌全宗,並開始收徒傳藝。

董海川名聲傳到海內,一些江湖俠客,寺廟名僧紛紛來京與他比武,都被降服。京城武林名士尹福、程廷華、馬維祺、史紀棟、梁振普等五十六人先後拜董公為師,學習八卦掌,八卦掌自此廣為流傳。

這日黃昏,董公隨肅王爺從南郊鹿苑狩獵歸來,路經一個叫垂楊柳的村莊,猛聽背後風響,他知有暗器襲來,一招“青龍回首”,隻見一隻袖箭飛來射死一個護衛。董公見土丘後紅衣一閃,忙追過去。隻見一個紅衣女子朝村裏跑去。董公緊追不舍,直追到一個土地廟,才將刺客抓住,“原來是你,飛燕!……”

呂飛燕杏眼圓睜,氣得櫻唇抖動,“好一個董海川,你這個兩麵三刀的家夥,師父十五年的心血培養出一個國賊!你賣身投靠王府,甘當清廷走狗!呸。”呂飛燕揚手打了董公一個耳光。

董公倒退幾步,強忍住淚,沒有說話。呂飛燕顫巍巍從懷裏摸出錦匣,抖出一柄鴛鴦雌劍,折為兩截,摔到董公臉上,然後,飛跑出去。

呂飛燕為何來京,原來不久前清兵上九華山捉拿清虛道長,放火燒觀。清虛道長為掩護呂飛燕和翠珠等撤退,率領道徒與清兵血戰一晝夜,壯烈犧牲。呂飛燕和翠珠星夜奔馳入京,沒想到一進北京,就聽說董公新任清朝四品護衛之職,登時昏厥過去。呂飛燕打聽確實後,決計殺董,這日董公隨肅王爺狩獵,才潛伏途中行刺殺之事。

卻說呂飛燕踉蹌回到京城,在崇文門外花市一家酒樓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這時走進一位風流倜儻的中年秀士,他嘿嘿冷笑幾聲,一聲呼哨,兩個大漢進來,將飛燕拖進一輛馬車,飛馳而去。

飛燕醒來時,已是掌燈時分。屋內彩床錦裘,紅綃翠幔。她下床推門,隻見門被反鎖。她朝窗外望去,隻見竹影搖曳,兩個大漢正在踱步。門鎖響動,蔣山青笑吟吟進來。他身穿金黃碎花綢衣,湖藍緞褲。“飛燕,沒想到在此幸會,董海川拋棄了你,我念在舊日情份,仗義救你,夠朋友吧。”呂飛燕一見,氣得發抖,呼地衝上前,罵道:“你們是一丘之貉!姓蔣的,你放我出去。”蔣山青笑道:“門裏門外都是我的弟兄,如今我重返綠林,手下也有個三四百人,正缺個押寨夫人……這是一條陽光道,還有一條路,你是刺殺雍政皇帝的呂四娘之女,要是送交衙門,要騎木驢的……好吧,給你點尋思的時間。”說完,拂袖而出。

呂飛燕自知陷虎穴,難以脫身,但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便想尋死。她吹滅蠟燭,扯一條幔帳,拴於房梁之上。不知怎的,她一連踢了幾次木凳,那木凳紋絲不動。就在這時,蔣山青持燭進來,“賢妹,你為何自尋短見?”呂飛燕飛起一腳朝蔣山青小腹踢來,蔣山青閃身躲過,呂飛燕酒後乏力,“噗嗵”一聲栽倒在地,蔣山青縱身上前揮拳便打,隻聽“唉喲”一聲。

蔣山青騎在呂飛燕身上,舉拳欲打,忽覺身後冰涼,一隻“鐵蓮花”穿透心肺,血噴如柱,身一歪,倒地身亡,隻見董海川從床下鑽出。原來董公一直尾隨飛燕,方才乘飛燕昏睡,藏於床下下。董公不由分說,背起飛燕,奪門而逃。那兩上守門大漢上前來攔,都被他打倒。

