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國民教育角度看我國英語教育(1 / 2)

丁敏

一、我國英語教育的主要問題

英語教育屬於國民教育。把一個學科作為國民教育要考慮三個方麵: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國民具備哪些方麵的素質;需要多大比例的國民具備這些素質;組織資源實現教育目標的能力和方法。這三個方麵是互相聯係的。需要與實施教育的重點有偏差,不僅目的達不到,而且會形成浪費;經濟發展一時不需要那麼多人具備的素質,會使實施教育的能力不足;方法不得當,不僅目的達不到,而且投入產出效果差。我覺得我國英語教育這三個方麵都存在嚴重問題。

1.要求國民主要具備哪方麵英語素質是含糊的。

把英語作為中國人需要掌握的語言,其原因有兩個方麵。其一,由於以英語為載體的文獻和語音資料是世界文化、科技方麵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資料。不掌握這種語言,會使國民獲取先進文化和技術的能力降低;其二,由於英語是國際流行交流語言,要與外國人交往需要會英語。也就是要通過掌握英語,對世界最主要的信息流進行“獲取”和“交流”。在這兩個目的中,獲取比交流重要。能否順利聽懂和閱讀代表文化科技主體的語言嚴重影響國民素質。我國解放初期為什麼要進行大規模的掃盲?因為漢語書麵語言是知識和信息的主要載體。少數民族的孩子為什麼要學漢語?因為漢語為載體的文獻和語音材料遠大於翻譯成民族文字的文獻和語音材料。如果僅從“保留民族特點”角度出發不要求少數民族孩子學漢語,實際會使少數民族處於不利地位。用非母語交流也重要,但相比獲取信息的意義小,原因是現階段非母語交流的事件少。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這個定義肯定是正確的。但學習一門外語的目的不一定隻是為了“交流”,更重要的往往是為了“獲取”。如果僅為了能和外國人“說上兩句”進行這麼大規模的國民教育,顯然有些大炮打蚊子之嫌。

2.我國現階段是否需要人人會英語。

首先,有機會與外國人交流的人很少。其次,必須考慮一個人接受其他教育的程度與外語需求的關係。是否初中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需要直接閱讀英語原著?或者到本科才需要?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接受大專教育有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有14109萬人;接受過初中教育有42989萬人,總計61669萬人接受過或正在接受英語教育。6億多人中隻有幾百萬人有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而需要用英語獲取信息的比例也不會高。一點不考慮教育的必要性會占用過多教育資源。

3.英語教育的方法肯定出了問題,因為投入產出的效果很差。

我國英語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受教育的人數很多,但最終實際能夠應用英語的人很少。這一點很像建國初期對農村進行的大麵積掃盲――接受掃盲的農民很多,但絕大部分都返回為文盲,隻有少部分具備閱讀能力。即使做一個樂觀估計,我國目前仍然保留和可能保留完整英語能力的人也不超過1500萬人。就是說有6億多人,占總數97.5%的人已經或正在返回為“英語文盲”。按初、高中各3年,大專2年接受了英語教育,國家和個人總計共進行了25億人年的英語教育。每個學生每年國家和個人為英語學習平均花費應該不少於100元人民幣,總計投入為2500億人民幣。而其中97.5%,總計2438億人民幣等於或接近扔掉了。這還不包括可用以學習其他學科的1.3萬多億學時的機會成本。

對於英語教育普及到哪個層麵,討論起來很困難,因為個人很難把握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與英語需求的關係。但是,英語教育“返盲”的問題是明顯的,也是可以討論的。

二、關於英語教育低效益的的原因

任何教育都有個完成階段。到了這個階段,專門的教育將停止,該方麵的知識和能力的提高要依靠畢業生今後的社會實踐條件。如果社會環境不斷、大量地為他們提供了涉及教育內容的實踐條件,這些教育的成果就會鞏固和提高。相反,如果他們的環境不或基本不涵蓋這些教育的內容,一般情況下他們會逐漸喪失教育給予他們的能力。

教育後的社會環境與教育結束的水平的相關關係可用一種稱為“桌麵規則”的理論敘述。

1.終止教育後受教育者所學知識技能不能在社會環境中自然、方便地實踐,教育成果會逐漸丟失。教育終止後其知識技能能夠自然、方便的在社會實踐中應用,教育成果保留並提高。

2.社會環境提供的實踐條件方便、充裕的學科,教育停止後知識技能不易喪失。反之則困難大。

所謂“方便、自然”的利用環境,一是指所學知識和技能可能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大量的應用;二是指不需要再進行專門的輔導和自學就能應用。

任何學科都受這個規則影響。比如算術,學完加、減、乘、除就結束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肯定有機會不斷應用這些知識。但是,如果隻學了加法沒學減法就退學,計算能力肯定會下降。小學語文水平,由於經常會看報讀書,很少返回文盲。隻認了七、八百字就退學,一般都成為文盲。掃盲運動所以失敗,因為當時要求是1500漢字。這個水平閱讀正規出版物有困難,自然會逐步下降(同時適合閱讀的讀物也少――不能不斷、大量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