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利用書展全麵展示中國
采訪:中國網
時間:2009年9月24日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金秋十月,中國將首次作為主賓國亮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這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出版業在國外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出版交流活動,也是全麵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一次空前盛會。今天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國務院新聞辦三局副局長吳偉女士做客中國訪談,就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的相關情況作一個簡單介紹。歡迎您!
吳偉:謝謝。
主持人:吳局長,法蘭克福書展是世界公認的規模最大,也是版權型的國際書展。國新辦幾年前推出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在這次書展上,這個“推廣計劃”有哪些活動?您覺得中國的主賓國意味著什麼?有什麼樣的目標呢?
吳偉:剛才主持人說了,法蘭克福書展是書業最大的書展,我們都稱法蘭克福書展是書業的奧林匹克。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展,這是第一次。書展組委會很多年以前就邀請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展,但一直沒有成行。中國書業一直在準備著,這一次我們準備好了。
今年,對於中國來說是大年,是我們共和國60周年大喜的日子,各行各業都在為慶祝中國成立60周年做工作,書業當然不能例外。特別是這次法蘭克福書展我們是主賓國,我們更要把書業的風貌展示出來,通過法蘭克福書展這個平台展示中國。
剛才你問了三個問題,我先回答第二個,就是法蘭克福書展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法蘭克福書展是要展示中國書業國際化的進程。中國書業的國際化、中國出版的國際化,到目前為止大致經曆了四個層麵的工作,或者我們叫做“分四步走”。首先是實物出口,第二是版權貿易,第三是合作出版,第四是在境外直接出版。當然,我們所說的四步不是一步一步地走,而是同時進行,幾乎是疊加的,通常不是做完這個再做那個,而是並肩前進的。所以,這四個層麵的工作一直都在做。
四個層麵的工作也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說實物出口,我們雖然在貿易額上還是逆差,但是從2007年開始,我們在貿易量上已經實現了順差,基本達到進1出2的水準。版權貿易也是這樣,這麼多年經過書業同行的努力,大家一直往前走。版權貿易從1年的進15出1,到2007年已經變成不到5:1。這不僅僅是從量上我們說逆差已經大大縮小,更重要的是質量大大提高。我們現在一個圖書版權也能賣出10萬美元,賣出10萬歐元、10萬英鎊的水準,而不是過去那種隻是出口,或者是版權貿易到港澳台、東南亞,現在已經是遍布五大洲。僅僅是從“推廣計劃”申請資助,並且得到批準的項目上看,現在資助的項目在國外已經超過150家出版社,包括幾十個國家,涉及的文種超過20個。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共資助了990個項目,1380多種圖書。現在這些圖書經過外國出版商的出版和發行,已經進入到外國讀者的手中。
這次法蘭克福書展,我們要通過這個平台向大家展示“推廣計劃”的成就。我們除了把圖書展示出來以外,重點的與“推廣計劃”直接相關的有兩場活動,第一場活動是開幕的第一天,就是當地時間10月14日下午2點到3點,是“中外出版商3+3對話”活動,這個活動實際上我們請了三位中國出版商和三位外國出版商。中國出版商一位是中國出版集團的李朋義先生,一位是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也就是外文局的黃友義先生,還有一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劉媛女士。外國出版商也請了三位,一位是聖智出版集團的總裁,一位是哈珀.科林斯的總裁,還有一位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總裁。這六位算是在中外出版界都很有名的人士,通過他們的對話,一方麵講中國出版怎麼“走出去”,另一方麵也是借鑒國外的經驗。三位外國出版商也是“推廣計劃”的外國專家顧問,也許他們會現場給中國出版業如何“走出去”支招,也歡迎我們中外出版人能夠去參加他們的對話。這是一場。
第二場活動在同一個地方,都在中國主題館,也是14號下午3點30分到4點30分,是奈斯比特先生和夫人的新作《中國大趨勢》德文版的首發式,以及中文版、英文版的宣傳推廣。這個形式有點像對話,是作者和出版商、讀者的對話,我也許會作為讀者參加他們的對話。中文、德文和英文的出版商也會參加。為什麼做這個活動呢?這就是“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除了鼓勵、資助國外出版商翻譯出版中國圖書以外,我們非常歡迎外國的知名作家、作者寫中國主題的圖書。奈斯比特先生因為寫《大趨勢》而聞名全世界,他又寫了《亞洲大趨勢》。這次他為了寫《中國大趨勢》,專門在天津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國研究院,經過三年的精心研究、準備以後,《中國大趨勢》麵世了。9月份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我們已經做了中文版的首發式,反響非常好。這次在德國,德文版也已經出來了,借助法蘭克福書展的平台,我們幫助大家認識這本書。不能說認識,其實奈斯比特我們大家已經很認識他了,很多人可能還沒有見過他。上次在中國網,奈斯比特夫婦和趙部長已經有過一次對話,我想中國的觀眾可能通過中國網已經認識了他,還希望通過法蘭克福書展能夠見到他們。這是兩場活動。
我們有什麼樣的目標呢?我們“推廣計劃”的目標應該是在這個書展上,能夠有更多的圖書為外國的讀者、出版商所接受、所認識,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
主持人:吳局長已經介紹了中國出版業近兩年的發展情況,也提前告訴大家在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主賓國的活動,的確,書展上的活動非常吸引大家關注。作為主賓國,書肯定是主角。那麼在“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當中,今年會推出哪些特色圖書?
吳偉:實際上,我們從開始推出這個計劃就一直在朝著這幾個方麵努力。“推廣計劃”進行的三年多時間裏,更是一如既往。一個是中國國情,一個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學以及科學,希望這幾個類別的圖書能夠盡可能多地介紹給世界。經過這麼多年的準備,這次法蘭克福書展一方麵要展出我們已經資助出版的圖書,另一方麵我們需要推介的圖書也要在這個書展上亮相。我在各種場合都呼籲,一個書展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兩點:第一是宣傳,就是要讓人知道你想做什麼,並且你都有什麼,我們要廣而告之。剛才說的兩場活動實際上是為他們做一個預告。第二就是要有產品,我們的產品就是書,並且外文書越多越好。如果將來世界人民都學漢語,能夠直接讀懂中文書,我們就不再強調這一條,但是現在還不行,現在能看得懂中文書的還是極少數。所以,我們的產品如果能夠讓世界接受,能夠讓讀者讀懂,就要盡可能多地出版外文圖書。