跑了一程,飛燕從董公背上掙脫,恨恨道:“你不要假仁假義,我從此不再見你!”說完,飛跑出去,一會兒便無蹤影。

董公如呆如癡,一聲喟歎,朝肅王府走去。

過了三天,董公正在弟子史紀棟家,一個家人送張紙條進來,董公見那上麵寫著:“董先生:飛燕姐萬念俱滅,身甘墮落,已入前門外天香樓為娼,念在舊日情分,我約你今晚同去那裏救她。翠珠。”董公看罷,沉思良久,想飛燕蒙在鼓中,一時糊塗,又入歧途,不禁憐惜。

晚上,董公換一身夜行裝束,來到天香樓,此時正是綠酒紅燈之夕,那個個粉頭妙妓,倚門偎窗,飛眉擠眼。董公看了心裏一陣難受,他走進樓內,問那鴇奴,並未見飛燕蹤影。這時隻見鴇奴引三個人進來,當中那個與眾同,帽上綴一粒明珠,背心獨是玄色,上有一精致金黃龍團。隻聽旁邊一人對那人悄聲道:“萬歲爺要在此地耽擱多久?”那人正色道:“此地不要照舊稱呼,須隱姓理名,就叫我老爺好了。”董公一聽,大吃一驚,原來那人正是鹹豐皇帝,鹹豐喬裝來此偷香竊玉,真是天賜良機。

董公隨那一行人來到後院,隻見西廂內一個粉頭綠黛的妙妓翩翩出出,將鹹豐迎到裏麵,鴇奴退去,兩個護衛隱到竹中。董公靈機一動,來到中院,用銀兩買通兩個妙妓,讓她們把兩個護衛帶走,然後破門而入。鹹豐正在津津有味地聽妙妓嬌鶯囀穀,猛見闖進一個蒙麵人來,唬得麵如死灰。這鹹豐也會幾手拳腳,他拽過妙妓做屏障,一邊與董公周旋,一邊殺豬般大叫。董公有點性急,他接連劈掉鹹豐的瓜帽,又削斷了鹹豐的長辮。鹹豐乘機將妙妓往董公身上一推,奪門而逃。董公一招“鷹擊長空”,奪窗而出,擋住鹹豐退路,鹹豐順手抄起一塊太湖石,朝董公麵門擲來,董公躲過。這時,負責天香樓安全的保鏢們和鹹豐帶來的兩人護衛趕來,鹹豐狼狽不堪,乘機溜走。

這時,保鏢和護衛將董公圍在核心,董公毫無懼色,接連劈死幾個保鏢,鹹豐的一個護衛悄悄掏出“血滴子”,朝董公後背擲來,隻聽一聲大叫:“董先生!”一個夜行女飄然落下,一推董公,那“血沒子”深嵌進她的胸膛,血染前胸。董公一看,正是翠珠,他一掌劈死護衛,背起翠珠,翻過牆頭,朝南飛跑。

跑了一程,追人甩遠。董公把翠珠放下,隻見她臉色蒼白,氣息奄奄。她微笑著說:“董先生,你是好人,隻可惜飛燕姐姐……已經到峨嵋山……出家了……”說著,雙臂無力地垂下,閉上了眼睛,董公悲痛萬分,淚如雨下。

原來翠珠以為董海川變心。又見呂飛燕憤然出家,想將董海川騙到天香樓用暗器害他,她剛才一直伏於房上,後見董公追殺鹹豐,才恍然大悟。

光陰如白駒過隙,董海川終因壯誌未酬,在光緒八年抑鬱而死。一個秋風蕭瑟的黃昏,有人在北京東直門外五裏溝小牛房村南董海川鶴發童顏的老道姑在夕輝中默默佇立。一忽兒,她從背囊裏取出一柄鴛鴦寶劍輕輕地放在墓前。然後雙膝跪地,嚶嚶哭訴,在秋風中,那哭聲是那麼淒涼,悲愴……

劍柄上清清楚楚銘刻著三個鎦金小字:“呂飛燕”。

殘陽如血,遠山如黛。一行大雁啾啾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