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波蘭的馬爾薩維克
2007年5月,我率“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代表團出訪匈牙利、波蘭和捷克三國,為中國圖書在國外的翻譯出版作宣傳和推廣。十天的時間,每天都安排有幾場活動,行程很緊張。到了波蘭首都華沙時,使館的文化參讚丁海嘉說,已經為我們聯係了幾家出版社,他們對“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非常有興趣,但其中一家出版社不在華沙,出版社的社長馬爾薩維克希望我們到他的城市托倫,一方麵看看他們的出版社,另一方麵也看看托倫,一座美麗的城市。但是,我們沒有時間。丁參讚說,這是一家非常重要的出版社。我說,可以請他到華沙來嗎?就這樣,我們在華沙見到了馬先生。他的出版社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不僅介紹了馬爾薩維克出版社,還帶來了他出的關於中國的書,其中的《鄧小平文選》讓人眼前一亮。他說,為什麼出《鄧選》呢?因為波蘭人對中國的興趣,除了古老的中國文化,最關心的就是近3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鄧先生使封閉落後的中國獲得了第二次解放,中國人民過上了現代化的日子,波蘭人想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想從鄧先生的文選中找到答案。
波蘭曾經是個社會主義國家,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對仍然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感興趣,在他們的圖書市場上就會有對《鄧選》這類書的需求。其他國家的其他出版社,也會因種種原因,對中國題材的圖書產生其他不同的需求,了解和把握這些需求,是“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要做的基礎工作之一,所以我們很願意傾聽各國專業人士的想法和建議。
馬爾薩維克出版社是家綜合性出版社,有六個分支機構,馬上在中國也要設辦事處,希望我們的代表團能出席在北京舉行的成立儀式。我答應了。
很快,馬爾薩維克如約訪華,在波蘭駐華使館舉行了出版社北京辦事處的成立儀式。我們代表團成員能來的都來了,連安徽出版集團的副總,我們團裏唯一的外地團員範恒森先生都來了。當然,除了祝賀之外,安徽出版集團的副總還另有任務。在波蘭,他作為唯一的京外出版集團,與華沙外的馬爾薩維克出版社好像有很多共同語言,相約要好好合作。兩家的合作意向在北京有了進一步發展,在馬爾薩維克出版社北京辦事處成立的同時,兩家達成了戰略合作的框架,範總邀請馬爾薩維克盡快訪問安徽。
在他們達成共識之後,我邀請馬爾薩維克到國新辦做客。馬爾薩維克反複感謝我為他的出版社與安徽出版集團牽線搭橋,我打趣地說,我的這個角色,在中國叫“紅娘”。我希望他在與安徽合作的同時,也與中國的其他出版社接觸接觸,合作夥伴也不一定“從一而終”。這當然是句笑話,他可能沒聽懂,但猜出我是在開一個善意的玩笑,看得出其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我請他在國新辦的餐廳午餐,說:“我們餐廳的飯不一定比外麵的好,但能在這裏吃飯的人可不多。”馬爾薩維克的同事告訴我,馬的夫人也一同來中國了。我一聽,馬上問他:“你的同事說你夫人也來了,為什麼不帶來呢?”馬爾薩維克笑道:“因為要見你這麼漂亮的女官員,怕夫人會有不好的想法。”我說:“這樣的話,你就不要告訴夫人是與中國的女官員見麵。”他說:“是啊,是啊。”我說:“還是呢,我一定找機會見見你的夫人。”當然這是笑談,在座的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後合。
馬爾薩維克出版社與安徽出版集團很快就又實現互訪,成了真正的戰略合作夥伴。這是後話。
2008年秋末,馬爾薩維克再次訪華並約見我,因時間不巧,我們沒有見成。不知這次他的夫人是否隨行,若一起到訪,按照我們的約定,馬爾薩維克應偕夫人與我見麵。這隻能聽下回分解了。
波蘭馬爾薩維克出版社
馬爾薩維克出版社是以社長馬爾薩維克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總部位於托倫。
2009年,該社出版了500種新書,主要涉及曆史、經濟、教育、國際關係、政治和語言學等,在所有波蘭的學術出版社中排名第一。另外,還出版13種雜誌。該社出版的圖書除波蘭文外,還有英文、德文、法文、俄文和意大利文等文版。2007年,為了更好地開展與中國出版機構的合作,該出版社設立了埃德瑪.薩雷克出版谘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13、貝塔斯曼的新朋友
2007年,貝塔斯曼的CEO替倫曾兩度訪問中國並造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其間,貝塔斯曼協助新聞辦在德國成功地舉辦了“中德論壇”。10月份,我應貝塔斯曼邀請參加法蘭克福書展並訪問貝塔斯曼總部時,發出邀請的直接集團的CEO已經另謀高就,直接集團的業務被肢解,替倫也將被新的總裁奧斯特洛夫斯基替代。更加感覺他們的人換得很快。
2008年新年伊始,新總裁奧斯特洛夫斯基上任,6月初訪問中國,與新聞辦主任王晨見麵。他們雖說是第一次見麵,卻像老朋友一樣坦誠相對。奧斯特洛夫斯基希望他以及貝塔斯曼能一如既往地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保持良好的關係。王主任表示歡迎,同時也很直接地指出貝塔斯曼旗下的個別媒體存在報道失實的問題。奧斯特洛夫斯基對此毫無準備,一時竟無言以對。隨行的是一幹新人,其中負責國際公關的托斯坦讓我印象深刻,看得出來,他對王主任的直率也毫無準備,很是焦急。會見後,托斯坦請貝塔斯曼中國代表處給我打來電話,就王晨主任提出的問題表達他們的意見,其實就是解釋,說雖然集團是老板,但旗下的媒體各具獨立性,這與中國情況是不同的。我說,新聞辦與貝塔斯曼應該算老朋友了,朋友之間應該坦誠相見,王主任是沒把你們當外人。再說,王主任不過是希望貝塔斯曼旗下的媒體能夠如實報道中國,並無過分要求。
2008年8月8日,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貝塔斯曼基金會副主席利茲摩恩和奧斯特洛夫斯基作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邀請的客人出席開幕式,之後他們再次造訪新聞辦。這次,奧斯特洛夫斯基有備而來,一見麵就說,上次會見回國後,他已與有失實報道的媒體進行了溝通。王主任滿意他的態度誠懇,並歡迎有失實報道的媒體到中國實地采訪,親眼看看中國的情況。其後,托斯坦又有話來,希望下次來京與我見麵。不久,就實現了這次會見。
托斯坦是一個看著就年輕實際上更年輕的德國小夥子,精明、幹練並且善於表達。與我見麵,一方麵是他有話要說,高層會見時我們是陪同,時間有限,說話的機會不多,但我們是操作層麵,有些事需要我們落實,我們之間的溝通就顯得重要。二是他大概聽說我與貝塔斯曼的很多人都熟悉,他也希望我們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