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大學校園“急婚族”隱秘(2 / 2)

難道全職太太有那麼好做的嗎?我聯係了一些征婚的成功男士。

“除非本人特別優秀,最好本人還能有份工作,因為有沒有工作是她能力的體現,否則我基本上就不見麵。”一位年近三十歲,在政府工作的男士講到。

“很明顯,有些人是帶有明顯的目的來征婚的,我看了相片和介紹,覺得外貌可以,感覺還不錯的話,會見麵,但是見麵後觀察到她有衝著錢來的目的,就不會再有任何聯係。現在有幾個女孩子因為見麵一次纏著我不放。”這位男士接近四十歲,有過離婚史,絕對是有金族。

“關鍵是看人品,女孩子單純點、溫柔點、善良點還是很吸引人的,問題是現在很多未畢業的大學女生不單純了。”某位大學單身教師講到。

那麼真正的全職太太是怎樣的呢?

“我和老公一起奮鬥了十年,現在因為要照顧小孩子,我退出了生意場,但是生意上的朋友我都認識,業務我也熟悉,全職太太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的。”

“我從結婚後不久就做了全職太太,開始挺幸福的,但是日子久了,覺得自己的圈子也小了,他講什麼我都跟不上一樣,寂寞和失落感經常會有。現在就是他每天應酬喝醉酒了,我開車去接他回來,聽他撒怨氣。要不是父母勸,我都應該離婚了,盡管每次在姐妹麵前,穿得用得挺風光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快樂感。”

為了逃避就業壓力而想去做全職太太嗎?看來,全職太太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心理谘詢專家:我可以理解征婚,但是不要急於求成

就未畢業女大學生急於征婚的問題,我谘詢了中國海洋大學心理谘詢室的董振娟教授,她講到:關於大學生征婚現象,我是能夠理解的。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際交往的麵就受影響。在尋求人生伴侶的過程中擴大交往範圍,多認識和了解一些人,是可以的。隻是想建議學生們不要急於求成,不要隻看重外部的客觀條件。婚姻最重要的還是對方的人品和能力,如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可持續發展性。關於“學得好不如嫁得好”,我不讚成。人生的意義在於自強自立、積極進取……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坐享其成、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可能短時間內過得自在舒適,但最終的自我成就感和價值感會不足,影響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殷謙後話

急婚族是一個讓人有很多感悟的話題。無可否認,征婚的成功已經表明這種方式已經是某些女大學生麵對就業壓力時候的“退路”。但是個別的成功並不能表明這是一種穩妥的“退路”,這條“退路”的隱患對於每個當事者來說應該有充分的思考。

大學女生的這種行為,引發了人們對金錢追求和幸福追求的討論。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的調查顯示,金錢能帶來的幸福通常“隻是一種幻覺”。如果是一種幻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在繼續追逐呢?因為這種幻覺正在製造著美好的景象,它的破滅隨時是可能的。

現代社會充滿了金錢和權利的浮躁,很多人在權勢麵前交出了尊嚴和良心,所以有人對女大學生的征婚也表示肯定,在金錢麵前交出本身的外貌和學曆優勢,也許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道德底線在哪裏?這種個性的顯示是不是該提倡?是不是有尊嚴的個性?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觀念在變化,在這個畢業之後價值選擇多元化的時代,也許該靜下心來想想這句話:讓人生超越錦衣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