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福雷德·方克說:“假如人們不喜歡你,他們會完全拋棄你;假如他們喜歡你,他們會處處為你設想。”成功的百分之九十是協調人際關係、和諧共濟帶來的,隻有百分之十才是技術的突破改進帶來的。
主動性
主動性即行動性。正如拿破侖所說的:“花點時間深思熟慮,一旦行動的時刻到來,就中止思考,付諸行動。”也正如拉爾夫·沃爾多·埃默生所說的:“如果好的思想未被表達出來,那未必勝過夢想。”
與主動性強相反的是隻坐在那裏考慮該做什麼,卻不采取行動。不管有什麼最佳的意向、注意力和鑒別力,沒有行動即預示著要輸給那些積極采取行動的領導者。俗話說得好:“猶豫不決者是飯桌上的佳肴!”
相互信任
如果你想從生活中取得應當得到的東西時,無論你取得什麼成就,實際上都取決於那些對你有信心,並信任你的人。
著名的通用汽車公司的科學家查爾斯·E·科特林說過:“成功的百分之九十是協調人際關係、和諧共濟帶來的,隻有百分之十才是技術的突破改進帶來的。”然後方克先生接著說:“每一個人在團體就應學習的最重要的一門課是如何與人處好關係。”
信任並信守承諾,你將贏得對他人的感召力。但切莫做出無法達成的承諾。言出必行的能力,可衡量出自己的信心和誠意。
威而有信
威信,實質上的含義就是指威望和信譽。一個有威信的領導能夠得到師生的尊重、信賴和擁護,做出的決定就能暢通無阻,發出的號召和倡議能得到大多數人的響應。一個領導如果沒有威信,單純靠權力來管理團體,那麼正確的決定也有可能遭到懷疑和抵製。可見,領導的威信對於調動眾人工作的積極性,穩定眾人,培養良好的氛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不僅關係到領導個人榮辱,而且關係到團體發展的大局。
領導的威信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所以威信的樹立過程是沒有捷徑可走的,要靠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成績,要靠個人的品德修養、能力水平和人格特點,對眾人的內心施加一種無形的影響;通過言傳身教、率先垂範取得眾人的認同和信任,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努力創設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圍與環境,實現團體工作的有效管理。除此之外,領導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威信,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威信與權力不同,有了權力不等於就擁有了威信,它不是上級能夠授予的。領導作為一個行政職位是上級授予的,誰擁有了領導這個職位,誰就擁有了與之相適應的權力,但不能認為有權就一定有威信。如果不正確運用這個權力,甚至以權謀私,是不可能有威信的。
(2)威信不是靠四麵討好、八麵玲瓏取得的。有的領導認為,威信就是人緣好,就是不得罪人,於是放棄原則,這不是樹立領導威信。據一項相關調查表明:有72.5%的人認為,一名好領導應該堅持原則,是非分明,而不是放棄原則甚至迎合團體中的一些落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